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日本在垃圾治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垃圾公害问题曾一度非常严峻,日本各地爆发了多起被称为"垃圾战"的反对建设垃圾处理场的民众运动。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运动的推进,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再生利用观念不断提升,日本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模式走向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资源再生的循环型社会。日本的垃圾治理靠的是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环保宣传和教育的持之以恒以及民众对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运动的广泛参与。进入21世纪,各级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市民等作为垃圾治理的主体,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的"多元协作"~①模式,将日本的垃圾治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政府引导、市场激励、民众参与的垃圾治理多元主体的协作模式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建、翻修和拆除建筑产生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2002年开始实施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法》为标志,日本构建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制度。该制度采取准入许可证制度、公共建筑绿色采购和建筑垃圾传票制度等具体措施,使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涉及的各相关主体形成闭环流程。这一制度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显著提高。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推进,未来中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领域,可借鉴日本专项立法、流程管理、动态考核、绿色采购等方面经验。  相似文献   

3.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64-67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不少网络和社会热词带给了我们许多新鲜的体验,这些新词语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生活的新现象和新变化,展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串联起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热点事件。垃圾分类伴随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上海市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也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面对垃圾分类,上海网友创造了很多趣味话题,如"你今天是什么垃圾""猪承担了垃圾分类重任"等等。上海市的垃圾分类为全国推广垃圾分类做出了积极探索和示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使“市民社会”这一主题和设想进入德国学术和政治讨论并发挥作用的讨论分支。不同讨论分支的共同之处在于,“市民社会”在社会和政治对比中、并且部分地在与国家的对立中被理解为“官方的”政治、行政管理和统治体系。在这方面,“市民社会”具有显著的社会一参与和政治一解放特征。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德国“市民社会”和所谓“第三部门”的社会一政治实践。在引用实证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特别确定了三组市民社会活动:其一是健康卫生和社会服务,其二是文化休闲,其三是环境、消费者保护和市民参与。本文的最后批评性地指出,市民社会活动有被国家“工具化”、遭其利用而被转嫁公共事务和开支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夏维勇 《当代亚太》2005,35(12):45-51
在越南战争期间出现的反战运动"越平联"是战后日本市民运动承前启后的重要过渡形态.在总结了日本战后和平运动的经验教训后,"越平联"的活动家们认识到只有建立在市民理论基础之上的反战运动才能满足"和平"目标与实现和平的手段之间的内在统一."越平联"运动对市民个人责任和"市民的不服从"的强调为其参加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挑战既成体制,反思自己的"驯化"传统,并发展出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灿荣 《美国研究》2001,15(1):56-73
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特别是市民社会与国家权力型态的关系的理论.接着,集中分析了美国市民社会与其政治民主的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市民社会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关系,主要揭示了美国市民社会的道德体系对其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所起的支撑作用;二是市民社会与美国政治参与的关系,尤其是社区层面的参与.最后,探讨了美国市民社会的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面临权力收紧与下放、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协调平衡等发展战略问题。城市作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接者和开放战略的主要实施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战略调整的影响。随着东南亚地缘重要性的增强,中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被赋予新的战略内涵和想象。中新合作是由国家主导,苏州、天津、广州、重庆等重要城市参与的合作模式,而广州参与的中新"知识城"合作特色明显。这种中国城市参与的合作模式与城市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凸显的趋势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分权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性分权所带来的特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运用相关贸易指标计算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相似度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和分类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是否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具有挤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商品出口不会挤出日本的商品出口,而会促进日本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中的合作潜能。反驳了"一带一路"发展挤占非"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观点,更为科学地对"挤占论"、"中国威胁论"等认知予以全方位回应,更好地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各国带来的互利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离不开城市居民的理性参与和支持。本文从思想观念、制度建设、操作手法、监督体制等方面对日本名古屋市和神户市政府推进公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为实现城市更好更快发展,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构官民共治(协动)的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新闻》特派员:在苏联生活了一段时间,有感于苏联的信托商店远比西方国家的规模大,而旦更受市民欢迎,但深入了解一下,就发觉商店的价格高得惊人。一般的市民买不起,而一些长途贩运、投机倒把的人则把高档商品转运到内地,赚取双重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理论对公共外交具有启发意义,日本在开展公共外交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动员社会资源和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以获取社会资本。在具体操作上,日本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在对象上区分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外交,构筑国家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日本此举对增强国际信任、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推进国际尤其是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实现其国家利益都起到了潜在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本作为后起的发达国家,其处理与东南亚社会关系的经验对目前中国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共外交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查道炯 《当代亚太》2004,(11):15-19
冷战后日本在追求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过程中 ,采取了与冷战前追求日中友好所不同的政策。虽然尚无证据认为日本在追求与中国建立一个不友好甚至是对抗的关系 ,但中国在对日政策的问题上仍应争取主动即修正 1 972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友好”、“合作”等传统上的习惯标准 ,而应以中国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处理中日两国关系。在这一视角下 ,日本的对华政策是否能回到冷战前的友好姿态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城市竞争力成为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核心目标的现实必要性 ,并探讨了处理好“十大关系”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后提到政府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方面的职能 ,以及市民素质提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海洋战略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发展阶段。出于对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的多方面考量,日本政府近年在海洋国家战略框架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谋求北极权益。日本对北极事务介入力度的加强,也将引起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较大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指出日本的海洋战略主要受其国家身份认知(发展成为海洋国家或是大陆国家)、东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及海洋霸主国——美国的影响,并得出未来日本的海洋战略将呈现出对外扩张的趋势,进而探究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受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日本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得出日本未来将制约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缓和对俄关系、并增强其军事力量,最后从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4个国家为出发点分析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中日构建循环型社会指标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实施物质循环型社会(SMC)基本计划在实现从循环型经济到循环型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计划致力于构建物质循环型社会、低碳社会,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增长期,伴随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空气质量恶化、垃圾围城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日本构建SMC基本计划中的物质流量指标与努力指数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半岛从日本殖民地统治之下解放出来,为打下现代国家基础,在亚洲做为主权国家走过的50年历程,充满了痛苦和磨练。这是产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旅程,是一段不愿民族分裂渴望统一的历史。韩国近代国家的成立与其他先进国家政治历史不同,它不是由市民革命进行改革所...  相似文献   

