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防止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和高招,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同样,腐败问题在我国也非常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因而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查处腐败案件,而且要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法律机制,并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采取预防性法律对策,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一、腐败的成因及表现产生腐败的原…  相似文献   

2.
苏松南 《学习论坛》2001,(12):25-27
治理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改革是途径.针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条件,可以设置"四道防线"来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即加强思想教育使之不想腐败;建立合理的物质保障机制使之不必腐败;加大惩治力度使之不敢腐败;严格监督、深化体制改革使之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3.
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反腐倡廉工作中 ,党内监督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坚持标本兼治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如果我们对腐败现象进行认真的剖析 ,就会发现往往正是由于失去了监督而导致了腐败产生 ,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这一点从腐败分子的“忏悔”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原沈阳市委书记慕绥新在自己的“忏悔”中说 :我本人经常以“特殊党员”自居 ,脱离组织生活和组织监督 ,即使有也只是走形式。这是我离经叛道、蜕化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腐败表现的权力性,腐败活动的聚集性,腐败行为的复杂性,腐败主体的扩散性.分析了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根源: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残余影响的结果;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并存是其滋生的经济根源,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力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软弱.是其直接的主观因素.通过对腐败现象特点的根源的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不仅要对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采取有力惩治措施,而且要深入研究滋生腐败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领导反腐败斗争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他根据反腐倡廉工作实际,提出要把治理腐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必须着重抓好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来推进体制创新工作,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从而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大力推进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使党内生活向制度化、规范化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在反对腐败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即要坚决同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斗争,又要努力做好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的工作,把查办案件和纠正不正  相似文献   

8.
在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上下功夫———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陈发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我们惩治腐败越坚决有力,就越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越能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的完善,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要构筑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最近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大案要案…  相似文献   

10.
卢先福 《探索》2011,(4):31-33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但由于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加上体制、机制、制度完善要有一个过程,现阶段反腐败呈现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现阶段,要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深化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三个途径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风与廉政》2000,(5):4-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反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并实行了一系列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 ,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最近 ,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部分区 (市 )推广咸阳市秦都区深化改革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经验 ,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焕政。记者 :请您谈谈通过深化改革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对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李焕政 :通过深化改革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治本之策。这几年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5,(5):51-6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预防腐败的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新形势下,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要要求,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贯彻落实好《实施纲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就必须在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上不断总结创新,努力构建领导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三不”长效机制。一、着眼防范,立足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使干部“不想腐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四信”“三观”教育,提高党员…  相似文献   

15.
罗建成 《先锋队》2011,(12):52-52
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总体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闺有企业进一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积极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基础。要进一步搞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制约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深入贯彻党对反腐侣廉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构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惩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消除腐败,廉洁政权,最根本的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咎其根源,探讨其惩治措施,也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探索如何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他强调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深刻论述了建立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和掌权者的制约和监督对于防治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反对腐败的一个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明 《求实》2007,(11):26-28
党的先进性是一切腐败现象的对立物,腐败现象是党的先进性的腐蚀剂,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19.
如何更有效地反腐败?十五大报告指出,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律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一教育是基础。克服腐败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加强教育,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建立防止腐败的机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发生变化都有其内外原因,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全国上下反腐败力度逐年加大,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也初步得到了遏制。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权力的失控、经济的失衡、文化的失导、行为的失范.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如何从抑制腐败的动机、从减少腐败产生的机会、从增大腐败的成本以及从公正待遇等弧节着手,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铲除腐败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在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要把反腐倡廉的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程序之间协调一致,建立健全一种防腐惩腐的运行机制.决不能让腐败从最薄弱的环节侵蚀党的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