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过去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次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一定要把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纳入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命题当中去。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这就纠正了一些人对发展的偏见,以为发展仅仅是经济发展,其实,文化发展也是发展,而且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现实命题,二者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和同构性。“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来源,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协调”是社会发展中的天平,保障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发展根基;“绿色”是发展的主旋律,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美丽环境;“开放”是发展的前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发展空间;“共享”是发展的具体落实,助力共同繁荣,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结合云南实际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云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发挥经济职能的过程中,一定要继续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发展观念,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政策,以保持云南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提高、增长周期延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二、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广东干部群众努力探索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新途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广东发展模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广东模式是对广东发展内涵和发展本质的提升,是广东人民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实践概括,反映了广东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路径的调整和发展动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工作取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针对夹江实际,必须解放思想,放活思想,放大胆识,放开手脚,放快速度,真抓实干,奋力爬坡,坚持在统筹兼顾中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活动中,祥云县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切中发展要害,在发展中赢得了,主动权。通过学习,着力解决了全县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应创新发展模式 实现科学发展,其实质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览国内外一些区域发展的总体历程,由于其发展主客观条件不同,发展基础与优势不同,进一步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同,故在一定阶段内选择的发展模式亦各不相同,但无论何种区域发展模式,其确定依据都不外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或由资源、区位、市场三者相互排列组合成的复合优势。  相似文献   

9.
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发展五大战略之一,应以科学发展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发展。多年来,江苏在区域共同发展中进行了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既引领三大区域竞相发展,又促进三大区域在发展中由非均衡趋向均衡;既通过加强南北合作在扬长避短中谋求共赢,又通过城市化带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协调,还注重在区域共同发展中促进人的共同发展。同时,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江苏区域的共同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在新的形势下,江苏应以大开放的新视野、主体功能区的新理念、公共服务的新思维、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路,以及深化改革的新举措,进一步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和精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形成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湖北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核心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湖北能源又好义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