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性格开朗,待人诚恳,办事干练,给人的印象全然是一位质朴纯正的东方女性。然而,她在事业上却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女老板,时不时被新闻媒介曝光的女名人。她的成功,她的出名,不仅在于她的产业和公司的触角伸向了亚洲、澳洲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相当雄厚;也不仅因为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殷殷爱国情和菩萨般的柔柔同情心,为社会无偿捐赠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更不完全在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末以来,澳大利亚积极支持并推动亚太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其原因是什么?她有哪些有利条件与障碍?在今后亚太经济合作中她怎样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20多年来,我结识女作家数以百计,也评介了百余人,但为之评点出书并召开研讨会者,迄今唯尤今一人。因为我发现“尤今现象”,极具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为什么我这样看好尤今呢?因为她与众不同,一枝独秀,堪称完美,既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其文自然美。她不似三毛胜似三毛超越三毛;她代表文学新路向;她是回流潮中的一面旗帜;她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志在奉献;她的作品质量俱佳不写更累;她既爱新加坡也爱祖籍国是位双爱大赢家;她以苦为乐为荣,跑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了107本书;她坚持走…  相似文献   

4.
1959年 ,一位二十四、五岁的上海姑娘 ,告别了家乡的亲友和浙江医科大学的老师 ,从杭州来到豫西古城南阳。弹指一挥间 ,已是40年 ,如今她已成为南阳地区妇产科方面的权威、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她就是原南阳市八届政协副主席、民盟成员、侨眷、64岁的陈双玲。40年来 ,陈双玲不论是在乡下卫生院 ,还是在城市医院 ;不论是在“文革”十年动乱中 ,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暖神州大地的岁月里 ,她都恪守着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以一个党培养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民医生的职责 ,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文…  相似文献   

5.
坐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对面的“毛家饭店”里,抬眼便可看见仅一池荷塘之隔的毛主席故居。店里红烧肉、火焙鱼的特殊香气弥漫飘溢,沁人肺腑,迎客的店歌不时响起:“百花盛开韶山冲,毛家饭店满园春。主席爱的家常菜,热诚招待天下人……”“毛家饭店”的女主人———年过七旬的汤瑞仁老人时而在当年毛主席与她拉家常的堂屋里向游客“致辞”,时而到店前店后跟游客合影,为游客签名。提起汤瑞仁老人和她的“毛家饭店”,在湖南,在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可她当年如何跟毛主席拉家常?如何办起“毛家饭店?致富后又如何打造夕阳…  相似文献   

6.
苏珊·桑塔格是这个时代女人们无法逃避的品牌。即便你不读她的书,不看她的传记,不了解她的精神内核,依旧会很轻易地被其倾倒。因为她懂时尚却从不搔首弄姿,她犀利冷冽却不乏柔情,她骂美国政府骂军方骂万恶的华尔街,被人们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她的身份纷繁复杂。作家、评论家、诗人、戏剧导演、摄影研究者。在文化界,她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她一生有过十个爱人,五个同性,四个异性,还有一个是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7.
错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令人凄迷难测,巴山的姑娘长久以来也令我心驰神往。在校园的那一幕幕不时重复在我的脑海,使我不自禁地想起了仪凤———那个扎着小辫的农村姑娘,也想起了我的大学时代。在大学的第一年,仪凤是我们班最普通而又最老实的一个女孩子,对于我这个活跃分子来说,对她根本就没有留下过任何印象,只不过从同学们经常嘲笑的话语中隐隐约约地了解了关于她的情况。她来自大巴山地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要不是希望工程,我想我们也不会在这里见面的。因此,她很自卑,…  相似文献   

8.
天然 《新青年》2015,(1):3-4
与森獴相识四载有余,从最初遥不可及的崇拜,再到写文章方面得益于她的指点赐教,再到成为朋友,真正了解了她的辛苦,看着她一天到晚,七手八脚、跌跌撞撞地在成为作家的路上艰难地摸索。见到过她欢笑,也听见过她发牢骚。这便算是有些交情了吧。大抵因是以文会友而得来的这位朋友,她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她的小说,还是在她的小说里,从她的小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名古屋的菲律宾妇女A于1998年53岁时赴日,不久签证便超期了。她在名古屋市内众多菲律宾人居住的中区荣东地区的一家菲律宾餐馆当厨师,还为菲律宾人家庭照看孩子,以此度日,并一直给菲律宾的家汇款。其后邂逅日本人丈夫并结婚,取得居留资格,但还得边照顾生病的丈夫,边打工维持生计。可依靠的人只有日本人丈夫,在这种情况下,现在62岁的她今后如何在日本生活下去?这就是本文想要探究的单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她很年轻,虽然签约英国Shlepp Records唱片公司才一年多时间,但如今却已是英国歌坛上著名的HipHop华人女歌手,并在世界各地拥有了数亿名忠实"粉丝"。她不仅身段性感、舞技超群,而且歌声宛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令人心旷神怡,更让不少听众在陶醉中情不自禁地随之舞动起身躯和灵魂。她张扬个性的演唱风格被英、美、法等多家欧洲媒体称誉为"中国的麦当娜"。吉胡阿依,一位来自中国四川凉山地区的24岁彝族女孩,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英国歌坛,让世界不同民族的人们共享到HipHop全新的听觉体验。最近她将在欧美各国举办巡演,并独创地在自己演唱的多首Hip Hop歌曲中融入Wu-Tang元素(即:中国武当),使西欧的HipHop除了有钢琴声之外,还渗入了许多中国功夫的声音,从而加重了中国民族色调。"我就是要让Hip Hop在中国声中红遍全球!"剑桥美女吉胡阿依笑着表示说。  相似文献   

