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近年来随着“三门”干部多、基层经验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干部队伍来源结构单一的缺陷日益显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加强调选人用人的“基层导向”。  相似文献   

2.
时下,常听有的基层同志抱怨:“上级干部下来的多,但有时帮不上忙反而添烦。”为什么下基层反而不受欢迎?这往往与部分干部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有关。  相似文献   

3.
严水泉 《党建》2013,(4):38-38
当下,干部下基层活动如火如荼。大多数干部下基层后,能够为基层办实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但也有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化,下到基层“做客”。一是“看客”。这类干部下基层后,不是深人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而是在会议室里翻着早已准备好的记录本,听听该单位领导一字不漏念文字汇报材料。如此既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回到机关也不能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李允凤 《当代贵州》2022,(35):70-71
<正>聚焦党建品牌“创”示范,擂台比武“晒”实绩,身边榜样“显”担当,晴隆县以开展“擂台比武”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履职能力,有效增强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晴隆县以开展“擂台比武”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履职能力,聚焦党建品牌“创”示范,擂台比武“晒”实绩,身边榜样“显”担当,有效增强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5.
每到集中换届的时候,总有少数干部心浮气躁,不安心工作,他们信奉“当官在于跑”的歪理,热衷于“跑上”,到处拉关系找靠山。其实,“跑上”者未必就能达到目的。而那些默默无闻、扎根基层,整天“跑下”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则会有更多的升迁机会。  相似文献   

6.
干部下基层,目的是要访民情、知民声,解民困,增进和群众的联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如何与基层群众进行有效交流,获得基层的真实情况,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关键。要说得了“农家话”。到基层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和群众谈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的干部在机关坐得久了,习惯摆架子、打“官腔”,不善于与群众交流,和群众谈话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干部显然不受群众欢迎,不能让群众接受。和群众交流要避免说“官话”、大话、套话,朴素实在的“农家话”才能说到群众心窝子里去,群众也愿意把这样的干部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连队,增强基层连队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连队干部党员的综合素质,使三个文明建设在基层连队稳步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连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连队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要求,重要的是把“干部受教育、职工得实惠”认真地贯彻落实,可以把解决基层连队干部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  相似文献   

8.
加强基层建设,离不开领导机关的帮助指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机关干部为了显示自己有理想、有派头,动辄以“加强基层建设”为由,把自己的花花点子强加于基层,结果不仅扰乱了基层的正常工作,而且引起了基层部属的反感。这种错把“强加”当“加强”的做法.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喻娇娇  李坚 《当代贵州》2023,(26):60-61
<正>思南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采取科级非领导职级(等级)干部担任城市社区指导员的模式,进一步引导“改非”干部发挥余热,在基层一线挑大梁、建新功。“不要觉得自己是‘改非’干部,就撂挑子了,到社区以后,一定要扎根基层好好干,干出一番大名堂来。”思南县选派“改非”干部担任城市社区指导员动员部署会,对“改非”干部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邓春雷  王长欣 《党建》2012,(7):43-43
新疆阿克苏地区党组织在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推广向基层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和记“民情日记”的措施。在走访群众6万余户中,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仔细记录,能当场解决的就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蹲点」干部要「蹲住」□少桦干部下派,或包村或挂职,老百姓称之为“蹲点”,这是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加强基层两个文明建设、帮助贫困乡村尽快脱贫致富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蹲点”干部走出机关的高墙大院,深入到乡镇村屯一展身手,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年前,...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22):24-24
日前中组部出台交流新政,66名正局级“京官”将任职地方。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是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表明中央关于干部“要到基层去”的导向正在提速推进。此次双向交流任职主要是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中青年干部,全部采取正式任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韦振龙 《世纪桥》2023,(7):14-1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将“四史”教育融入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和改进学风上发挥党校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应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创新和实践教学拓展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四史”教育融入基层党校干部教育,提升党校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为此,以“四史”教育为例,对如何融入基层党校干部教育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18):51-51
“技术党课”是企业基层党课授课形式的创新,拓宽了企业基层党课的内容,突出了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了满足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武警青岛市支队党委从摸准、摸透基层的实际问题入手,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指导基层搞好建设,以务实的作风践行“三个代表”,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抓蹲点指导工作的质量入手,抓好基层不满意的问题为提高机关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质量,支队党委制定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要则》,要求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时,善于发现问题,对发现不了新问题、摸不到基层实情的蹲点干部,取消其蹲点资格。这一办法实施后,极大地激发了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防止在抓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花架子”,支队党委对涉及基层…  相似文献   

16.
伊通满族自治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采取为农民请“科技家教”的办法,切实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他们的“科技家教”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农村党员干部与农户结成“科技家教”帮扶对子;二是农业科技干部驻村当“家教”;三是动员大户  相似文献   

17.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合江县密溪乡对乡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为干部建立“病历本”,开出“处方单”,为拿到“健康证”打下坚实基础。问诊把脉,找准病因。乡党委班子轮流在逢场天开门“接诊”,接受群众现场举报。乡干部按驻村分组,建立群众工作日制度,到群众家中登门“问诊”。乡人大、乡纪委实时“出诊”,聘请基层特邀监督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乡党委、乡纪委、乡信访办等联合“会诊”,每季度召开干部作风监督联席会,研究落实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基层领导班子换届考核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干部实绩不“实”的问题。他们打着“实绩”的招牌在搞“假绩”、“虚绩”、“空绩”。这样的“实绩”,说到底就是“罪绩”、“负绩”。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虚功假绩的负面效应不可低估,其危害具体有三:一是用人不准。某些干部为追求最佳  相似文献   

19.
干部到基层要“六倡”□肖璋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蔚然成风,对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据反映,有少数干部到基层后,工作漂浮,只说不干,贪图享受,甚至以权谋私,群众很不欢迎。说他们是来“逮糕的”,而不是“擒妖的”。那么,农村...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特别害怕上面的人下基层。什么原因呢?因为个别干部的“下基层”成了“吓基层”,基层的同志对此难以承受。一是阵势吓人。这类干部往往是有点级别的,但级别又不算太高,当官不大,派头不小。每每他们下基层,左右有基层干部相陪,前呼后拥,如众星捧月。二是言语吓人。这类干部往往是惟上、惟书、不惟实,下基层根本不是诚心诚意听民情、解民忧,而是按照上级的好恶或按照书本上的理论,在办公室里早已得出一个结论,形成了一个观点,来到基层找事例。所以他们最欢迎“报喜不报忧”,若是哪个基层的同志不知趣,把困难一一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