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93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安全感水平整体上较高,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与安全感及其各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对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提出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韧性和希望的方式来提高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灾后心理援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面临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时候,都会出现心理危机。在灾难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由灾难引发的恐惧、痛苦、震惊等情绪,促进灾难后的心理康复和适应,而且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积聚。本文阐明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波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7,(18):42-43
幸福感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但安全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如果生活在一个治安状况不好的社会中,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基础。只有在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观察社会问题的主要窗口,寻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总结出影响"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社会稳定团结局面的负面因素。不难发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群众的共同利益诉求,是利益相对受损群体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心理反映。因此,本文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剖析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社会心理特征,努力揭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诱因和社会心理影响,探索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姚远 《当代贵州》2016,(5):14-15
正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2015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较2010年提升10.14个百分点;对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较2010年提升9.5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政法部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所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每上升一个  相似文献   

6.
天灾人祸,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无论人类社会怎样进步,也无法完全逃避各种灾难。从总体上看,人类的力量似乎有了巨大的发展:抬头凝视遥远的星空,人类的足  相似文献   

7.
由于群体性事件是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尖锐激化的产物,对稳定的冲击最大,因此,构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系统工程,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8,(1):33-33
孙玉杰在2007年第11期《学习论坛》杂志上撰文指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是当前社会矛盾中的一个新的苗头,一些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利益拆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多年累积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已经开始逐步凸显出来,去年在广东连续发生的多起影响深远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给我们社会管理敲响了警钟,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基层政府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反思总结,通过剖析乌坎事件,增强社会管理改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劳动者职业安全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和 《唯实》2004,(5):84-86
当前 ,我国许多劳动者严重缺乏“职业安全感” ,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强化劳动者的职业安全感 ,以减轻由安全感缺乏带来的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1.
吕昕  郭洪升 《世纪桥》2009,(19):73-7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前进中的问题,是当前社会处于深刻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诸多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原因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种经济关系、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由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扩张性、突发性等特点,因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而引发。化解群体性事件,应采取建立健全社会安全机制、构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盘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盘县着力化解纠纷、抓严打整治、震慑犯罪,抓治安防控,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律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参加行政诉讼、通过各种非诉讼方式协助政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特别是非诉讼方式预防和解决纠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与安全阀,也是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2007年党的十七大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9)
<正>李克强总理在日前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国家才能稳定发展",并特别强调:"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让老百姓有安全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为民情怀,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党走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不管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原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务实的态度给老百姓一种安全感,不断提升他们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社会阶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基层群众利益诉求方式日益极端化,造成群体性事件频发,这给各级政府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保障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成为当前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社会燃烧与自然界的燃烧相同,需要同时具备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重因素。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燃烧的典型代表,其燃烧物质是参与者对政府和社会的各种不满情绪,助燃剂是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交流不畅,而具有一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是点火温度。鉴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难预见性等特点,我们很难对其进行预防控制,所以,运用宪政方法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防控,主要是运用民主手段、法治手段和人权手段控制燃烧物质和助燃剂,以达到防患于未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作为各种社会矛盾所导致的特定集群行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存在,应该摈弃传统的将群体性事件定性为政治事件或违法犯罪事件的思维模式,从法治的立场和公民利益表达以及利益博弈的角度,定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雷山县大力开展平安和谐城区、平安和谐林区、平安和谐景区"三区"创建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雷山县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平安和谐城区、平安和谐林区、平安和谐景区"三区"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群众安全感为99.47%,排名全省第二位;2015年群众安全感为99%,排名全省第一位。荣获全省"2013—2015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