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简单地说摇滚和黑金属适合一个人聆听,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但当你听到下面这些歌,你一定会重新认真思考。也许,你会再度想起当初与某些人相遇时那些激动和真实,想起那个曾经为爱认真付出、不断受伤的自己。适合一个人听的歌,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给自己疗伤,为自己心疼,或者,为过去感伤,为未来感悟……时间,让每首歌都有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1、首先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 这点非常重要,任何项目任何行业都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摸透的,不要把一个行业想得太简单,相关的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对某个领域不熟悉,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你跟风可能就是做别人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3.
盖州市归州乡有一个复员军人叫孔繁茂,当乓时练就一手好枪法,打山鸡野兔,基本上是枪响见物,群众都称他神枪手。 1973年孔繁茂从部队复员后,利用自己的好枪法打起猎来。但是,每当大雪盖地时,往往走了大半天,也遇不上一只野物。别人告诉他,打猎,光有好枪法不行,还必须会码踪。从此,孔繁茂又学起码踪来,几年功夫,他又成了码踪“专家”,他看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问题霍夫曼反驳实践派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他认为:“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核心”,“外部世界的客观独立性是任何人类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有效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复制他必须在外部世界中改变的对象。如果人不能相当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人的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反映,就不可能区别、认识,从而改变事物。”而实践派理论“由于否认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它使理智从属于任性和主观主义,使人的实践成为一种神秘的‘神物’,使科学变得完全不可能。”(《马克思主义和实践派理论》,参阅《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6  相似文献   

5.
被别人批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不愉快的经验。遭受批评时,挫折、沮丧、愤怒等情绪会接踵而至,甚至因此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心。但如果能换个角度思考,将批评转化为激励个人成长的一种正面工具,一方面可从中获益,不失为积极进取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一、坦然面对批评。面对他人批评,不要过于防卫,别人批评你并不表示一定是在攻击你,他可能只是在表达不同的意见而已,丢下你的武器,控制你的脾气,深呼吸放松自己,可以让你心平气和地听听对方在说些什么。如果批评一再重复出现,你需要静下心来检讨一下自己,说不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交流》2006,(4):39-39
管理复杂化和管理过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倾向。那些有不安定感的经理们正在制造复杂,他们担心如果他们简单了,别人会认为他们是头脑简单的人。“不要把管理弄复杂”,上海本原企业咨询研究所所长沈玉龙教授最近大力提倡简单化管理。他说:“简单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执行文化,解决的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行不合一’、‘理念在天上飘,行为在地上爬’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障世界》2007,(3):15-15
1、首先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点非常重要,任何项目任何行业都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摸透的,不要把一个行业想得太简单,相关的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对某个领域不熟悉,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你跟风可能就是做别人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8.
赞美是一种催眠。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到如果别人说你是美的,你就真的是美的,而且越来越美。赞美也是一种激励,当你自己觉得自己不够美时,通过别人的赞美你也会朝着漂亮的标准不断地修整自己。在心理学研究中,互惠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当你运用语言赞美对方,对方也会在适当的时间赞美你;或者你给对方很大的恩惠,他也会给你很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中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即使他有意识引导,别人也常常转移话题。我问朋友:“你想知道原因吗?”朋友说:“想知道。”我告诉他:“当你将好车开到那些老板们中间,人家可能出于好奇问一问性能、价格;当你将好车开到穷人中间,人家只会认为你是在炫耀,穷人是无钱买车的人,他们的生活跟你不在同一种水平线,你喜欢的东西他们未必喜欢,你追求的东西他们未必会去追求。”朋友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0.
尊敬父母     
对学生进行爱父母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他自己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这话很有道理。现在初一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二、三岁。我们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要求他们在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了。父母养育了他们,疼爱他们,是他  相似文献   

11.
忍耐与宽容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好各有不同,但缘分安排我们一桌共食,我们也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好。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有差异的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差异感到快乐。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若是我们都能互相学习,彼此宽容,就能一团和气。无论彼此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与缺点,如果我们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的长处;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含蓄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即可共同提高水平。不必去批评责难,也不必互相排斥,更不用怀疑别人是否出了毛病。能做到此境界者,才是真正的君子。砂糖是甜的,精盐是咸的。它们是味道的两极…  相似文献   

