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霞飞 《党史天地》2006,(11):21-27
在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以身体不好等种种理由推辞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对这一历史情况,本文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舒云 《党史博览》2009,(4):19-24
在林彪去山东的路上。中央两改对他的任命1945年6月,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得知山东党政军负责人罗荣桓得了严重的肾病,亟需休养,决定派林彪到山东接替他。中央正式通知山东分局:林彪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任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政委。如罗荣桓因病休养,由林彪代理罗荣桓的职务。为了尽快把各路将领送上前线,毛泽东派叶剑英与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协商,  相似文献   

3.
1955年9月17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命令:林彪担任国防部长,罗瑞卿担任总参谋长;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由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罗瑞卿为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  相似文献   

4.
1932年3月12日,赣州战役结束不久,中革军委决定重新组建红一军团,时任红4军军长的林彪升任军团长,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聂荣臻调任军团政治委员。对于这一任命,聂荣臻因事前没有任何领导同他谈过话而感到突然,同时又因能到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一军团工作而感到高兴,决心努力工作,带出一支过硬的革命队伍,以不负党的信任和重托。对于军事主官林彪,聂荣臻并不陌生。早在黄埔军校时期,聂荣臻就认识林彪,当时林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而聂荣臻则是该校政治部秘书。林彪毕业时,又是由已到武汉军委工作的聂荣臻将其分配…  相似文献   

5.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中共党的七大后,中央即决定派林彪去山东。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指派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9月,赴任途中的林彪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去东北。林彪于是出关,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此时,我党赴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达20人。其中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是中央委员)。东北局成立时,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东北,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  相似文献   

6.
云云 《党建文汇》2010,(5):36-36
1950年10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并且派周恩来、林彪赴苏联洽商武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①罗瑞卿与林彪相识较早,共事时间亦比较长。1929年3月,从上海辗转至厦门的罗瑞卿由交通员带领,经漳州、龙岩抵达上杭故洋;此时,林彪正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任第一纵队司令。两人初有相识。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罗瑞卿任红一军团保卫局长。保卫局直接担负保卫首长的任务。行军、作战时,罗瑞卿总是以身作则,跟随林彪、聂荣臻,不离左右。林彪极为满意,多次称赞他。1936年,中央决定创办红军大学。毛泽东说,办学校首先要选一个校长,一军团作风雷厉风行,很能打仗,校长就选择林彪,罗瑞卿作教育长。抗大成立后,林…  相似文献   

8.
人民大会堂的第一次重大行动,逮捕林彪死党黄、吴、李、邱“四大金刚”。 林彪叛逃不久,即1971年10月3日,刚刚过了国庆节,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专案组,审查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的问题。因为林彪叛逃事件只是在很小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由于当时粟裕正在青岛治病,中央决策者想到了林彪。林彪是第四野战军司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之初,毛泽东找邓小平谈话,要他同林彪搞好关系。但邓小平同林彪搞不到一起去。他同林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邓小平为林彪所不容,林彪与江青勾结起来,把刘少奇、邓小平绑在一起,攻击、批判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1.
林彪为什么在1973年9月13日选择出逃,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真的到了非逃不可的地步了吗?是什么原因迫使林彪作出了仓皇出逃的决定,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在空中犹豫不定,致使油料耗尽坠毁在蒙古?本文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12.
周宇驰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他曾协助林立果密谋发动“五七一工程”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出逃,坠机于外蒙温都尔汗。周宇驰等人也于当日,窃取国家大量机密文件后乘坐直升机实施第二次叛逃,由于驾驶员陈修文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与之坚决斗争,致使叛逃失败,周字驰最终自杀。  相似文献   

13.
林彪事件给全党和政坛带来强烈震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林彪集团的余党或自杀毙命,或束手就擒。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也给全党和政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4天后,即1971年9月17日,周恩来将《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稿报毛泽东审查。  相似文献   

14.
1971年9月,林彪叛逃事件之后,毛泽东听说在林彪的卧室里发现林彪摘录和书写了不少孔丘、孟轲以及儒家著述的语录和条幅,他认为林彪也是个孔孟之徒,由此便联想到“批林”,必须和“批孔”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因为林彪身体不好而没有去,后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对这一历史情况,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聚奎是我军的一位著名战将,红军时期他曾长期在林彪领导下作战。作为林彪手下的一名师级指挥员,他勇敢机智、大胆灵活,积极而不是消极简单地服从命令,对于刚愎自用、粗暴武断的林彪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并使林彪改变决心和命令,最终赢得对我有利的作战形势。一、改变林彪的正面强攻计划1934年2、3月间,我军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伟人毛泽东曾对林彪进行过四次严肃的批评。这些批评都使林彪避免了大错误,对当时作为政治要员的林彪本人,甚至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乃至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今天重温中共历史上这些“精彩华章”,反思其中的深刻内涵,对于各级领导者,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毛泽东“一批”林彪,看领导者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古田会议”以后不久,1930年元旦,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元旦贺信。在信中,林彪提出了“井冈山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觉得林彪对时…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3,(16):F0004-F0004
连城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1929年5月、6月、1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三次进入福建省连城县的新泉。6月14日,毛泽东在新泉撰写的《给林彪的信》中指出“个人自私的欲望决定会被群众所拒绝”,  相似文献   

19.
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过程.也是他和“中央文革”以及他在军队内的同伙诬陷、迫害党政军领导人的过程。由于贺龙一度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成了林彪篡夺最高权力的障碍,加上与林彪结怨在先,贺龙这位蒋介石出10万大洋没能买其首的中共领袖,便惨死在林彪反党集团之手。酿成千古奇冤。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贺龙与共和国元帅》披露了贺龙与林彪结怨的一些内情。  相似文献   

20.
开国上将韩先楚与林彪是黄冈老乡,“九一三”事件后,有人揭发出林彪仓惶出逃前,给韩先楚打电话,“两个人足足通话17分钟”。韩先楚在福建时,有人称他在“为林彪树碑立传”……那么,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