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历史的承接与地理的关联,在长期的移民、商贸等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榕台两地在宗教与民间信仰等社会关系、文化习俗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神缘联系。即两地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两岸民众的内心深处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两地民众文化交流、延续亲情的重要精神纽带。研究榕台两地宗教交往的成效、影响与特点,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福州宗教文化对台交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发展闽台关系中,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2.
沈葆桢在台湾期间招募乡勇、移民垦荒,尊重民间信仰,凝聚台地民心,体现了其治台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3.
城隍信仰是福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平潭县一城坐拥三座城隍庙这一较为奇特的民间信仰现象进行了考察,归纳出平潭城隍信仰的诸多特点,并倡导以平潭、台湾两地共同的城隍信仰为媒介。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4.
关帝信仰在台湾的兴盛使台湾产生了大量的关帝庙,也产生了不同的信仰圈和祭典方式。台湾的关公信仰,主要由福建闽南的移民将家乡的关帝庙香火带到台湾,并在各台湾宫庙繁衍了许多有关关公灵迹的传说。台湾许多关帝庙不仅是当地群众信仰中心,大量吸纳信众的资金,也注意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5.
沈葆祯从兴办"番学",亲自编写教材《训番俚言》,以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业绩教育台湾民众,尊重台湾民间信仰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实施台湾本土教育,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于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调查显示,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信仰形态,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近来,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兴,但由于多种原因,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功利性、世俗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应从建设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民间信仰问题,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并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拓展民间信仰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台湾民间"社祭",可说是台湾民俗信仰中,最众多而普遍的信仰行为,"社祭"即土地神的祭祀与场所。人民与土地关系最密切,在社区范围内所发生的信仰活动,最为密集与普及。从台湾原住民族群与汉民族的"社祭"文化探讨,不论从"结草祀社"或"坟社,树社,石社,田社",都可探索"社祭"不仅意义非凡,且源远流长;台湾以海隅之地,竟保留了"尧舜、夏、商、周"等各朝代的上古信仰习俗,还是活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要以“两马”先行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榕台经贸合作交流;把福州开辟为闽台双向旅游的试验点和辐射两地旅游的中转站;拓展对台货物运输规模,构建两岸货物集散中心;创造条件,吸引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来福州投资。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要以"两马"先行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榕台经贸合作交流;把福州开辟为闽台双向旅游的试验点和辐射两地旅游的中转站;拓展对台货物运输规模,构建两岸货物集散中心;创造条件,吸引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来福州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要以"两马"先行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榕台经贸合作交流;把福州开辟为闽台双向旅游的试验点和辐射两地旅游的中转站;拓展对台货物运输规模,构建两岸货物集散中心;创造条件,吸引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来福州投资.  相似文献   

11.
福州人在纽约的道教信仰情况如:将家乡道教俗神移植美国、膜拜祖国大陆其他地方移民所供奉的道教俗神、参拜台湾移民供奉的神灵、朝拜祖国大陆的神明、怀着"有所求"的目的进寺庙求福。福州人在纽约的佛教信仰情况如:参加纽约著名寺院的宗教活动、参加历史悠久的佛寺的活动、参加本地的著名佛寺活动、参加台湾佛教在纽约分支机构的活动、外州打工返回纽约的福州人见寺就进。福州人在纽约的基督教信仰情况如:牧师用福州话布道使福州人感到极为亲切、建造福州教友自己的教堂大大增强了教会的凝聚力、教会功能多元化使福州人得到诸多方便、特定的生活环境使纽约的福州人走进教堂。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歌仔戏由漳州的锦歌嬗变而来,经过长期的发展,歌仔戏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台湾歌仔戏再传回闽南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芗剧。在歌仔戏的形成、发展及传回闽南传播、艺术形式的转型中,政治环境是影响闽台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外因,民间团体是推动闽台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交流学习是闽台两岸民间文化共同提高的主要因素,传承创新是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给进一步扩大榕台经贸合作交流带来了一个新机遇。当前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意见》精神,紧紧扭住福州发展,提升福州定位,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更高的层面,找准与《意见》相衔接的对策建议,强化思路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14.
巫罗俊是闽西客家巫氏的先祖,在巫氏族人祠堂中,他比较罕见地以塑像的形式为后人祀奉;而他带领当地民众开基立业的壮举,更使得其由"祖"而"神",升格为宁化县的土地神。清中叶闽(粤)客家巫氏族人大量移民台湾,他们数典不忘祖,皆铭记巫罗俊为始祖,并慎终追远,直至今日仍坚持定期到宁化巫氏公祠赡拜祖先,表现出血缘关系的承传和延续。在迁台过程中,巫罗俊崇拜在台湾也由"人"升格为"神",演变为王爷信仰这一颇具地方色彩的神明角色,它提醒我们要注意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自然、人文环境下所产生的调适与衍变,只有正视这种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为我们论证闽台文化同一性树立科学论说。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既为海峡两岸民间自发,更是闽台两岸两地百姓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与历届相比,规模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本次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彰显了“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蕴含着“两岸同心,共谋未来”的精神,提供了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的佐证,首发《闽台百家姓》把两岸姓氏学术研究提高到新起点。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福莆宁三地在建置沿革、地理人种、语言风俗、文化艺术、经济商贸、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可以看作是处在同一个海洋文化圈的。在当前推动福莆宁连片发展,构建福州大都市区的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有不可忽视文化的整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应该从传播思想观念、形成协调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和强化项目抓手等多方面推进闽东北海洋文化圈的建设,挖掘、彰显三地文化中的海洋共性,促进三地文化融合,扩大三地海洋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闽东北一翼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与温州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民间信仰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温州模式所包蕴的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以及抱成团等温州人精神都与该地域的民间信仰文化有关。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民间信仰与温州模式的深层关系——民间信仰为温州模式的创造者筑就了一道道精神“防火墙”;温州人通过民间信仰强化了温州人原有的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温州人生活在一种门槛的阈限阶段,游走于神圣与世俗之间。同时,本论文还对温州民俗文化进行了初步的省思。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创的"海峡百姓论坛"迎来了第四届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历时四届,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推动近百个姓氏的30多万人寻根谒祖。6月23日,"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南端的高雄市举办,与历届相比,盛况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研究、探讨了台湾原住民与福建历史渊源关系,提出了台湾原住民和汉族都来自中国大陆的学术观点,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虽然台湾有本土化的质变,但源头始终跟大陆脱离不了关系。论坛始终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以地对地、以姓对姓、以民对民,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下中国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与文化变迁重塑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关系结构面临着更新与再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纠纷解决过程中国家正式规则与民间规则的互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彩礼纠纷体现出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理性化、权力网络的利益化,规则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考察对于基层司法研究如何"引俗入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闽省土地和人口压力的大增,大陆百姓纷纷向台湾移民。大陆百姓向台湾的移民过程,就是台湾的开发过程。台湾的逐步开发,推动了闽台贸易的兴起与发展。闽台之间形成了区域分工与合作,人力和自然资源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清代闽台贸易的兴盛,对于今天经贸往来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