12.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4,(14):52-53
这个世界上伙计永远比老板多,大多数的人必须为别人工作。五零后的被告人言朝先是当伙计的。他说自己是个好男人、好丈夫、好职工,活到这把岁数,从来没犯过错误,这次却捅了大篓子,犯了大案,出了人命。审讯室里、法庭上,只要说起案子,他就不停地哭,哭得不能抑制。怪脾气的老伙计 老言初中文化,爱好体育,擅长乒乓、篮球和铁饼,县里运动会也得过奖。看上去精干利索,面相慈善,说话结巴,他说自己没啥缺点。就是脾气有点怪,但是活干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忧愁和烦恼无动于衷,如果他不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那么这种人的纪律性也好、勤劳也好,都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因而他的上述优点就显得微不足道。”在某种程度上,人际交往中对人漠不关心是一种心理缺憾。视障生由于视觉功能缺陷,入学前大多受父母亲人的溺爱比较多,很少单独与同龄伙伴玩耍,加之家庭成员不鼓励,不要求他与别的伙伴交往,也不要求他关心别人,致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不知他人也有被抚爱和关心的需要。所以,当他们进入…  相似文献   

14.
1.需要是创新之母 柏拉图说:“真正的创造者是需要。”如果你不需要某样东西,你就不会积极地去创造它。当人们意识到某种需求时,就会开始思考并去实现它。 亨利·福特需要为汽车装配一种八缸发动机,于是他向他的设计师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任务。但设计师们回答:“这不可能,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发动机。功率巨大的发动机其实只  相似文献   

15.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记载: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抢着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学生劝他说:"老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鱼,就必然会迁就别人而徇私枉法,宰相就会被罢免。而宰相罢免了,虽然我喜欢吃鱼,别人肯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是一位知识丰富、智慧卓越的学者。他对朋友说:我是一个产婆的儿子,我自己也会“助产术”。他认为正像新生儿需要有人接生一样,人的新思想也要别人帮助才能顺利“分娩”。有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一个名叫美诺的年轻人正和别人大谈“美德”如何如何。他便谦虚地问道:“我很惭愧地承认,我对美德简直是一无所知。请你讲一讲什么是‘美德’好吗?”美诺傲慢地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吗?告诉你吧:一个人不偷窃、不欺骗,这样的品行就是美德。”苏格拉底继续向他请教:“美诺,请你慷慨地告诉我,不偷窃就是美德吗?”美诺不假思索地答道:“…  相似文献   

17.
当“桑美”强台风袭击我省后,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苍南、庆元等灾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温州一位老人捐出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8000元钱给灾区。在捐款现场,他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说得多好。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独自劳动和生存。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么样对你。你帮助我,我也会帮助你。世事无常,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能不遇上挫折,不遇上困境。当遇上挫…  相似文献   

18.
<正>我迷恋那些令我心动的有才能者,我企图用交流获得某种火花和共鸣。可是,对话如今是件很难的事儿,面对面经常是虚伪地互相抬举或不着边际地海阔天空,真正的心里话永远都只埋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说。很多人习惯了用别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我希望有好的评价,但确切地说,我不是特别在乎,如果我真那样,我可能早被评价打死了。我希望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让自己从各种迷乱中抽身而出,生命得以在安静中变得从从容容恬静淡然。  相似文献   

19.
赵辉 《台声》2013,(3):92-94
“如果票选台湾广告界最佳创意总监,包益民,一定在前三名。”有人如此推崇他为华人世界创意教父,亚洲乃至世界级创意设计师,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会炒作嘛,创意也不见得多好啊”,包益民倒也回答得直接:“任何觉得这是缺点的人,都是没有办法靠这个成功的人。讲话直接是我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个性,只他不伤人害人,你管他。”  相似文献   

20.
学会舍弃     
一个人如果什么东西都只想得到,不想失去,就会给自己造成负担。到头来,他得到的不会多,失去的可能不会少。这个道理,恐怕大家都明白。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尤其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很多人却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总想多得一些,少失一点。 古人云:“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行。”所谓“顺时而谋”就是顺应客观条件,灵活巧妙地处理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