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市教育学院副教授、民盟盟员刘治国,十几年来坚持现代数学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为当代中国数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耀。   刘治国年仅 38岁,从小喜好独立思考,对数学极有兴趣。 1979年,他一考入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就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原版数学资料,并于 1982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1985年,刘治国被调入新乡市教育学院。在无资金、无导师、缺资料的困难条件下,刘治国仍坚持不懈地搞数学研究。有时候,为了查阅一些资料,他不得不跑到河南师范大学或中科院数学所等处。为了了解世界数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志者,无赫赫之功”。这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柯召的座右铭。柯召立志一生献身于科教事业,专心致志地工作,就是经常用这句座右铭来激励自己的。柯召,1910年出生,浙江温岭人。1928年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读了二年转到清华大学数学系。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南开大学任教。1935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四川大学任教。历任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  相似文献   

3.
龚德明  谷蕤 《黄埔》2008,(3):72-73
龚选登(1899—1939)字阳甫,别号泰春。1899年8月9日他出生于广东琼州乐会县九曲乡沙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艰难困苦的生活,造就其刚毅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他6岁开始读私塾,1916年,他考入乐会县高等小学,仅读两年因家境穷困而辍学,但因勤奋、敏慧、好学,后受聘为村学教员,数年后任沙美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4.
1960年,他考取了郭沫若任校长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65年,他分到了华罗庚任所长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比他整整大10岁的陈景润正在这里攻克着世界级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月5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数学家正在发表精彩演讲。他就是南开大学校长助理、组合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常委陈永川,时年33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向他颁发1997年度青年科学家奖,同时授予他一枚爱因斯坦金质奖章。这项也被人们称为“萨乌德·侯赛因奖”的奖项设立于1984年,每两年颁发一次,专门用于奖励在科学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35岁以下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陈泽同与毛泽东周世钊的一段往事追记陈淞我的父亲陈泽同,于1898年生,1989年逝世,湖南长沙人。父亲生前是一名高级建筑工程师。1919年,父亲11岁,在长沙市修业小学读高小。这一年,毛主席与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先生同在修业小学任教,毛主席教历...  相似文献   

7.
李宏宇 《今日广西》2007,(16):17-19
“执著如怨鬼,纠缠如毒蛇” 崔永元赁“实话实说”出名,自从主持那个节目以后,他的说话能力与幽默天才就一直被无数观众认可。但从7岁开始,真正藏在他心底的艺术情结却不是电视节目,而是电影。上小学时,崔永元住在北京郊区一个部队大院,一出家门正对面就是电影放映室,那个年月,业余文化生活何等枯燥,  相似文献   

8.
<正>13岁时愤而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镇的铁砚山房是邓稼先出生的地方。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邓稼先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带着他来到当时在北大任教的父亲身边。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邓稼先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四书五经,此外,他还对世界名著感兴趣,并且早早地接触了英文、数学等科目。可以说,邓稼先的童年生活,充满着书本香气。  相似文献   

9.
一副围棋     
在我们家中,珍藏着陈毅元帅生前最喜爱的一副玉质围棋。这围棋是一九七二年那风雨如晦的岁月中,陈毅夫人张茜代表陈毅元帅赠送给我和伯驹的。每当我们看到这副围棋,都不禁感慨系之,引起对陈毅元帅深深的思念。我们与陈毅元帅交往并不甚多。全国解放後,一次伯驹曾带着一些诗文旧作拜访陈毅元帅,不巧他去南京了,未能相见,但自此我们便与他开始了神交。後来当我们把十馀件珍贵的文物捐献给人民的时候,他曾为我们的举动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下午,中国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在日本向数学界作学术报告,刚刚讲完最后一句话,因心脏病突发于当天晚上溘然长逝了。这位数学家实践了他生前的诺言: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羣、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  相似文献   

