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粮食问题的严重性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最近三年粮食生产的徘徊状态,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使这一问题突出出来,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生产的形势更为严峻。从苏州市的情况看,粮食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某一年份内粮食减产量令人震惊。如1985年,苏州市粮食比上年减产15.7亿斤,减产幅度高达23.1%,减产的绝对量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年份之一,减产的幅度超过其它地区一成以上。 2、十年来,苏州市的粮食总产量仍在  相似文献   

2.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26):8
《半月谈》2012年14期土地污染要治理更要预防看一看近年来由于土壤污染而造成的粮食损失,实在让人警醒:全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全国每年遭到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污染既然已经造成,就要尽心竭力治理。可是让人心情沉重的是,土壤修复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办?当然必须拯救。土地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克服。通过不断研究、引进新的治理技术,通过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0):70-70
塞浦路斯政府日前宣布,塞浦路斯银行储户超过10万欧元的存款最终承受的损失最高达60%,其中37.5%将被转为该银行的股权,  相似文献   

4.
叶雷 《奋斗》2008,(4):60-61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罗强、全国政协委员5c0汉元、李钺锋表示,预计2—5年后我国每年需进口粮食0.65亿至1.1亿吨,将出现严重的战略依赖:10年后总量缺口将在1.0亿至1.5亿吨之间.将临近或超过25%的粮食战略安全高危线。  相似文献   

5.
报刊拾零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创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的世界奇迹;1988年粮食总产量不到8000亿斤,1993年超过9000亿斤,1996年突破1万亿斤大关——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三级跳”。 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得益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1988年亩产478斤,到2001年亩产达到568斤,增长19%。这使得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  相似文献   

6.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上升到3048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169%,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水平.自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了农村生产力的飞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于1996年-199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并且连续四年粮食丰收,其中三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吨,粮食供求关系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奋斗》2007,(6):39-41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2700万亩.占全省14.7%: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80万吨.占全省25.7%:商品量约480万吨.约占总产的60%.每年大约有350万吨粮食需要外销。近几年.哈尔滨市抓住全国粮食供需趋紧的机遇.充分发挥粮食品质好、生产总量大、生态环境佳的优势.主动到粮食主销区寻找合作伙伴.积极推进粮食产销衔接.不断完善产销区合作关系.有利地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8,(9):41-41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世界许多地方的土地退化正在加剧,估计有15亿人即世界近1/4的人口受到土地退化的影响。报告说,土地退化指土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长期下降,其严重性和范围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日益加大,超过20%的耕地、30%的森林和10%的草原正在退化。土地退化的后果包括生产能力下降、人口迁移、粮食不安全、基本资源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9.
青海从国内外调入粮食的比例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扩大到现在的56%;广西的粮食产销缺口从2001年的36亿斤扩大到2005年的60多亿斤;其他一些省、自治区也开始从产销平衡区向粮食销区转化。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那么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10.
辉煌的一九九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7,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9.7%。粮食总产量将达到4800亿公斤以上,再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位。煤炭产量达13.5亿吨,比上年增长4.6%。原油产量预计可超过1.55亿...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叶震指出2000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八个特征是: 第一,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增强。今年GDP增长幅度波动较小,一季度为8.1%,二季度为8.3%,三季度为8.2%,第四季度可能会低一些,但大体上都在8%左右,波动不大,全年GDP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依当前汇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肯定会超过800美元,第二战略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第二,社会供给出现新的变化。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是推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1—3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是近年少有的现象,估计全年工业对GDP的推动作用在七成以上。第三产业增长加快,除了产品产值的增加,交通运输、金融、保险、证券、通信等服务业盈利水平上升。农业有增有减,今年粮食歉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最近在《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今后半个世纪中,粮食供求紧张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将该报告中有关粮食生产的情况摘要如下: 近九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粮食增长速度 人口平均增长1.51%,粮食年均增长1.34%。  相似文献   

13.
城东公让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口,一万一千三百亩集体耕地。过去,这个公社曾被人称之为“高产穷社”。三中全会以来,这里不断清除“左”的影响,认真贯彻调整方针,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使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一九八一年与一九七七年比较,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增加41%、244%、339%;向尉家交售的粮食增加112%,交售生猪增加66%;林牧副渔收入增加68%,社员人均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足则天下安。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粮食生产5年连续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实现新突破成为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 粮食安全对于我国13亿人口大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粮食总量的多少和供给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否稳固。我国要保证经济正常运转每天需要5亿斤以上的粮食或其制品。如果中国粮食缺口超过2000万吨,世界粮食市场将产生极大波动。因此。我国在粮食安全战略上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7,(2):12-12
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主要有6个特点: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5%;财政收入达3.9万亿元。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产量超过9800亿斤,畜牧业、水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尽管人类种植粮食超过万年,发展至今,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地球上却也不是人人都填饱了肚子。粮食危机成为困扰世界的难题,对世界经济和全球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粮食供过于求,粮价下跌,粮农利益受损,粮食企业亏损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不够完善。为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迎接加入 WTO带来的挑战,我国必须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作出战略调整,并改革粮食补贴政策。  一、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现状及粮食补贴政策的局限  针对粮食价格下跌和粮食企业连年亏损的形势,我国于 1998年开始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出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在国家储备、地方储备粮油补贴之外,对企业超过合理正常周转粮食库存给以利息、费用补贴。为遏止粮食企业亏…  相似文献   

19.
人是粮食的生产者,又是粮食的消费者。粮食,是江西的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我省粮食部门统计,我省现有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5%,而生产的粮食和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却占全国的4%左右,纯调出粮食占全国的9%以上,为国家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那么,江西粮食生产与人口的关系现状如何?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怎样?人口作为影响我省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不致于使我省丧失国家长期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我省人口再生产与粮食生产的战略如何?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从粮食生产与人口的关系这个角度,探讨我省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高立群 《新长征》2007,(6):24-25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其收入来源表现为“四个为主”,即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种植业收入以粮食收入为主,粮食收入又以高产粮食作物收入为主。吉林省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曾高达50%-7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面积占86.1%,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的播种面积在60%以上。粮食是吉林省农民家庭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结构尚未走出单一化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