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凭实绩用干部,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客观、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要处理好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现任政绩与前任基础、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现实成效与长远发展、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关系。凭实绩用干部,在用人导向上,就应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对那些勤政为民、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以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弄虚作假的干部,坚决加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投机钻营,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干部的考察内容不同、方法各异,但用“政绩”衡量干部的“德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个标准为选拔、考核、任免、奖惩、黜徙干部提供了客观依据。这种公平的方法为人民群众对被选干部实行科学的监督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所谓“政绩”,其内涵简言之是指领导工作的实绩。对干部的政绩考察,实际上是对干部思想政策水平、领导决策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的综合考察,它不仅是检验干部贡献大小的主要标尺,而且是检验干部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的“德才”统一的依据。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中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3.
"政绩出干部"揭示了政绩表现与官员晋升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地方官员在政绩激励下的行动逻辑。党管干部、分层考核和绩效晋升共同构成激励地方官员施政的制度要素,形成政绩激励的触动机制,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基本规则。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本身可以区分为"正向和逆向""强与弱"两个维度,并且随着政治情境的变化中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地方官员是被政绩激励制度塑造的理性行动者,他们在不同政治情境下,根据政绩评价指标结构的变化和激励强度的调整而选择施政的重心和方向,寻求政绩指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古代在赏功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方略 ,并以此为鉴 ,反观我国现阶段“凭政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 ,提出在评价干部政绩时应重视考察政绩的道德属性 ,在凭政绩用干部时应突出发展潜能等观点 ,旨在探讨如何增进干部激励方式的有效性并减少其负面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科霖  谷志军 《政治学研究》2022,(1):117-128+159-16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干部选拔标准和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注意力分配的视角,从“创造政绩的约束条件”以及“创造政绩的理性选择”两个维度出发,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地方官员间的晋升竞赛的本质是地方官员在有限注意力前提下针对不同行政任务的注意力分配基础上的多元政绩竞争。对中国地方官员多任务竞逐的经验加以考察并进行类型学建构,可以发现地方官员面临着运动性任务、竞逐性任务、日常性任务以及约束性任务的多目标考核。在此基础上,中国地方官员的政绩竞争呈现出“直通赛”“锦标赛”“资格赛”“淘汰赛”并存的多元政绩竞赛格局。对“多元政绩竞赛”分析框架的“小切口”建构,有助于为进一步认识“地方官员行为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大问题”提供新的进路及可能。  相似文献   

6.
干部考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在各项基本程序中处于核心位置:实践证明,考察准确.任用干部就得当;考察失真,任用干部就必然失误,任用失误,则贻害无穷:《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干部考察工作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干部考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考察方式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创新干部考察方法,以选准配强能够担当治国理政重任的各级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7.
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分析、考察、把握干部的“德”,选拔、使用干部才能做到全面、准确。这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系统理念: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显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道德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它所指导人的行为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考察政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失误和存在的问题里面审视“德”的渗透力。正像我们常说的,一个链条…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来,中共双鸭山市委 抓住用人这个关键,大刀阔 斧地进行干部制度改革,从组织上保证了把正确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付诸实践。 科学量化工作 实绩考核 与正确的用人导向相适应,双鸭山市委实行了严格的政绩考察制,比较好地解决了政绩考核具体操作难的问题。 在考核方向上,由印象考核转向政绩考核,由抽象考核转向具体考核,由性格考核转向素质考核,由单纯的业务考核转向既重视业务考核更重视政治素质考核,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政绩考核上。 在考核内容上,通过制定出优化、量化、简化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干部管理运行机制 ,需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大干部工作改革的力度 ,也要求广大的组织(人事)工作干部认真总结干部管理工作的规律 ,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本文就建立新的干部管理运行机制的若干问题 ,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坚持“以绩取人”的干部使用标准政绩是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 ,考察任用干部 ,要在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 ,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态度、工作实绩、群众是否公认 ,作为考察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1,(9):26-27,39
衡水市委在县级换届考察工作中,着眼于考准考实干部、选好配强班子,积极探索完善换届考察办法。通过完善民主推荐测评办法、拓展个别谈话深度、实行全程政绩展示,摸清了真实的情况,了解了真实的干部,实现了健康平稳,体现了好的社会效果。干部群众普遍反映,今年的换届考察程序严、工作细、办法实、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认真贯彻注重政绩的原则,搞好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与评价,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合理调整使用和奖惩干部,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实践看,干部的政绩具有多面性,做到科学考核评价,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如果对政绩考核不实,评价不准,必然影响选拔任用于部工作的健康发展。科学考核、正确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有必要加以认真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重庆市各区、县人大常委会普遍对人大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干部进行政绩考察,把‘党管干部’和民主选举、监督国家干部密切结合,促使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摆正公仆和主人的关系,增强民主与法制的观念,为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要坚持政绩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一是科学发展观对考核标准统一性的新要求。因此,干部的政绩应当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的政绩,想事情、干工作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干部的工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政绩才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绩,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政绩。二是正确的政绩观对考核标准统一性的新要求。用正确的政绩观来指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必须选准三个视角:其一,全面的视角。衡量一个干部的政绩,不能只看德、能、勤、绩、…  相似文献   

