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90周年。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次会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里程碑,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第一次制定了党章,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战线等。这些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国革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完善,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事记     
《党建》2011,(7)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3.
党史撷英     
《党建》2021,(1):69-70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和11个决议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接近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上,七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的, 党的七大“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刘宋斌 《湘潮》2012,(9):14-16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这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第一次在解放区公开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6.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大是在中国革命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召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是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方向,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2,(10):65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会议的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上海。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广州。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5日至13日,柏坡岭上松柏吐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召开,在这次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上,中共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建设新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今天,在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之际,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和当事人回忆,力求全景式展现那次春天的盛会,是为纪念。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11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虹口区委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上海虹口区隆重举行。会议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关于中共四大的意义与会者们一致认为四大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代表大会,处  相似文献   

10.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二大是一大党纲和1921年11月陈独秀签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中确定的事情。出席大会的人员,由一大中央局成员、部分地区党组织的代表和出席远东民族会议后回国的党员代表三部分组成。与今天民主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形成是与许多共产党人的探索分不开的。在斯大林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做了正确和基本正确的阐释,但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资产阶级以及与此相关的第三党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抗日战争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六大路线的正确方面,并正确地解决了许多为六大所不曾解决或不曾正确地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更具体、更完满、更成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承认近代朝鲜移民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张对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27年起中国共产党便把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民族当作中国的少数民族,并主张对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是年10月召开的中共满洲省临委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指出:对于“满洲”的朝鲜人,同国内其他民族一样“同等对待”。大会通过的《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由山东、直隶、朝鲜来的难民,一律享有土地所有权”①。1928年2月29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指出:满洲的朝鲜移民“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死敌,而且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支生力的农军”,“中国农民与朝鲜(民…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21
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认识是逐步明确与加深的。邓中夏、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923年1月18日,蔡和森撰文,认为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新势力”,“是解救全中国人民之革命的真势力”。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确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否定“横滨路6号”是“四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一共召开过7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第一、第二、第四次都在上海,第三次在广州,第五次在武汉,第六次在莫斯科,第七次在延安。除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被侵华日军炸毁外,其余6次代表大会会址均经过确认,保存完好,已经对外开放或正在筹备对外开放。中共四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为大革命的兴起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以前由于对四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对四大的研究没有深入展开,连四大召开的  相似文献   

15.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广大新解放区,我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次土地改革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这场土改运动,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就作为主要议题进行了不熟。与老解放区的土改不同的是,这次土改突出的特点是:一是规模大、偏差小;二是具体政策有所变化;三是城乡建立了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土改的顺利完成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有力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党史天地》2009,(8):13-19
毛泽东一生中很少乘坐飞机,一般都以火车为长途出行的交通工具。在硝烟弥漫的民主革命时期,这样做主要是由于条件不允许:新中国建立后的和平年代,则多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不过,毛泽东在其辉煌如日、风云激荡的生命旅程中还是事出有因地有过一些空中飞行的经历,其中,有三次堪称危系他生命的特殊飞行。  相似文献   

17.
刘斐,字为章,1898年10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北乡(今株洲县姚家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革命,曾为桂系的智囊人物,对撮合蒋桂联合起过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刘斐任国民政府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军令部厅长、国防部参谋次长,是国民党中坚决抗日的重要代表之一,后因不满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而辞职。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大形成了民主革命政治纲领的初步理论体系,对于这个初步理论体系不能求全责备,而是要用科学的历史方法,充分肯定它比党的一大提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这些新的思想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党的二大提出的革命动力应该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时,使用后来提出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概念是可以的,基本上符合当时的思想认识的实际,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9.
常希梅 《学习论坛》2004,20(8):49-5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重视廉政建设 ,在教育、监督、管理、惩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民主革命时期,党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革命,并分别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入总结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