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方式蒋志培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主要指民事诉讼文书的域外送达,但也会涉及民事诉讼文书的域内送达,是涉外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之一。它既具有国内送达的一切法律特征,又具有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属于国家间一般司法协助的内容。涉外民事诉讼送达最...  相似文献   

2.
论涉外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王谢春我国在《民事诉讼法》中专篇规定了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缔结和参加了若干含有涉外民事诉讼规范的国际条约与公约,并相继与一些国家签订了关于民商事领域司法协助的协定。这标志着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然而对涉外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都本有 《河北法学》2005,23(9):96-102
从涉外民事诉讼模式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权、翻译与律师制度、上诉与再审制度,以期能够对涉外民事诉讼模式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程序问题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涉外民事诉讼处理难度大,涉及方面多,影响也比较广。在程序上,既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对国内诉讼的一般规定,也要适用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还要适用我国参加的有关涉外民事诉讼的国际公约及我国与他国签订的...  相似文献   

5.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国际协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对外交往的迅猛发展,笔者认为在积极争取涉外民事诉讼的司法管辖权同时。也有必要加强对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国际协调,减少和防止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冲突,以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充分保障中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对于涉外民事诉讼期间,学界少有论及。本文就审限豁免、审限之规制模式及上诉期间、答辩期间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涉外民事诉讼的审限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且阶段控制式规制模式优于整体控制式规制模式;同时,我国现行立法对涉外民事诉讼上诉期间、答辩期间的特别规定纯属多余,实无存在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台资企业内部经济纠纷案件,其性质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国内普通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属性,又带有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某些属性.其中前者是基本属性,后者是特有属性.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既要立足于国内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又要考虑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某些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8.
我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凡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我们都认真贯彻执行;遇有规定不够具体明确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特别规定的立法精神,并参照国际惯例,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 管辖权的行使 依照法律规定,第一审涉外民事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管辖权是涉外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  相似文献   

9.
刘朔 《天津律师》2004,(3):56-57
当事人到法院立案从而引起一个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如果因所提交的材料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造成诉讼时机的延误,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向法院提交立案时所需要的材料是不容小觑的问题。而涉外民事诉讼.因为其具有涉外因素.往往会面临所提供材料需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规定办理额外的证明手续.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些特殊规定,更容易造成诉讼过程冗长,诉讼成本的增加。在此.笔者按照立案当事人的不同情况.就如何正确向法院提交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立案时所需要的材料,作出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04,(6):94-96
六是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参照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有很多问题是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无法处理的,特别是司法协助问题。只有规定相应的区际民事诉讼程序才能解决。 二、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是否应规定基本原则: 有的代表认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十几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最好不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以下统称涉外案件)的程序,主要是民事诉讼法第4编的特别规定。但这些规定显得较为原则,与国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相比较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涉外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因而,给审判实践带来一些问题。一、涉外案件的级别管辖民事诉讼法第19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对“重大涉外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为争议标的大,或者案件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入众多的涉外案件。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民事诉讼法(试行。中涉外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作第一审的规定,意即。F重大涉外…  相似文献   

12.
所谓涉外民事案件(包括涉外经济纠纷案件,下同)的司法管辖,通常是指国际司法管辖,即对于某个或某类涉外民事案件哪个国家的法院有管辖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行使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是法院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同案件的审理结果有直接的关系。当今世界上围绕司法管辖权问题进行的斗争十分激烈。我们要善于进行这种斗争,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正确地行使我国对涉外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实质事项的法律适用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选择适用是涉外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中都将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选择和适用较涉外民事诉讼更为复杂和多样。在此有必要首先区分仲裁中几种主要不同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问题:⑴适用于当事人争议中的实质性事项(Themeritsoft...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不利于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解决,也不利于国际民商事交流与合作,甚至影响到国际关系的稳定,各国在制定本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时,应考虑到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中的一般做法,尽可能地减少管辖权冲突所引起的不利后果。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调整和完善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是各国立法和国际私法共同面对的难题,其冲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确立管辖权的依据不同。如何在国际范围内谋求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协调,是国际私法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要研究各国确立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依据及其冲突的解决途径,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 所谓涉外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两诉是指对同一涉外民事案件,原告同时或先后向内国法院和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或就同一涉外民事案件,一方当事人在内国法院提起诉讼,而另一方当事人则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涉外海事审判中,涉港澳案件所占比例呈高。涉外.审判与非涉外审判的本质区别在与法律(准据法)的选择适用。法律适用的正确与否是涉外审判的关键。由于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在诉讼程序上按照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办理,在适用法律上亦按照《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处理,又由于港澳地区与内地的法律渊源不同,法律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应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建立该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民事纠纷发生之前或纠纷发生之后,用书面的形式约定第一审管辖的法院。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下称民诉法)规定了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此外,在第五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持别规定”中的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中则规定了协议管辖,但这一规定只限于涉外民事案件中  相似文献   

20.
"11·21"包头空难案是一起由国内侵权转化为涉外特殊侵权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该案案情的介绍,具体阐述了该案的性质由国内侵权向涉外侵权转化的整个过程以及美国涉外民事诉讼中的"长臂管辖权"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