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节 《北京观察》2020,(4):33-33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伴生物,是城市的"黄金资源",其循环利用是城市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水平也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北京目前治理建筑垃圾、尤其在建筑垃圾再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90%左右的再利用率相比还相差甚远,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来理解剩余价值的哲学含义,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转化"这三个"转化"来理解剩余价值的经济学含义,从"二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二分矛盾"(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中,将剩余价值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青海省城镇化快速发展,全省各城镇开始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但由于环保行政体制不顺,基础设施不全、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城镇人口集中社区垃圾仍然处于"简单化"收集阶段,没有真正使生活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垃圾"无分类"的集中填埋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5.
从1987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公开发表起,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经历了30年的学术历程,从起始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破",一步一步走向剩余价值哲学的"立"。首先从"劳动力价值等同于生活资料价值"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这两个传统观念取得突破,然后延续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再由两个基本范畴和两对基本矛盾形成了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以及范畴体系。剩余价值哲学有"劳动力价值二重性""剩余价值二重性""分工与分配基本矛盾""剩余价值哲学历史观"等10个创新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关于"垃圾围村"的报道屡见报端:洋浦垃圾横街,定安垃圾村熏臭村民,千吨垃圾堆积儋州码头,乐东小渔村被垃圾包围……农村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以前不用回收。有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个农民家庭没有产生多少垃圾。吃不完的剩菜残羹都喂了家禽家畜,家禽家畜的粪便则作了肥料,人们生活在绿色循环状态中,广阔的农村天地为垃圾自然化解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时代在进步,农村垃圾逐渐和城市同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对于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我国学者通过长达近30年的艰苦探索,初步完成了从"剩余价值学说"到"剩余价值哲学"的继承发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然而对于马克思的另一大发现,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如何在继承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进行"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呢?本文从"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二生矛盾"与"二分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和探讨了"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继承发展"唯物史观"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笔者随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垃圾分类回收技术团赴瑞典、丹麦考察。我们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一家餐馆考察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这家餐馆的地下室里安装着一套叫做隔油器的设备,它在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天,它将餐馆里所产生的餐厨垃圾“吞”进“肚”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将其中所含的油脂与残渣分离,当其积累到一定量时,油脂由专用罐车抽出,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研究的重心与突破要求学界建构剩余价值哲学,因为,剩余价值是理解马克思的"表现性"思维方式的核心,更是理解现代资本所建构的世界之"现实性"的内在要求。为此,应该推进学术界一个极具价值却"被忽视"的观点,对此,建构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剩余价值哲学必须去深入追问现代世界的"剩余"问题,也提示人们不断关注"剩余";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哲学研究要立足于思想史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思想高度给予凸显。  相似文献   

10.
"垃圾围城",是当今城市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道坎。据报道,全国现有2/3的大中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之困,1/4的城市已无处可堆垃圾。为了破解"垃圾围城"之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展开了持续有力的监督。杭州主城区日产垃圾2000余吨,并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态势,2010年主城区垃圾增长率达10.2%;杭州59%的垃圾仍使用填埋方式处置,每6年的垃圾就能填满一个西湖;作为杭州最主要的垃圾填埋场,天子岭的使用寿命仅剩8年,一旦其丧失填埋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按照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展一年以来,社区垃圾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果。截至2021年4月底,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分别达到98%、90%、85%,厨余垃圾分出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其他垃圾减量率分别达到20%、37.5%、25.68%,数据同比均显著提高。生活垃圾治理未来必将嵌入社区日常生活,成为制度化、常规化基层治理的一部分。在良好的治理基础上,如何通过完善治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垃圾治理的可持续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4,(9):51-51
<正>据香港《文汇报》近日报道,印度尼西亚贫富差距严重,不少穷人因没钱看医生而病死,有社会企业于是发起"垃圾医疗保险"计划,通过回收和循环使用垃圾,让穷人获免费保健。24岁的项目创办人阿里宾赛德在2010年开办首间"垃圾换医疗"诊所。加入计划的条件很简单,只需每月收集价值1万印度尼西亚盾(约5.3元人民币)的垃圾,即可享受每月两次免费医疗。阿里宾赛德将收集到的垃圾分类,可转化成肥料的有机废物卖给农民,塑料、金属等卖给拾荒者,为城市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因此获颁"青年可持续企业家奖"。  相似文献   

13.
<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遗产。但是,揭示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否同样能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呢?有人以为不可,并据此认为剩余价值学说过时了。那么,应该如何全面理解并正确地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将其从"社会变革理论"提升为"社会发展理论",这是一个重大同时又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破解"垃圾围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建设两美宁波的重大保障。自2013年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启动以来,我市立足居住小区、中小学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三大阵地",通过强化组织机构、完善法规政策、提高分类质量、完善设施体系、引导社会参与这五大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工人的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充分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的罪恶根源;也只有充分认识资本家购买不变资本特别是购买以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不变资本,才能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长达30年的持续研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这一关键性命题和研究纲领,并逐步建立了剩余价值哲学本体论和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哲学方法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解读,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从"人与物的矛盾"向"人与人的矛盾"发展和转变的必然逻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与"人性矛盾"的本质区别和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35%以上——我国鼓励和试行垃圾分类多年,但似乎总是难逃"烂尾工程""无疾而终"之痛。有人形容,垃圾分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发布,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在宣告西方经济学理论破产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商品过剩的古典危机向货币过剩的当代危机的危机形态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在暂时缓解古典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办法不能根治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剩余价值直接转化为金融资本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序性,导致经济危机形态向当代危机转变并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上一期文章《注重剩余价值学说的"人本学"底蕴》以后,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探讨,其原因不说自明:把剩余价值学说和人本学之间的关系,从一般的发生学意义延伸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即本质上的联系。从本质上考察剩余价值学说与人本学的关系有无必要以及是否可能,这实际上是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对此,  相似文献   

20.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