17.
今年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第61个年头了,“作为当年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发动者之一,日本是有责任深刻地反省历史并向曾经饱受侵略之苦的国家和人民道歉的。”然而,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频频修改和平宪法……这一系列不和谐音使曾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苦的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不禁要思索,“日本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度”要了解日本,不仅要摸清其历史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从中探究日本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提炼出影响日本民族精神的关键因素——武士道。研究武士道产生、发  相似文献   

18.
根据预测到2000年地球上一半人口将分居在城市中间,这也意味着日常生活中遗弃的废物将有巨大的增长。生活中垃圾的处置是件相当麻烦的事:要埋藏,要焚毁,要运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去。古时候的罗马帝国曾因此而疲于奔命,致使著名的议会场一度被垃圾所堵塞。现今全世界数百万城市中每天形成的垃圾量更是惊人,每天城市居民所抛弃的废旧物品要以公吨计算。这些废物最终将出现在城市垃圾场。垃圾场往往占地数百公顷,这不仅浪费了土地,而且成了损害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自由贸易区战略选择——中日韩FTA还是TP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月菊 《当代亚太》2013,(1):80-100,159
文章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影响日本启动FTA进程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参与中日韩FTA和TPP谈判的可能性作出判断。从传统收益上看,日本希望通过中日韩FTA的达成,从中国和韩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中获取经济利益;但从非传统收益上看,对主导权、国家安全和利益集团等方面的考量,使日本不得不重视TPP。鉴于目前中日韩岛屿争端有长期化的趋势,从政治角度看,中日韩FTA实现的难度较大。如果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日本可能优先选择TPP。  相似文献   

20.
中、韩、日三国都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自古以来,三国人民就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日本法西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现在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出现了新的动向,引起了亚洲及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由于中韩两国在对日关系上存在诸多共同点,所以在中韩日三角关系中加强中韩使用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从历史观问题、日本军事大国倾向和领土争端三个方面来分析中韩在对日关系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