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孙旭友 《前沿》2022,(6):94-101
优化物业企业养老服务供给是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方式。“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得到了国家政策举措的推动与物业企业的积极响应,但是基层社会反应消极。社区居民认同度不高、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社区社会力量难以调动等社会困境与服务难题,制约着“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效能。“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社会困境与运转难题,深受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社区衔接中属性定位差异、服务对象偏差、服务主体失衡三种内在张力的影响。“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内在张力消解与实践创新需要动员基层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物业企业融入社区生活空间是基础,完善多元主体合作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保证,构建以居民为中心的社区养老共同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的参与式治理主要是指社区发展主体能够有效地介入到社区建设的有关决策、管理和整个政策过程中,使多元利益相关群体的声音均能够有表达途径,特别是弱势群体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决议案认为,社区参与包含三个条件:需要在民众民主自愿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社会发展过程;必须平等地分享参与所带来的利益;必须参与决策制定程序,包括目标设定、政策方案的形成、执行与评估。参与不  相似文献   

3.
社区自治是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整合社会力量,激活社区自治力量是社区治理的关键问题。运用制度主义分析范式,结合案例分析方法梳理我国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分析其潜在的逻辑。研究发现:深圳L区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依法治理,明晰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营造社区自治制度环境;结构整合,重塑社区居委会职能、整合社区自治力量;赋权增能,丰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提高居民参与议事能力。研究认为:以"制度-结构-能力"(System-Structure-Capacity)为三维治理框架,通过宏观层面的法治制度设计、中观层面的治理结构整合,以及微观层面的参与者能力建设,保障社区自治的长期存续。这种路径的潜在逻辑在于进行社区自治需要处理好权威治理和有效治理的关系,以及作为治理责任主体的"条块"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家主导的社会治理"逻辑下重塑政社关系,整合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4.
青年社会组织有活力、敢创新,是推进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上海青年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融入协同治理思维,面对着"活动领域入基层、参与内容合需求、社会责任能支撑、共青组织善引领、网络媒体搭平台"的发展形势,但也面临着主体待发育、基层欠信任、关系待理顺、政策欠优化、平台不完善等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是保证青年社会组织社区参与的关键,要做到发育主体、形塑信任、凝聚共识、调整结构、完善政策、搭好平台,构建起平等协作的参与新模式,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如何精准、高效地为社区提供管理与服务是新时代应对社区治理新形势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动社区精准治理,需在明晰新时代社区精准治理的要义,遵循满足居民需求是社区精准治理行动的第一目标、党建引领社区自治与共治是社区精准治理行动的指南、协商民主是解决社区精准治理行动冲突的有效方式、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是社区精准治理行动规范有序的重要依托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构建社区共同体,形成‘互信互惠、融合开放、共建共享’的精准治理格局;制定权力清单与事务清单,厘定各社区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建立有效的回应和服务机制,精准对接社区治理需求;加强社区治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精准度;完善对社区治理主体的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提升社区精准治理绩效"等路径有效推动社区精准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多元主体已广泛参与到养老服务领域中,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但实践中经常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政策效率,必须推进体制、机制以及手段、内容方面的创新。文章从社会治理创新的角度,从制度层面、工具层面、政策层面构建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一个分析框架,且分别从构建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信息化网络技术工具的采用、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内容创新三个方面,就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魏开琼  李婷 《理论月刊》2023,(5):127-134
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基层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是探讨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农村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的构成与运行情况,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满足现实需求、解决妇女参与困境的服务方案,能够有效激发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潜能。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以村两委、村民小组、社会工作组织、村民代表、妇女等多元治理主体参加的农村社区治理平台,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有序运转,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为推动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事业、加快社会组织和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问题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阐述社会组织和社区教育相关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存在的政策经费保障不足、参与力度资源不足、教育内容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吸纳更多资源力量参与社区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等对策,为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是公安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智慧社区警务的重要举措之一。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政府层面、配套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执行困境。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配套条件,强化相关配套支持;采取多元方式,引导社会多元主体有效行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早在2010年就作为全国及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此后通过推动建立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合作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启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程,有效整合了社区建设的多方力量,初步构建起"以街道工委为领导核心、街道办事处为责任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共治载体、社区各利益方为参与主体"的社区协商共治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东城特色的社区治理实践经验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议题。与传统贫困治理模式不同,精准扶贫具有更强的实践导向性和制度针对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根本之策。然而,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治理中也存在诸多困境,有必要对精准扶贫政策加以改进:改革精准识别的制度掣肘,把握精准施策的技术靶向,锻造精准扶贫核心力量,完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协同和民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农村贫困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时存在诸多困境,已有研究多从政府主导角度进行分析,这并不能真正解读相关困境。本研究以B市C区为个案,运用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并提出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服务供给中存在的服务目标、服务过程和服务能力等困境已经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实践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些困境的产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中权力、规则和信息等资源的扩散机制综合影响的结果,涉及到政府、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三类代表主体。因此,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应当通过制度场域中各代表主体协商共治加以优化。通过解决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中存在的系统性困境,可以有效激发社会组织的理想功能,显著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进而对探索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在发挥民政工作兜底保障作用基础上,以实干和实绩增进民生福祉,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提供精准有力的兜底保障、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三方面着力保民生、兜底线、扩供给、促均等,为推进共同富裕担起民政使命。一、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一是党建引领、夯实发展基础。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全部实现应建尽建;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联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建立工青妇组织的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引导社会组织深入参与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实现基层组织增活力、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治理上水平。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定群体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4.
张氦铟  潘尔春 《人民论坛》2013,(12):164-166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相关的社会管理责任,在很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我国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社会组织承担社会管理责任的必要性,并剖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困境,最后提出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责任实现机制,供社会各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对于社会组织在现阶段社会治理中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相关制度体系保障作用不够明显、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当前实际出发,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区环境,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程度,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需求广等特点,辽宁省沈阳市着力构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兜底保障、精准供给、多元参与、服务保障"五大机制",有力推动了沈阳市养老事业标准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一是着力构建顶层设计机制,促进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组织领导层面,成立34个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立法保障层面,2019年10月1日,《沈阳市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力量四个主体参与。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成都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在社区动员、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塑造社区认同感,激发居民主体性生成;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渠道;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西公共政策主体的比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乃至调整。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维护与增进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由于在管理中地位的不同,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也各异。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主体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所以从公共政策运行的各个阶段,来关注公共政策主体的发展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区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党组织、政府组织和居民个体等主体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建设基层政区与社区的良好互动机制。当前,社区与基层政区的互动主要面临着社区的自治功能发育不足,社区事务的线性参与等困境。实现社区作为利益的代言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完善考核方法,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快速运转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基层政区作为社会组织的培育者角色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语境下社区与基层政区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许多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更是多元共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认清社区居民参与协商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动力,考察社区居民参与协商的价值,进而从建构回应性基层协商决策机制、培育积极的公民资格、扶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方面来保障居民参与协商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路径,创新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的决策方式,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