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体检 《学理论》2010,(9):145-146
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正确解读是学习的关键。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内在特质必然决定诗歌意义的多重性。早在北宋,苏轼就明确提出深观其意的诗歌阐释方式;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提出了涵泳的诗歌解读方法。这不仅对后代的诗歌阐释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指给了我们一种正确的诗歌解读方法,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由于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相对时间少,起点低,遇到很多难题,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学生认为学好技能便可,语文好不好无所谓,更不要谈诗歌的教学和学习,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就如同"鸡肋",学无效果,弃之不甘.但作者认为诗歌教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强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法宝,学好诗歌的意义深远.本文作者尝试从"注重诵读"、"感受意象,体会意境"、"联系实际、增长积累、鼓励创作"等方面论述了诗歌教学方法,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诗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0)
陈郡谢氏是六朝一个典型的文学世族,自晋至陈,谢氏家族出现了大批文学家。谢氏子弟的文学才华来源他们所接受的家族文学教育。谢安隐居东山时,谢家子弟均系他亲自教育。东晋末期,谢安孙子谢混承担起家族教育的重任。谢氏家族的文学教育以创作和鉴赏为主要内容。同时,谢氏子弟喜爱大自然,常常纵情山水之中,创作了不少山水诗,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对陈郡谢氏的文学教育进行研究,这对今天的古诗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字令"是我们中国诗歌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按从"一"到"十"数字开头的顺序来排列成一种十句小令。其内容严肃、形式工整、语言通俗易懂,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完整而生动,风趣幽默,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一首"十字令"是这样赞颂清官的:"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赞誉,五湖四海,六神镇  相似文献   

5.
先秦文学由于各板块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教学中往往忽视上古神话的教学,然而从上古神话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影响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针对上古神话的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怎么样利用好课时、如何引入神话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引起学生对上古神话的重视是先秦文学教学中应当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瑞静 《学理论》2014,(3):140-141
1923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人生观论战",因论战双方分别被称为"科学派"和"玄学派",故又称"科玄论战",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末期中国各主要思想派别就有关哲学、科学和东西文化问题的一次全面论战。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度审视这次论战,会发现玄学派提出的许多问题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方面,开始反思玄学派的一些主张,但很少有人专门从"科玄论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方面来重新认识玄学派。试从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文化根源出发,寻找玄学派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孙静冉 《学理论》2010,(26):194-195
"咏梅"是中日古典诗歌共同出现的主题。文章以比较文学的视点出发,从二者体现在内容方面的异同点入手,从"梅香"这个共同主题、以及中国咏梅诗的"个性"与日本咏梅和歌的"交流性"等方面,分析二者在反映意境方面的分歧。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有借鉴与受容,但前者更倾向于以"物哀"、"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而中国文学则以"诗言志"、强调诗歌的教化功用见长。  相似文献   

8.
何学欢  汪建训 《学理论》2012,(12):217-218
"两课"实践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辅导员具备"两课"实践教学能力和组织活动的优势,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军。从辅导员课堂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网络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相关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蓓蓓 《学理论》2013,(20):192-193
盛唐刚健豪迈的诗风,在安史之乱后转向了清雅纤细,作为这一时期重要诗歌选本《中兴间气集》,其"理致清新"的诗学倾向集中反映了此时文学风尚的转移。"理致清新"的诗学追求重要表现之一便是对郎士元诗歌的选取。郎士元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不大,但其诗歌契合了中唐诗歌的审美倾向和高仲武本人的诗学偏好,以致《中兴间气集》选录了较多郎士元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学理论》2013,(15):260-261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首先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形成专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和多媒体教学素材、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最后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多元化的路径,即通过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多元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石生  杨喜燕 《学理论》2013,(24):278-279
"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统合而成的一个复合概念,"三生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三生教育"若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增强实效性,就必须将其理念寓于实际中。从"三生教育"理念出发,分析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三生教育"理念来探寻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视角、新途径,加深教师对政治课教学观的认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程文婷 《学理论》2013,(21):299-301
"卓越会计师"是在国家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结合会计专业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刻分析,发现实践性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重构,并对开展以卓越会计师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进行探索。这是"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实施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任课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动,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契合"90后"大学生特点,结合"概论"课授课内容,对"概论"课授课对象——大学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专业分层社会实践教学,还要进行干群分层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分层社会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让本专业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概论"课分层社会实践教学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第一,紧密结合"概论"课授课内容;第二,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第三,紧密结合学生的政治面貌。  相似文献   

14.
黄玲丽 《学理论》2012,(12):212-214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合理运用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三种教学方法,各具特点及相应实施要求,但具有相同的教学功效。合理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利于"概论"课程教学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增强高校"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概论"课程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姚洪越 《学理论》2012,(22):157-159
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要科学认识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劣点以及"概论"课的特点;坚持适合、契合、整合和结合的原则;结合中要避免教学中的重复讲授和"一带而过"、"浅尝辄止";真正划清专题教学和普通讲授的界限,做到二者科学结合。要培养任课老师的专业意识、学科意识;要有促进"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组织机制。统筹安排组织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菊 《学理论》2013,(20):245-246
在高等民族院校中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向学生讲授国内汉族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各民族的文学传统,有必要讲授一些国内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比较,甚至国内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让这门课程走向不同民族身份的学生,便于让他们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更利于他们学习和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6)
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效能,已然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教育的新课题。由网络环境的特点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展开分析,且对创新高校思政教学充分利用"QQ、博客、网站、微博"等手段,扩大高校思政教学中的"网络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唐春艳 《各界》2006,(12):77
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最好渠道之一,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学习缺乏兴趣,因此,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例如“墙上”阅读法,放手让学生上台讲课,引导学生尝试写诗,开展诗歌朗诵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刘勰主要以帝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为"主线"来论述梁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突出彰显了帝王在文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帝王的创作实践、审美趣味、文学爱好,对文学的重视、对文人的礼遇,帝王政治教化、文艺政策以及治下的人情世态、社会风俗都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张爱玲都具有自觉鲜明的"诗性书写"倾向,因文学观念、价值立场和人生体验各不相同,必然呈现出迥然而异的诗美特征:从外在文体风格来看,一个冷峻,一个凄美,透露出两人心灵深处诗人般的孤独感和荒诞感;从内在叙事结构来看,大量隐喻和转喻成分的存在,使得他们的小说文本具有了结构语言学功能上的诗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