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8,(22)
正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立足江苏制造业的深厚基础,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省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的重大任务。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等领域掌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江苏"智慧长江",旨在充分推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加快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深度融合,高站位谋划好资源和要素分配,打造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长江江苏段利益共同体,以局部率先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此建议:一是做好统筹布局。区分城市群区域、农业生产区以及生态保育区域,构建差别化的系统监测以及智慧感知体系。建立综合智慧管控和决策辅助体系,注意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  相似文献   

3.
叶荣生 《群众》2023,(22):24-25
<正>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在城市能级、人才技术、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和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产业载体、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处于第三次浪潮的初始阶段,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受到大数据、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医疗、自动驾驶、金融科技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开始同社会公益相结合,未来各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更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苏胜利 《群众》2023,(5):39-40
未来的社区,是什么样子?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智能化无疑会成为未来社区形态的重要标志。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社区,势必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重塑社区治理格局。无锡,这座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既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加速蝶变,又在数字生活、数字治理等方面广泛赋能,不断拓展智慧应用新场景。尤其是一批正在发育成熟的智慧社区,让数字化生活渐行渐近、触手可及,初步展现美好生活的别样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智慧交通是交通领域中最具创新性和现代化属性的发展方向,是当前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利器,新时代下推进江苏智慧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交通建设的成效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综合交通网络、公交出行、货运与物流、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等建设指标。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江苏省推进"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已处于智能机器的时代。人工智能依托计算机的高效、快速、准确运算而迅速发展,跃居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标志。人工智能发展之快、应用之广、影响之大引起高度关注,也日益成为公安改革发展的引擎。本文在科技引领下,阐述人工智能涵义,探讨其在公安领域应用的紧迫性,分析应用现状及薄弱环节,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宁 《群众》2020,(12):17-18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最近发布的全国首个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江苏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86.3,仅次于北京、上海。经过多年布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拉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中,坐落在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的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正在为国家网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地基。其与5G、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一批未来科技产业和项目集聚在一起,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智能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优势、虚拟兼容性与信息传播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红色精神的传承更应抓住智能技术这一机遇,着力构建红色精神新媒体智能矩阵,推进红色遗产智慧建设,形成多领域、宽层次的红色精神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司法应用的深度融合成为必然。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15年提出了“智慧法院”的建设目标,希望推动人工智能更好的为司法实践服务,提高司法服务水平。研究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思考,分析应用现状,研究推进策略,进行二者深度融合应用探究,以期更好的为司法人员提供智能辅助,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推动司法进程,保证司法裁判公平、公正、透明,为顺利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2018年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在当前人工智能迈向2.0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破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困局、为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2.
陈潭  刘璇 《电子政务》2023,(4):36-44
作为全新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将会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进入新的赛道,而这种技术的跨越必然带来越来越多的Chat GPT化应用场景。在政府治理领域,智能政务Chat GPT化会在强化科学行政、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由于以Chat 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等功能,因而在智能决策、智能管理、智能服务和智能监管等政务服务场景中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尽管我们对Chat 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政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充满着期待,但仍然需要注意就业排斥、知识产权、算法歧视、技术依赖和责任界定等系列问题的产生。基于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推动智能政务的升级和改进,以创造更加健康、稳健和可持续的智能政务生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8)
<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由人工制造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具有类人智能的机器或系统,通过它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起伏,2010年后人类迎来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一、人工智能发展迎来拐点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8,(17):5-5
8月28日下午,省委、省政府邀请48位来自省内外两院院士举行座谈会,听取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院士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江苏科技创新各抒己见、坦诚建言,就建设科技强省、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基础研究与新产业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在这里诞生,下潜最深的"蛟龙号"从这里起航,纳米制造、生物医药、物联网、太阳能光伏、工程机械、智能电网、光纤光棒、海工装备等一批核心技术占据国际前沿……在江苏这方热土上,科技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创新的火花正在竞相迸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动力。在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取得的巨大成就,江苏人民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我省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监控、智能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专项行动计划。一、行动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8年,实施重大示范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力争建成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产品新功能、新内涵,实现制造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江苏将大有可为。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这三个国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领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位次相对靠前。  相似文献   

18.
<正>自公安部提出"智慧警务"理念以来,苏州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勇于探索,率先实践,大力推进以"六星科技·纵横警务"为品牌的苏州版智慧警务方案。苏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如何顺应智慧警务发展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实战应用技能、具有将公安领域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等融合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当前苏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丁宋涛 《群众》2020,(4):44-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明确,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江苏作为科技文化大省,更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领教和学关系的深刻变革,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IT技术打造“智慧教育”,实现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的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是办出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陈清华 《群众》2023,(8):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必须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机遇,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