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群众》2019,(20)
<正>上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夜间经济"的概念,指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6点之间,在城市中以文化旅游、餐饮休闲、购物健身等为主的消费活动总称。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随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城市夜间灯光的变化作为衡量国家、城市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据统计,在北上广深等前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早已占到了全天消费的50%以上,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不少城市也已经注意到了夜间消费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所在,2018年12月21日,北京商业高峰论坛如期举行,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透露,研究出台全市繁荣夜间经济消费政策成为2019年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3.
贠菲菲 《群众》2020,(16):15-1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南京递交了研精致思的“答卷”,特别是在经济逆势上扬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四新”行动,把延伸消费时段作为培育新消费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了夜间经济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综合作用。南京夜间经济发展在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城市消费、推动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志纯 《群众》2020,(16):4-6
夜间经济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人笔下就有“千灯夜市喧”“夜市三更尽、五更又复开”等生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夜间经济在我国从早期的灯光夜市、夜间排档、夜间休闲商业街区等形态,逐步演变为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消费经济,越来越成为城市繁荣发展的标志。进入新时代,夜间文旅消费正扮演着夜间经济的重要角色,承载着人们深度感知文化和多维体验生活的追求向往。逛夜市享美食风情,坐游船赏城市夜景,进剧院看夜场演出,泡书店品夜读书香,到博物馆感历史气息……越来越多的居民和游客愿意走进夜间休闲“打卡胜地”和精神文化“深夜食堂”,乐享“月光下”的多彩生活。这不仅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拓宽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作为现阶段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拉动消费的一把“金钥匙”。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消费优势方面都具备繁荣夜间经济的潜力和条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根据沈阳夜间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打造“璀璨沈阳”,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观夜景、看演出、品美食、享购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夜间消费快速增长,夜间经济日渐繁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和创业"风口"。为此,《中国政协》杂志记者采访了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史可。史可说,我对夜间经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研,今年两会上也提交了《完善市场环境,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的提案。夜间经济是由政府主导,通过精心策划将城市夜晚点亮,体现城市文化的同时促进消费,从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主要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1,(11)
正扩大消费、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夜间经济是促进大众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夜间经济的消费方式、消费业态、消费结构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必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全球千亿级顶级商圈是推动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挥首都城市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商圈是城市消费状况的缩影,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夜资源是自然给予人的馈赠,它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也是人类精神栖息的家园。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夜间经济由于其蕴含的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地域文脉、文化内涵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内核,在此基础上,创新需求、创新服务、创新治理,科学规划发展夜间经济,让城市的夜晚丰富起来,让城市更加浪漫、魔幻、创新。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6)
正首店经济作为观察消费市场的一个风向标,正成为各地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商业魅力、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抓手。首店,其实质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它并不是一线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专利,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为首店经济多点开花、梯次跟进提供可能。2020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商贸频繁,不仅集聚了国内国际优质的消费资源,且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强。如今,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9,(33)
正热潮之下,更需要理性的路径选择。由于气候因素、消费理念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南北方夜经济发展基础有别,北方发展夜经济更需注重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夜经济"不仅是城市名片,很大程度上还是第三产业是否旺盛的体现,而第三产业愈兴旺,城市综合实力也愈强。NASA夜间灯光图显示,夜间灯光更亮的城市,GDP往往更高。  相似文献   

12.
公租房配套商业是以公租房小区的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目标的社区商业。加快发展公租房配套商业,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区商业网络体系;有利于形成社区商业集聚区,促进居民日常消费便利化,降低购物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实现公租房小区居民享有便捷周到的商业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区;有利于推进住宅改革创新,探索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为城市扩容新建居住区配套商业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经验,推进城镇化建设。市政府就加快公租房配套商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开拓创新,树立现代社区商业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形成管理科学、连锁发展、经营规范的商业发展模式;加快建成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的社区便民商圈,切实为居民提供便捷、整洁、安全、舒心的购物环境。发展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把成片建设的公租房区域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化、发展连锁化、经营规范化、消费便利化的公租房社区便民商圈,实现居民日常生活"一站式"综合消费。  相似文献   

13.
在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三大功能。实践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发达、服务能级高、消费地标明显、国际消费者众多、文化软实力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强、消费营商环境优越等特征。对我国五个试点城市而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三点,是未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20,(6):12-12
上海市商务委把加快发展“五个经济”作为减轻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制定出台更大力度的促消费政策。一是做强“夜间经济”。丰富业态,促进夜购、夜娱、夜健、夜读、夜展、夜游等消费场景集聚。完善配套,更大力度推动实施夜间交通、市容环境、安全等保障措施,探索试点24小时营业区政策。提升能级,塑造大型夜间消费活动IP。打造地标,推出一批品牌化、标志性商旅文体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拓展夜经济集聚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吴海瑾 《群众》2020,(16):11-12
夜间经济是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重要载体。其繁荣程度,已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当前各地纷纷出台发展夜间经济的措施,但夜间经济并不是“夜市”的简单翻版,而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夜间经济的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提升夜间经济对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量效应”,而不是“转移效应”;二是要以推进质量提升为主线。科技与文化应成为提升夜间经济质量的内核。  相似文献   

16.
正渝府办发[2020]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推动流通创新发展,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 4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蒋献忠 《群众》2023,(6):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苏州商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姑苏区着力加快消费升级、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发出最强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18.
张家炯 《群众》2022,(10):39-4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连云港市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让市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目标,以提高有效供给、培育消费需求、营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21,(15)
正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提出,要积极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对接流通和消费,提高经济循环的效率和质量。布局合理、高效畅通的商业网点体系,是促进商业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完善流通体系的基础,对于扩大消费、服务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要不断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支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  相似文献   

20.
《江苏政协》2022,(10):34-35
<正>拓展消费新场景,打造消费新空间,对于稳住经济基本盘,加速恢复城市烟火气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消费促进政策加快落实到位,消费市场回升向好态势明显,要抓住消费风口,努力打造落地更多高品质消费新场景,提振消费信心,着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