11.
诗的世界     
陈菲菲是我一位同事的女儿,多年前为写《城市与人》我去长沙时见到了她。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在我的印象里,这孩子单纯、安静,不苟言笑,似乎多少有一点儿忧郁。送我回京时她曾隔着车厢玻璃与我对掌相别,是个令人怜爱的小女孩儿。后来她上了大学,因为爱写诗,我曾先后读到了她的一些诗作,给她写过辅导信件,也曾在电话里谈过对她作品的意见。再就是近年时而在报刊上读到她的诗文  相似文献   

12.
塞舌尔在哪?或许大多数国人都不太清楚,直到最近有幸来到东非采风,才知道了这块美丽的国度。原来在这世界上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有人叫她人间天堂、有人叫她伊甸园,我更愿意称她最后的处女地,在于她的淳朴、自然,较少的开发使她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最原始的风貌,用她最完美的一面在等待着远方的游客。塞舌尔群岛是个岛国,共计有115个岛屿,陆地面积455.8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09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大学毕业后,她在伦敦漂泊,靠打零工糊口。一次,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却未能找到,只好乘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40分钟的路程,她一直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英格兰乡村发呆、幻想。她是爱幻想的人。当她看着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想到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突然,一个灵感一闪:一个小男孩在得到魔法学校邀请前,也不知道自己是个巫师。为此,她浮想联翩,兴奋异常。很可惜,那个6月的晚上她没有带笔,也没有带纸,她很失望,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和细节都记住…  相似文献   

14.
有段时间,她发现他变得心胸狭隘,猜疑心极重,她感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她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因为工作关系,她的应酬多,常要陪些客户吃饭、唱歌、跳舞,早出晚归是常有的事。她又是个美女,一天到晚总有不少人围着她转,善意的不善意的都有,这她都心知肚明,处理这些问题总是恰到好处又不得罪人。可他不这样认为,下班见到她没回家,他就会给她挂电话,问她在哪里,在干什么,不厌其烦叫她早点回家。开始时,她总是很认真地回答,可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15.
爱的代价     
《新青年》2002,(2)
她很爱孩子,到同事家串门,看到别人的孩子,她都会抱着他们,开心地逗孩子玩。要是在街上,她会给同事的孩子买些玩具、零食。她也想要一个孩子。在结婚一年后,她便要求丈夫戒烟、戒酒,让他按时起居,早上起来和她锻炼。为了孩子,他们做了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 我曾经痛苦甚至害怕,她那种迫不得已、不能死便继续活的令人心酸的坚强. 那天在医院里,她晕得不知所措,头痛得一直在哭,我喂她吃饭,看她打针,扶她检查,服侍她吃药,一直守在她身边,回答医生的问题,是的,我不冉是个孩子了.当她的头伏在我的肩膀,我才知道自己的肩膀有多重,而我却没有负担得起,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省永定县和南靖县接壤处的高头乡高东村的一个弓形谷地,绿叶纷披中,座落着一幢幢中西合璧的精美校舍。在如此偏僻的山村,有容纳2000余人就学的颇具规模的学校,的确令人惊讶。这就是闽西地区名闻遐迩的永定县金丰中学。她之所以会有今天,是因为港胞江兆文先生,自1994年始至今,不断地慷慨解囊,已捐  相似文献   

18.
爱就是希望     
他爱上了她。她是小镇里的小学教师。她没了主意。回家告诉了父母。她父亲摇头说:你是教师,他是农工,你们之间差距太大。她母亲也反对地说:他与你根本就不在一个起点上。她看着父母更没了主意。她也认为他缺少点什么。他在那个迷人的黄昏,在小学校的树林边等她。他想要个结果。她下班和上班时都要经过这片树林。她看到他脸红了,有点不知说什么才好。她知道他在这里的意思,可还是问了句: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他说:等你。  相似文献   

19.
胡兰花     
正刘胡兰,在中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是一个英雄的名字,她的名字等同于雷锋、董存瑞,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她的名字是家喻户晓。毛泽东曾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人都能背下来。中学课本里有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她面对敌人的铡刀,大义凛然,她牺牲时只有15岁,应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人。也许正是她的年少,她的英勇,她死后才有了这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五花八门     
她的名字在乡下是顶顶常见的,从他认识她的那一天开始,就"桂枝、桂枝"地叫开了.她的人也挺普通,你叫她名字的时候,她会很大方地"哎、哎"地应着,接着就一撑竹篙,小船就在碧绿的江水上滑行而来,她扑闪着亮亮的大眼睛望着你,一点也不怵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