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而|活|跃|的“末梢神经”———海城市基层妇代会工作侧记●刘晓凤对于遍及全国城乡各地的妇联组织网络来说,用“末梢神经”来比喻妇联的最基层组织——基层妇代会的作用,是最贴切的。当人们夸赞获得全国妇联工作先进单位的海城市妇联的工作时,市妇联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城地区地方税务局——“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组建10多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队伍建设,依法治税、狠抓征管。去年组织各项收入48387万元,同比增长28.83%。目前.塔城地税系统有近20家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全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巾帼示范岗”.自治区级“最佳办税服务厅”、“行风建设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3.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带妇建”是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农村基层“党建带妇建”的实质是坚持党对农村基层妇联组织的领导,以党的组织建设为核心,带动和促进妇联组织建设,充分地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党的妇女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红 《中国妇运》2012,(10):25-27
近年来,安徽省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紧紧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重要契机,把村和社区“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共建争优的有力抓手,着力推动解决妇联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引领江淮妇女在建设美好安徽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围绕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淮北市民政局先后荣获“全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6.
“妇女之家”是妇联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基层载体,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基层阵地,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自建设“妇女之家”以来,各地妇联反响热烈、行动积极,思路创新、举措有力。目前,全国“妇女之家”建设已基本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各具特色的“妇女之家”立足实际、服务妇女,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连云港市商业银行自2001年成立以来,力求建一流队伍,做一流业绩,铸服务品牌,创文明行业。并以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和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行创建,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人事部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获“2001-2004年度江苏省立明行业”、“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4,(11):F0003-F0003
黄山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建带妇建,带红半边天”的主题,通过统一模式、建章立制、典型引路,按时序进度推进“妇女之家”建设。自2012年始,黄山市妇联着力以“五送进家”(送法律、送创业、送健康、送美德、送互助)为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层是社会的根基,基层组织是组织网络的根基,“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是强基固本,强组织基础、执政基础,固民之本,固群众之本。多年来,全国妇联和各级妇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妇联基层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12,(3):47-47
全国妇联下发《关于在全国县以上妇联组织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的意见》。指出,各级妇联组织要立于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根本要求,把开展“下艇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作为深化妇联系统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1,(12):34-35
安徽省黄山市妇联以“党建带妇建,带红半边天”为特色主题,以创业、维权、文明、关爱四项行动建设为主要内容,努力把“妇女之家”建设成为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妇女群众真心信赖、真情融入的和谐之家、幸福之家。  相似文献   

12.
今天,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河南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和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切实加强妇联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表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和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单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顾秀莲主席对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今天又在百忙之中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秀莲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贯彻古月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任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过程中,使“阵地”更加坚强,让“娘家”更加温暖。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没的伟大进程中。妇联组织要从妇联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善于发挥优势,切实履行职能,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倜发展。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妇女工作,我们认为要发挥好“四个作用”,做好“三篇文章”,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15.
陈秀榕 《中国妇运》2005,(12):15-19
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于11月8日至10日召开,历时两天半。在全国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委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妇联的鼎力相助,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在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全国妇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妇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以来,继“北京+10”纪念大会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全国省区市妇联分管主席、组织部长和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代表参加了会议,中组部组织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领导和同志们亲临会议指导。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省长李成玉同志出差省外,对如何支持会议的召开作出指示;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同志、省人大副主任李志斌同志亲自出席会议,王全书同志代表河南省四套班子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先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表彰了31个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地、州、区)和34个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单位,河南省妇联、北京市妇联等13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组织参观了河南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进行了分组讨论,时间虽短,但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湖北宣传》2007,(6):21-22
我们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争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连续四届被评为孝感“文明系统”,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三届获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2,(12):24-24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创新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9,(2):32-33
女性进村“两委”作为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各级妇联积极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各级妇联加强农村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参选参政、确保女性进村“两委”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女性进村“两委”的比例也逐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跨出妇联“围城”融入社会大舞台●施章钧编者按:今年10月1日是威海市妇联建会10周年纪念日。十年来,威海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委和上级妇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百万妇女拼搏奋斗,努力实现了建会初期“干一流工作,创一流成绩”的初衷。为此,本刊发表威海市妇联主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8,(7):12-14
2005年以来,我们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激励保障为基础,着眼优化环境、强化实效,大力加强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为增强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人才保障,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于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