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东南亚》2003,(4):37-41
私营化是一些国家重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1983年,马来西亚提出了国营企业私营化政策,成为私营化的先驱国之一。回顾2 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对私营化政策的推行,对我们了解马来西亚的私营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一、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的背景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1969年5月两族群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面对这种情况,7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1970—1990年)。该政策以马来人优先政策为核心,其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民族及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阐明那些推动某些欧洲国家实行成功的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一些共同因素.与一些选择性的案例研究(爱尔兰、丹麦、荷兰和英国)相结合的经验分析揭示了成功的改革需要国内劳动力市场、财政和产品市场的配套改革,包括救济金改革、降低劳动税、减少政府支出、放松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管制等一揽子改革计划,以增加劳动力供应并使之更有效地转换为就业率的增长.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承认某些既得利益而使改革战略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一、国营企业的私营化问题 80年代中期以前,马来西亚的国营企业在能源、交通、通讯、供水和医疗等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由于国营企业的集权程度较高,经营难度较大,亏损情况比较严重,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人民也享受不到质量较高的服务。为此,政府从1983年开始推行私营化计划。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政府提出了"2020年宏愿",要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成为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在许多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的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由政府控制转向监督和调控;公立大学企业化和高等教育私有化。本文对这3方面的改革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发展失调--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整体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对拉美改革成效的评估,应着眼于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三个层面.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行得可谓轰轰烈烈,经济体制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拉美国家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失误.(一)改革措施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二)未能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生产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三)资本集中的趋势在强化.(四)靠外资来促进进口和推动经济增长.(五)汇率与利率政策失当.(六)财政改革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如果把拉美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都归咎于拉美各国政府的决策不当,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产生的消极影响可归纳为限制了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误导拉美,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误导拉美.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私有化:智利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智利,参加社会保障的雇员必须将月工资的10%存入储蓄账户,由高度规范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管理。每家养老金管理公司只管理一支基金,并提供遗属和伤残保险。除了10%的缴费外,雇员还要向养老金管理公司缴纳管理佣金,其中一部分用于伤残和遗属保险费用,剩余部分用于弥补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成本,并为其提供利润来源。在达到领取养老金资格时,雇员可以选择分期领取或者转化为终身年金。同时,智利社会保障系统还有一个由政府提供的最低养老保障金,其数额也是很可观的。与在保险公司购买的年金不同,这种最低养老金不是指数化的,而是由政府适时调整的。智利社会保障改革因制度能有效抵御政治风险和对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行的积极影响而备受褒扬;但同时也在保险供给和管理成本上饱受指责。私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成本之高,甚至超过了它所取代的"无效率"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这或许是智利改革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据瓦尔德斯-普列托(Valdes-Prieto)估算,1991年每个有效成员平均每年支付的管理费用是89.10美元,相当于应税总收入的2.94%,接近于强制储蓄率的3/10。虽然人均成本与其他国家私人管理的养老金制度(如美国的待遇确定型私人养老金)相比差距不大,但比起运行良好的政府统一管理的制度,管理成本上的劣势却较为明显。显然,基于私人市场的管理效率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不在于智利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越南政府“经济改革”(doi moi)计划的一个主要部分,越南正在据此而朝着自由市场经济转化并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然而,党的政策却规定国有企业继续起着重要的经济作用。“股份化”(Equitization,即“实行股份制”)主要是限于较小或亏损的企业,而国有企业则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商品化”。许多评论家,特别是私营化的支持者指出,1987年以来经济结构改革政策的实施很迟缓而且显然不连贯,并认为“改革失败”和“政府软弱无能”。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政府正在成功地进行着一种复杂的国内政治过程:国有企业为了维护它们的商业特权而抵制…  相似文献   

8.
一、出台背景及其特征 自2001年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美国采取了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政策。该政策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迫使其他国家通过竞争的方式进入美国广阔市场,使得更多的国家为美国的公司和农场主提供更为优惠的市场政策;第二,要求贸易伙伴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鼓励其他国家采取美国式的商业法律和规则,或者至少是美国商业所能适应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高度"碎片化"的政治格局、政治体制效率低下、政治腐败严重以及人民对政治体制的不信任是厄瓜多尔产生"21世纪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而拉美左翼在拉美许多国家执政,一些领导人推出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策、寻求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则是其产生的外部动因.在理论上,"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与传统社会主义不同的特点,它不是某种模式,而是由许多原则构成,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上,科雷亚政府通过新宪法,扩大总统职权,打破传统上高地与海岸对立的局面,重新划分省区,经济上回归国家干预主义,进行议会改革,限制议会权力,把推进地区一体化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等,力图实现国家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的发展不是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而是靠国家政府作用的发挥.非洲国家应将自身的发展与全球市场经济融为一体.非洲国家在自然资源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它的发挥有待于国家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正确的政策选择.当今世界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商品循环周期,为非洲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非洲应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造性优势,进而转化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转化的关键在于政府,需要创造有利于市场经济运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韩国公有企业民营化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进行了 5次公有企业民营化运动 ,根据公有企业的性质和经营内容的不同 ,其民营化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韩国的公有企业民营化既有成功的一面 ,也存在缺陷。今后 ,韩国政府在公有企业民营化中将会加强政策推进目标的设立、推进过程的管理和事后监管 ,利用法律的约束力和独立性的制度推进民营化。  相似文献   

12.
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土地私有化一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之一,人们对土地私有化的看法不一。普京总统执政后,俄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远东联邦区的土地私有化速度比其他地区慢一些,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苏联的解体 ,独立后的俄罗斯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在将近十年的私有化改革过程中 ,俄罗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就改革者最初设想的结果而言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为了改变经济停滞不前的现状,推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然而,事与愿违,一方面,私有化导致出现的并不是改革者所设想的"外部人控股"而是"内部人控股"的企业治理结构;另一方面,私有化后,国有资产被少数金融寡头控制,导致普通民众产生了对私有化乃至整个经济转轨过程的抵触情绪,降低了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各种利益集团都希望利用"私有化"提供的机会为自己多争得一份"苏联的遗产","私有化"一词在俄罗斯与"掠夺"和"盗窃"几乎成了同意词。因此,俄选择私有化进行经济转轨的现实与改革者的理想并不一致,它是一个由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和妥协决定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赵放 《东北亚论坛》2008,17(1):97-101
从邮政公社到邮政民营化,日本邮政事业体制正经历着实质性变化,由于这一进程涉及到国家财政、相关利益集团、民间金融、资金循环结构等诸多重大事项,因而引起了多方关注,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同时表明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们也会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 ,其特点是围绕私有化展开 ,各具特色 ,又不拘一格且不乏共性和同步性。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改革后 ,曾取得了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财政负担的积极效果 ,但也造成了大量失业、两极分化和金融动荡等负面影响 ,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ontroversial cases such as the aborted coup in Equatorial Guinea and the employment of private contractors in the Abu Ghraib prison have brought the proliferation of private ‘mercenaries’ to worldwide attention. However, the privatization of military security is more diverse and complex than generally suggested. Specifically, one need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use of private mercena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military services in Europe. Focussing on the latter,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privatization of military servic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a shift 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 As a consequence, the emergence of a private military industry in Europe is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forms of governance failure; European governments have also developed new modes of governance to control the industry. Using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ermany as exampl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modes in particula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一直未摆脱经济困境,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回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改革本国高等教育理念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19.
影子经济的产生有历史原因和改革原因。历史原因就是公民与国家对立、国家对产权保护能力削弱、苏联时期国家对经济的过分干预、存在垄断。改革原因主要有对部分产品制定合同价、一次性放开价格、私有化及税赋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