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推进“产业强区、两化兴区”战略,荆门市东宝区委、区政府提出,围绕“一新三化”.实施“4333”工程.争创中国农谷“三化”协调发展改革试验区。城北乡镇要在试验区建设中实现新作为,就必须立足发挥山区资源、生态、气候等优势.发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着力打造融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城北生态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0,(1):74-74
金凤镇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着眼建设“生态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的目标,紧密结合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际,积极探索以“组织引领、产业支撑”为内容的产业化农村党建,着力构建“党建+农村新型社区党建+生态旅游产业”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青川县沙州镇借助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东风",紧紧依靠和带领全镇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突出项目、壮大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主基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兴镇、艰苦奋斗、富民强镇"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产品基地镇、生态旅游强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朝着青川东部人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生态旅游型集镇的目标迈进。坚持"完善基础设施"与"实现富民强镇"相结合在新形势下,沙州镇将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对搞好村道修筑硬化、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实施蓄水工程项目等民生工程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集镇单位、学校、卫生院、村级活动室、村级卫生站、农  相似文献   

4.
袁刚 《当代贵州》2011,(13):30-31
江口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和历史的恩赐。对于江口生态旅游发展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唱好“文化戏”。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为广阔的朝阳产业,也是关联性强,外向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而正在走人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已被现代人们奉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时尚选择。缘于此,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将江口生态旅游做大做强,努力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率先突破,关联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快速兴起,是有着得天独厚“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江口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南口前镇提出了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前沿重镇”的发展目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创先争优作为建设生态旅游强镇的重要推手,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袁刚 《当代贵州》2010,(13):30-31
江口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和历史的恩赐。对于江口生态旅游发展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喟好“文化戏”。  相似文献   

7.
博山区源泉镇党委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立足镇情,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奋斗目标,以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小城镇为中心,敢于创新,突出特色,实现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镇和省级中心镇。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是北疆沿边地区旅游业的魂和根,要科学发展北疆沿边地区的生态旅游事业,必须抛弃人们在传统旅游业发展中损坏和危害生态环境的陈旧观念,坚持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创新和树立“生态立旅,科研兴旅,依法治旅,人才强旅”生态旅游全新的战略思想;创新和确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创新主导、品牌致胜、重点推进、信息旅游适度超越的发展方针;创新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和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9,(10):56-57
8月8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刊载文章指出:什么是生态旅游?近年来日渐走红的“生态旅游”由于没有公认的标准,正导致一些旅游景区借生态之名行破坏之实。“生态景区”内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酒店,铺设宽阔的水泥路面,在国内景区内很常见,但这样的做法却和“生态”概念背道而驰。业内人士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回归自然”口号之下,近年来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受到都市人的青睐。然而,在这股时尚旅游潮中,也出现了一些破坏生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川县委、县政府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作为强化基层基础的重要机遇和抓手,创新包括乡镇运行机制在内的“六大”机制,按照“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成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6,(4)
西闫镇位于临汾市翼城县东南隅历山脚下,辖9个村、6000余口人。属煤炭大镇和生态旅游名镇。近年来。西闫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八精六建”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旅游小康镇为目标,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打造核桃、煤炭、旅游三大品牌,全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养殖增收战略、煤炭强镇战略、旅游兴镇战略等四大发展战略,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173吨,创历史新高,完成各种税费13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相似文献   

13.
张云 《学习月刊》2014,(9):45-46
省委在湖北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神农架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神农架来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省委给予的发展定位,决定了神农架必须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地位、体现作为。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来增强神农架生态旅游品牌的吸引力,从而推动神农架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部上闯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水城县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主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等系列讲话精神要求,立足本土实际,挖掘特色资源,走出一条"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新路子。一、以移民搬迁为契机,立足特色,创建苗族风情园镇  相似文献   

16.
黄黔元 《新湘评论》2005,(12):51-51
近年来,中方县运用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突出抓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县城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作为全国的一个新建制县,正“如日中天,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7.
高金芳 《奋斗》2008,(11):10-11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力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四大体系”,加速发展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五大产业”,森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8.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进入“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千年古县、绿色易州、中等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战略目标,坚持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之路。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易县。  相似文献   

19.
王双进 《学习月刊》2012,(10):97-98
近年来,在京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雁门口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京山经济强镇、荆门市十强工业重镇”的奋斗目标,着力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重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获得全国双季稻整镇推进示范乡镇、全省镇域经济百强乡镇、  相似文献   

20.
王巍 《奋斗》2023,(11):57-59
<正>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重要政治嘱托,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落实省委“作模式、打样板”的总要求,深耕森林生态旅游主业,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不动摇,以森林康养为主攻方向,丰富产品、业态、服务供给,强化“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促进“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森态旅居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