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2月15日至1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出席了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和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这次会晤,是东亚国家领导人世纪之交的一次峰会,也是东亚国家及中国——东盟历史上首次最高层次的会晤。首脑  相似文献   

2.
陈宗海 《人民论坛》2020,(8):130-131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印的发展壮大对彼此都是重要机遇。2019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金奈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然而印度对中国存在较大信任赤字。印度对中国信任赤字的客观成因主要有大国实力差距、经济贸易问题、边界领土争议、海洋权益担忧等。要对此进行认真分析,为更好地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1、我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于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柒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作为金旳国家领导人会晤第二轮首场,为体现金砖国家政府采取的包容性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及为应对人类实现  相似文献   

4.
问:你对此次胡锦涛副主席出席的东盟9 3和9 1会晤有何评论? 答:在12月16日越南河内举行的第二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期间,各国领导人重点就加强地区合作,克服金融危机,恢复经济交换了意见。胡锦涛副主席就当前形势和东亚前景阐述了中方的基本看法,强调亚洲金融危机危害严重,但东亚基础条件依然良好,前景依然光明。指出东亚合作必须符合东亚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  相似文献   

5.
<正>继2013年美国加州"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瀛台夜话"后,2015年中美两国元首再一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二次美国之行,也是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有助于增进互信,扩大共识,也释放出许多积极的信号,为新时期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习奥会"在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举行,也受到两岸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17日,虎年春节刚过,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召开在即,当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我国领导人李鹏仍在百忙之中飞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理进行第三次定期会晤,并为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下半年在莫斯科的首次非正式会晤作了充分准备。两国领导人在会谈和联合公报中满意地指出,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充实和巩固,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这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信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7.
鲍锋 《今日海南》2014,(12):20-20
<正>11月,秋高气爽,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成功召开。这是中国继日本和印尼之后,第三个两次举办APEC会议的国家。13年前,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短短的13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不断进步。2001年,中国GDP总量1159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2013年,中国GDP总量9038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一个大国的崛起,最终必须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依靠经济  相似文献   

8.
两岸要闻     
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 9月1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新西兰同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关于中美关系,江主席指出,中美应该本着相  相似文献   

9.
潘飞 《两岸关系》2008,(12):16-17
10月29日,马英九当局宣布由连战以“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出席第16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自1993年APEC举办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来,台湾当局与会代表层级最高的一次。胡锦涛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名义在此次会议期间与连战再度会晤,此举被视为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成果,也显示了未来两岸关系朝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积极态势。  相似文献   

10.
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新西兰总督官邸同前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正式会晤,双方就共同关心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及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6月份最能吸引国际观察家眼球的事件莫过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而作为四国中发展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两块金砖",中印之间未来如何合作倍加为人关注。有人认为,同为亚洲崛起的地区性大国,中印未来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形成"Chindia"(中印大同);另一方面,中印也因其历史上的微妙关系常被视为"龙象之争",两国关系发展中也常有一些不和谐声音,如印度国内时有"中国威胁论"传出。该怎样看待印度国内的复杂声音?中印关系未来该在怎样的竞争与合作中向前发展?我们本期组织两篇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问:台湾当局称李登辉愿与江泽民主席在国际场合举行非正式会晤。你对此有何评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否是合适的场合?答:两岸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我们一贯主张两岸高层领导人尽早接触,为逐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两岸领导人的接触和谈判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完全可以通过两岸之间业已存在的途径提出和安  相似文献   

13.
新闻扫描     
<正> 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表《圣地亚哥宣言》后落下帷幕。在两天的会议上,与会领导人围绕今年会议主题“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主要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人类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与会领导人在《宣言》中重申,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发展;加强人类安全,保证经济增长;促进良政,建立知识社会,以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发展,缩小经济差距,为我们的人民创造福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开展亚太区域合作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着重阐述了中方的观点。在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分别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韩国总统卢武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秘鲁总统托莱多。  相似文献   

14.
半月时政     
正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图为晚宴开始前,习近平和彭丽媛与各经济体领导人及配偶集体合影。决策者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毫无疑问,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从调整中来。——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1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致开幕辞时说。  相似文献   

15.
环球     
《创造》2012,(9):6-7
环球/焦点APEC宣言预警世界经济下行风险9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闭幕。当日发表的《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中预警,世界经济仍面临下行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还不稳定,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高赤字和高债务水  相似文献   

16.
<正> 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月20日下午在曼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其他成员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领导人重点讨论了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加强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反恐合作等问题。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世贸组织坎昆会议贸易谈判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3):52-53
4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聚首巴西利亚,继2009年6月叶卡捷琳堡峰会后,举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四国领导人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相似文献   

18.
荀央 《乡音》2013,(7):50-50
自2002年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访增多,推动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也让印度国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中国热"。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使用汉语沟通和培养汉语人才已成为印度一些部门当务之急。学习中文,对很多印度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关系到个人前途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9,(5):50-50
第13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8月7日-8日在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22)
<正>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之间的握手,通过世界各大媒体的平台传至全球各个角落,这一直接影响两岸、间接影响全世界的"历史一握",让人深感振奋。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成功举行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突破,两人为民族大义和国家未来的握手,开启了两岸和平时代。此次会晤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意义非凡,是自1945年以来的重大进展,是继2005年连战"破冰之旅"、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开启"大三通"的第三次重大突破,两岸领导人此番放下了细枝末节的困扰,为民族大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