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反对之声也骤然升起。反对背后追根溯源是人们的价值共识出现问题。价值共识是不同主体对价值(主要指公共价值)达成基本或根本一致的看法。价值的主观性使得单纯从价值的角度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困难重重,甚至成为不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完善及实现都必须依赖于实践。共同的实践基础达成价值共识的契机,从而为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深刻转换的产物,是党的"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包容性、和谐性城镇等要求。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寻求社会价值共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价值共识;追求共同利益,夯实价值共识的基础;重视融合,寻求"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3.
凝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视角切入.其中有几个方面必须注意:定位好形成价值共识的“核心”,区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处理好教育与凝炼、规范性与发展性、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把握好精炼性、思想性、包容性、可接受性原则,考虑好内容构成依据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前进 《唯实》2014,(12):38-4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具体目标,通过教育工作切实引领高校多元思潮,达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共识,并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是人类社会演进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但社会和谐需要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代际整合,凝聚各代的价值共识,促进代际和谐。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代际整合的内核和灵魂,代际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就是价值观的代际整合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际整合,应着眼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凝聚社会各代的国家价值共识;着眼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汇聚社会各代共同的社会价值追求;着眼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集聚社会各代的个人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执政主体的党员干部,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河北省委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校经常性培训和宣讲计划。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是培育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有责任用科学的理论、高尚的价值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净化他们的思想灵魂,引导他们的实践行为。但是目前党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式相对简单、教育的系统性不强以及忽视师资队伍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党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并探索出一条培育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党校面临的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政治共识是社会政治发展、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根基。社会主义政治共识,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社会公众思想准则、行为准则。本文以社会转型期农村青少年政治共识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青少年政治共识教育科学内涵和教育价值,探讨科学的教育策略,提高农村青少年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有效结合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教育;及时更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断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断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价值境遇,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社会认同的作用机理,探索社会认同实现的合理路径:倡导先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共识;宣传推动,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教育促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实践养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制度保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如何形成 回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上价值取向的发展.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有宪法和党的文件基础的。早在1949年建国初期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纲中,“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就有“民主”和“富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和公民层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妇女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等条款中.  相似文献   

12.
钱学平  吴建华 《唯实》2003,(9):32-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平等权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平等权的实现程度决定着社会公正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的重要保障.面对日趋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需要从保护和尊重公民平等权出发,通过践行“三个倡导”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成于人们精神追求中的内化与自觉行动中的外化这一特定交往实践场域,即理解共识场、价值引领场、道德体验场。要通过抓好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生活转向、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生活话语表达、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交往生活色彩,构建融入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 :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 ;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 ,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价值观危机的背后是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问题,更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准绳。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马克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为导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其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概括和凝练,这对于凝聚价值共识和廓清思想迷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是理论与实践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不断进行双向互动和建构的结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使之臻于完善和完备,根据时代精神、实践成果和人民期待,探讨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化,乃是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呈现出多元性、功利性、差异性、模糊性等显著特点.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对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全球化意蕴下的价值观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安乐 《唯实》2004,(6):19-21
全球化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价值观嬗变凸显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民族价值观与全球普适价值观的协调与结合 ;价值取向多元性与价值导向一元性等三大问题。当前 ,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要强调三种意识 ,即“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人本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共享价值观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支持和遵从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宏观的价值引导和微观的价值规范两个层次上确立共享价值观,达到社会最大限度的共识,是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实现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