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从我国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战略以来,各地纷纷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划,提出形成"9064"或"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6%或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4%或3%实现机构养老。本文结合北京市的探索实践,就社区养老与模式创新谈点粗浅看法。上述养老服务格局无论是"9064"  相似文献   

2.
养老服务业既是服务广大老年人的公共事业,又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四二一"家庭的增多,传统的以家庭提供养老的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对养老服务业进行"产业化改造",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变,以事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事业,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3.
黄序和 《政协天地》2013,(10):26-27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这释放出了打破"包办"格局,让社会资本在养老服务市场中"唱大戏"的强烈信号。从我省情况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但与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面临民间资本进入养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里可以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与朋友聊天……一天到晚我忙得很呐。"在省老年公寓,84岁的丁奶奶一边做着腿部按摩,一边乐呵呵说。"一顿饭10元,政府补贴8元,我自己才花2元。这都是共产党给我们老人的福利啊。"在泰州市海陵区响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6岁的杨大爷对着委员们笑得合不拢嘴。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提高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推进老年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养老新模式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8-69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进人老龄社会,社会供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我国家庭“少子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一对夫妇同时需要照顾4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国外已成为主流模式的社会机构养老在我国却处境尴尬。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容量不足,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  相似文献   

6.
《北京观察》2013,(6):19-19
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调整养老产业政策,使养老行业成为一个符合经济规律、能够健康成长的特殊产业,既有利于改变目前人们对养老前景及经济负担无法预期、一味存钱防老的现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形成以"银发经济"为特点的新的消费模式。为此,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探索公司化经营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解决民办养老机构非企业属性产权不清、回报不明、融资困难的办法,就是要允许民办养老机构以公司  相似文献   

7.
樊文 《中国民政》2021,(2):14-15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要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并作出"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的决策部署。2020年12月,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份以监管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也于2020年初公布。  相似文献   

8.
社区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聪 《长白学刊》2011,(6):149-150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如何解决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迫在眉睫。由于家庭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养老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目前,在发达地区和城市,社区养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而且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贫困失独等特殊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正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社会难题。一、传统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1.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健康稳定的家庭架构是人类福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2,(11):7-7
1、完善制度,大力推进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明确要求各省制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并将其纳入2012年重点民政工作绩效评估指标,河北、浙江、安徽等10余个省份已据此颁布实施了相应文件。建议我省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奋斗目标、具体任务和  相似文献   

11.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支撑地位。随着湖南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和家庭的空巢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指示精神,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7月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湘政发(2011]19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湖南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养老"已成为"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关注度最高的词汇,更是今年"全国两会"名副其实的"第一话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已刻不容缓。自2011年中央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之后,民政部一直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十二五"期间的每一年都定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2014年,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国养老支持政策的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不断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让老年人安度晚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针对湖北省老年人口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明确社会化养老服务目标、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界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责任、提倡社会化养老服务多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向征 《中国民政》2014,(2):34-35
<正>2013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养老服务因其互动性与人文性,是老年人经济供养、照料服务与精神慰藉三位一体保障需要的落脚点与依托。在老龄事业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社会事业的当下,养老服务事业具有"牛鼻子"的意义,抓好这个牛鼻子,老龄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着力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吉林政报》2012,(3):34-39
吉政发[2012]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  相似文献   

17.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再次将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年?当前,我国正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难题越来越凸显。"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和忧思。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双独子女担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养老问题,将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省市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下,连云港市示范性养老服务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连云港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示范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南阳市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既拓宽社会组织服务领域又破解养老服务发展难题,形成社会组织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一、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组织在养老领域唱主角。一是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适当放宽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一次完成。二是根据养老服务涉及面广、产业链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养老问题在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