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一个存在很多争论的问题。但是,任何观点上的这种争论,如果脱开了争论对象的具体时空条件与环境,不能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就没有了讨论问题的共同基础,因而也就失去了争论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什么民族主义也好,爱国也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个人或政党,包括对政府,都难免会有着与我们今人所希望的很不同的表现。很难认为,爱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并且是越激烈、越彻底就越真诚。以孙中山为例。大概很少有人会否认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当年之所…  相似文献   

2.
在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一贯坚持革命,及时地总结了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包括挫折和教训,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接受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3.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并对之抱有很大热情的人。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为了预防中国资本家垄断的流弊 ,提出了“实行国家社会主义”、“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的政策 ,创造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学说 ,希望将来在中国造成一个共产世界。孙中山在当年提出的许多设想 ,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具有世界声誊和历史威望的伟大人物。孙中山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奋斗终生。他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亲身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两个不同时代,其三民主义学说却反映和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动向,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产生了国际影响。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  相似文献   

6.
读书频道     
《千古大变局》著者:曾纪鑫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即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为载体,兼及林则徐、魏源、徐继□、郭嵩焘等人,叙述国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被迫打开,历经血与火的碰撞,中华文明逐渐走出几千年自成一体的封闭怪圈,与世界融为一体的艰难历程,从而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多侧面乃至全方位的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会党在中国近代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组织严密且往往与政治相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军嘉 《工会博览》2009,(12):36-36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轰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旧式军队面对侵略者一次又一次失败。部分精英开始尝试建设一支新式军队以抵御外侮或镇压内乱。从淮军到国民党军,中国军队开始了它漫长、艰难而又曲折的近代化道路,近代中国军事教育相伴而生。福州船政学堂、保定军校,黄埔军校等一所所近代军校,李鸿章,袁世凯,蒋百里、杨杰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近代中国军事教育不仅时刻指引着中国军事近代化,并且也深深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他发起和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建立共和政府、振兴中华为主旨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对外交问题:如何处理与对当时中国内政具有极大干涉力和影响力的各大国的关系。而其中,由于中国革命与日本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中日间的复杂关系,日本这个国家在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10.
眼下,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去向.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考公务员一族甚至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考碗一族".在历史上,公务员也曾通过考试来选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华民国是如何任用、考核公务员的. 选任基础: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纷繁的革命斗争中一直致力于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权宪法"理论,将政府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然后分别归5个独立部门来行使.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0,(1):1-1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这也导致了他与另一位中国工商巨头、“红顶商人”胡雪岩不断地斗权、斗智、斗法,胡雪岩最终一气而亡。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少年感化院的创设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发源于西方国家的感化院模式,在清末民初被嫁接到中国传统的行刑机体之上。以感化教养为宗旨的少年感化院应运而生,推动了近代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变革。近代感化院作为少年司法保护的最初尝试,不仅是行刑感化主义实足重要的表现形式,而且为现代少年司法制度展现了可供借鉴的范式。就理念和制度层面而言,近代少年感化教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祁建 《法制博览》2010,(1):32-34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中国近代的轮船 、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这也导致了他与另一位中国工商巨头、“红顶商人”胡雪岩不断地斗权、斗智、斗法,胡雪岩最终一气而亡。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24)
正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历经挫折,屡仆屡起,毫不动摇,向着实现"振兴中华"的崇高目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不仅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现代中国政治和民族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因而受到国共两党和全世界华人的尊重和爱戴,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评价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尊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1950年代开始,每逢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24)
正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先生也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且他坚信中国强盛起来以后,"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很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25)
正孙中山先生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世界大格局演变的历史视野来审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从积弱走向富强的历史分水岭,也是整个亚洲从百年衰落走向百年复兴的一个新起点。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世纪。而作为世纪的发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演变成一场千万人头落地的血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一个民族构成相当复杂的帝国,最初的有力革命诉求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类似欧洲民族主义的汉民族建国运动。在世界近代史上,多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孙中山法律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而时代的召唤和需要,更为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孔凡岭*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伊始。“这不论是作为近代日本第一次向国外派兵,或向后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出兵,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①腐败的清政府对此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签订了中日近代关系史上第一个不平...  相似文献   

19.
李多 《法制博览》2015,(8):290-292
清朝末年,随着变法修律运动的展开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法学术语的大规模传入,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辞书应时而生;它们多与邻国日本有关。《新尔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该书收录了大量的法律新词,这些法律新词奠定了近代中国法律新词的基础,而《新名词训纂》则对这些日源法律术语进行了汉语词源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对日本外交思想发展变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他发起和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建立共和政府、振兴中华为主旨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对外交问题:如何处理与对当时中国内政具有极大干涉力和影响力的各大国的关系。而其中,由于中国革命与日本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中日间的复杂关系,日本这个国家在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