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的数据称,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而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某网站,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腐败的义务吗为题实施的在线调查显示,34.9%的接受调查者担心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3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
举报,是群众或下级对领导存在问题的控诉和揭发,但常常会遭到被举报人的打击和报复。因此,必然冒着很大的危险。一些腐败分子,在举报的路上,设下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沟沟坎坎。 被举报人大多是在职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们有能量对举报人实施打击报复,而且打击报复的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然。河南省兰考县农机监理站的领导对该站职工连海青的举报怀恨在心。于是,当时的局、站负责人丰学良、孙建立、吕合长、王跃建、曹洪友等5人,于1999年8月20日、24日,分两次在农机局和监理站财务上支取现金5000元,雇用…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08,(8):16-18
群众举报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据最高检统计,全国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70%是由群众举报的,其中60%的举报人与被举报者没有利益冲突。不少举报者在遭受打击报复中负重前行,高扬正义的旗帜,感染、鼓舞更多的人,使民主、法制之剑彻底击碎了贪腐者的侥幸心理幻想。  相似文献   

4.
网络实名举报受理与处置反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实名举报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络反腐途径,是新形势下我国反腐倡廉的新兴手段。网络实名举报要求反腐制度更加透明,让公众能够广泛参与其中,促进反腐工作与网络舆论的交流互动。基于网络实名举报下的信息受理与处置反馈机制还未形成严密的网络反腐举报处置体系,我们需要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实名举报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举报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的行径,是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力,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监督、批评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通过群众的举报,司法机关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为党和国家挽回了不少损失。然而,在举报这条道上,一些举报人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沉重的,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这一问题的存在,对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尽快研究解决。举报路上坎坷有多少?打击报复,置举报人于死地。河南省兰考县农机监理站职工连海青,因多次举报农机监理站经济问题,农机局和农机监理站的领导对他怀恨在心。1999…  相似文献   

6.
沉重的举报     
1988年 3月 8日,我国检察机关第一个举报中心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自此,反腐利剑高高擎起, 10多年来为惩治腐败、抑恶扬善,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人间自有正气在   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犹如一个毒瘤,严重地侵害着党和国家的肌体,事关国家存亡,对此,全国人民深恶痛绝,也是人民群众反应最为强烈的一个社会热点。为此,许多富有正义感的党员干部和仁人志士,为此挺身而出,举起举报这柄达摩克利斯剑,向一切贪官污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许多大案要案,都是由举报人进行举报,从而使犯罪分子落入法网的。   1993年 7月,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7.
正深入反腐,"打虎拍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人民群众最常见的监督渠道就是向党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信访举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信访工作的法律法规,而且每年都派出多批巡视组巡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国家机关、央企和高校,其目的就是寻找和发现腐败问题线索,形成反腐威慑。中央纪委大张旗鼓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反腐倡廉的同时,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15,(3):5
中纪委官网和客户端新年第一天上线后,中纪委接连公开“来信举报”和“来访举报”的受理流程,接下来还将公开如何受理电话举报和网络举报。新年伊始,中纪委将“如何受理信访举报”作为重头戏,从新版官网和客户端上线,到公开群众举报受理流程。中纪委开年构建新阵地、新平台,表明了2015年将反腐推向深入的坚定决心。1月4日19时45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向广大手机用户发来一条最新推送信息:“江苏省委常委、南京  相似文献   

9.
网络举报:信息时代反腐的新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举报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化时代举报新范式,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民主监督,这种监督是自下而上的,是一种更先进、更有效的反腐手段。要使反腐斗争取得新成效,必须尽快出台《公民举报法》,完善网络举报法规制度;健全网络举报受理机制,完善线索运用和反馈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利,完善保护奖励举报、惩罚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切莫冷落了举报人的心乔作荣据《法制日报》报道:全国查处各种经济罪案70%以上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但举报者受到打击报复的甚众,仅1991年就有万余人遭受报复,某市二年中有500多举报人,400人遭打击。(见1994年4月11日《法制日报》)又据《中国青...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东方早报》12月7日刊载报道称,南京市纪委书记龙翔表示,市民通过网络渠道举报的各类反腐线索,纪委都会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只要事实存在,将坚持有一起查一起,同时也回复一起。但龙翔认为,这不代表纪委完全提倡“微博举报”,过早曝光腐败,容易打草惊蛇,影响办案。龙翔此论,迅速引发争论。  相似文献   

12.
群众举报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反腐败斗争中案件查处的主要信息来源。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举报的积极性不高,说明群众心存顾虑,心有余悸;也说明我们在惩治腐败方面力度还不够大,在某些方面还失之于软。以笔者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对如何克服群众举报心理障...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6,(6):18-19
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最近在部分派驻机构、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信访举报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主渠道。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组织要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处理信访举报,确保信访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一要全面清理信访举报件。对收到的群众信访举报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检查信访举报件在登记、送阅审批、批办转要结果、初查等环节是否都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举报人遭打击报复的事件时常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举报材料原件层层下转,以至于落到被举报人手中。举报原件层层下转是对举报人民主权利的侵犯。《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中明确提出: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举报原件层层下转,无疑是未经举报人的许可,扩大了阅看范围,这实质上是对举报人民主权利的侵犯。举报原件层层下转违反了党的保密纪律。举报原件有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和纪律,收件人或机关应对举报原件承担保密责任。而举报原件层层下转,使举报人笔迹、姓名外泄,这无疑是一种违反党的保密纪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举报网站受理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以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举报人在互联网上登陆www.12388.gov.cn之后,即可按照网站说明向中央纪委、监察部以及全国各省级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反映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3,(8):60-60,62
正重复举报一直是困扰信访举报的难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群众对反腐败工作、对纪检监察机关寄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望,这些新的变化在信访举报工作上得到了一定体现,其中比较明显的是重复举报件数量增多。以大庆市纪委信访室为例,上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和网络举报562件(次),其中重复举报198件,占举报件总数的35.2%,同比增长15.1%。  相似文献   

17.
《唯实》2014,(7):39-42
近年来,为适应科技和社会形势发展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网站受理群众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已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的重要渠道。与传统举报方式比较,网络举报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快捷、互动交流、安全保密”等特点,“上访不如上网”成为一些群众信访新的选择取向,网络举报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古语:'民不与官斗。'用句俗话解释,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即便在当下,敢于挺身而出实名举报腐败官员,无论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还是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都需要巨大的勇气。按理说,即便实名举报,也无须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实名公开举报'。无论是罗昌平还是王文志,都深知实名举报的风险所在,那么,他们为什么仍要如此'高调反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反腐败斗争当中,中纪委对实名举报腐败问题做出'优先办理、及时回复'的郑重承诺。在增强广大公众反腐信心的同时,如何尽快完善举报机制、减少举报障碍,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刊就公众对实名举报工作所面临的困惑、实名举报受理体制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实名举报出现的新动向、反腐败斗争的大趋势等问题,特邀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1999,(11)
国家计委制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违规问题项目举报办法(试行)》开始施行。《举报办法》提出以下违规行为均在可以被举报之列:项目立项不符合国家产业、环保、规划等政策,依据不充分或有意欺骗;项目建设违反国家审批程序;擅自更改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筑内容;截留、挪用、侵吞国家建设资金,以及违反国家规定向建设项目的收费;涉外项目合同条款违反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使中方遭受或可能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不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招投标,或招投标不规范,存在行贿受贿、转包或违规分包等问题;项目建设中在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