11.
坐在具有国际声望的大数学家村召教授对面,不到一分钟,进屋以前那种发怵的心情就一扫而光。年过八旬的柯召先生,精神矍铄,慈祥、平易,脸上不时露出温厚的微笑,慢声细语地用他的南方普通话回答我一个又一个问题,像长者和晚辈聊家常一样。按照习惯,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总是拥有许多实际的或荣誉的头衔。这样的头衔,柯召先生有二十多个。比较重要的是:四川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全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记忆     
难忘的记忆赵兰甫时光飞逝,童年时代的往事能够清晰记忆的已寥寥无几。但,我10岁那年与一位"九三老人"的一次巧遇至今记忆犹新。1953年,我在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读三年级,还是一个不知世事的顽童,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老师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了。记得是当年夏...  相似文献   

13.
文强 《春秋》2009,(5):49-52
读史在于化气为何?我的父亲是湖南高级师范学校和日本法学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他爱好文史哲。我从10岁左右即在他的书房接受历史教育。为了便于对我与胞弟文健的课读.父亲在书房里加了一张八仙桌。父亲研读二十四史,时常在书眉上朱批作注,或圈圈点点,显得十分投入,一连几小时却无倦意。  相似文献   

14.
王小兵  王文盛 《人权》2012,(5):18-19
妞妞名叫李鑫阅,今年8岁,家住四川省邻水县九峰乡方井村2组,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读于九峰乡方井村小学。她有一个弟弟名叫李浩,今年6岁,和妞妞同校,正在读小学一年级。他们的父亲在重庆打工。妞妞出生没多久,  相似文献   

15.
廖新学先生是云南省著名雕塑家和画家,生于1902年,于1958年3月23日逝世。作为他的学生之一,廖先生生前的一言一行,他的崇高的思想品德,特别是他对党和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以及他对艺术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让我铭记在心。廖先生出生在富民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只读过一年多小学,八岁起就帮人做长工,但他爱学好问,常向文化人请教,深夜悄悄地背着主人点燃小油灯,读书写字。在荒山野地放牛时,便用树枝、石块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画画,捏泥人,成年累月地勤学苦练,为他后来步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基础。1919年,年仅17岁…  相似文献   

16.
“傻劲”——40学英语,金榜题名 陈建凯,浏阳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今年52岁。1980年,他从部队服役10年后脱下戎装,分配到这家医院当内科医师。1985年,他开始担任内科病室负责人。当时,他正好40岁,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为博览英文西医经典著作,决心学好英语。可是,对于一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出来的中年人来说,谈何容易?但决心下定,他从不动摇。没有基础,便从“A”开始;年龄大,记性差,他强记硬背,象王羲之练书  相似文献   

17.
么辰 《北京观察》2021,(10):76-80
我的伯父袁传宽,早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风潮中艰难求学,毕业后先到甘肃的解放军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年后留在甘肃教书,一去十年.1978年,伯父回到清华大学任教.1982年,他只身一人远赴美国,负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深造,获数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45岁的伯父被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为正教授,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后再度赴美任数学教授.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5,(4)
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一八八九年四月二十日出生在莱茵河畔的奥地利小镇布劳瑙的一个小客栈里。其父阿洛伊斯是一位奥地利海关官员。希特勒六岁上小学,十一岁读中学。他学习很差,惟对作画感兴趣。十六岁时因病休学,病愈后,到慕尼黑一个艺术学校上补习班。一九○六年至一九○八年,曾两次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均未被录取。父母双亡后,他一文不名地  相似文献   

19.
四十才立     
孙展 《今日广西》2007,(11):47-49
一切从30岁开始 30岁时,周宣还在一个机关里担任科长,那是他从大学毕业后,苦熬8年的结果。在外人看来,30岁的周宣已经成家,并且事业顺利,几乎没有什么波澜就到了而立之年。但周宣自己知道,这不过是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20.
许瑞芳 《小康》2006,(9):80-80
也许所有的成功者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属于天资异于常人,自小就看得出是个干大事的主儿,另一类则与常人无异,春天来了才发芽吐叶。马云属于后者。从小学到高中,马云都把他的精力消耗在了与自己瘦小身体极不相符的爱好——打架上了,他的数学甚至考过1分,他的小学、中学都是在三四流的学校里度过的。马云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得了31分。从高中考大学,数学得了2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只能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所以马云说,像他这种普通人都能创业,而且小有成就,至少可以证明一点:80%的人都能成功。那么,马云踩三轮车的命运是怎样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