14.
在干部的考核内容中 ,政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 ,它同干部的任期制相呼应 ,具体地反映干部在任期内的工作效果 ,并且立体地反映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工作作风与工作能力以及政策水平。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成为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人民政府的迫切任务 ,它必然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抓实事、图发展。因此 ,十分有必要考察干部的政绩。正确的考核和评价干部的政绩 ,可以使组织 (人事 )部门准确掌握干部的任职情况 ,有利于科学地管理和合理地使用干部。…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5,(34)
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王建功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做好党的干部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必须端正干部工作指导思想,理清干部工作基本思路.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以突出政绩选拔干部,凭社会公论识别干部,靠竞争机制引导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干部”,坚持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干部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16.
政绩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考核干部注重政绩是准确选用干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也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余姚市从 1999年以来 ,建立了领导干部《政绩卡》和实行政绩考核制度 ,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基本做法政绩考核贵在真实、准确。为真实准确地考核评估政绩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抓考核办法的完善。以往对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均采用民主测评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办法 ,这对于正确地了解、使用干部 ,引导、激励和教育干部 ,具有积极作用。但由…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的能力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衡量能否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组织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建立完善与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评价制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好政绩考核评价工作,对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对领导干部政绩考察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分离党务、政务二者关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对领导干部政绩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主要表现为: 座谈双方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导致座谈方式和座谈内容出现偏差。客观上,无论从形式,工作内容、职务等表象上看,从事党务工作(如书记类)的领导,其工作性质好象党务因素要多一些;从事政务工作(如局长、厂长、经理类)的领导,好象业务性要强一些,基于受这种感性认识的局限,加之受传统观念等影响,使考察看与座谈对象在思想上、认识上形成错觉,在座谈方式和内容上出现偏差,把党务干部非政化,政务干部非党化,从而分离了党务、政务互促互进,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9.
在干部工作中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大改革。差额考察是多名考察人选竞争一个职位,是干部工作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地方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中,探索了差额考察科学量化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使这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因此,有必要总结差额考察科学量化的实践,更好地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一、差额考察科学量化的方法差额考察科学量化的方法,就是采取定性与定量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若干名通过笔试、面试进入考察阶段的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在定性分析考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预定方案,对考察结果实行量化…  相似文献   

20.
原超 《公共管理学报》2024,(2):29-39+171
指数何以驱动地方政府有效开展治理工作的?本文以S市公安局“平安指数”建设过程为案例,引入权力规训的理论视角,剖析指数在政府组织中的应用过程和运作机制。研究发现,指数治理是一个“条”与“块”在地方治理创新的政绩压力下,实现地方权力与资源再分配的政治过程。一方面,作为一种稳定的向上级政府呈现政绩的表达渠道,指数体系将上级政府的注意力引导至有限的指标上,使得职能部门实现治理创新和部门边界的扩张。同时,“条”通过监控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下级块形成强激励,推动了地方条块的有效合作。另一方面,指数基于可视化和显示度特征,将“块”模糊的、难以测量的政绩以“指数”简易化、数字化和排名化的形式呈现给上级“块”和社会舆论,“条”调动“块”的积极性,形成了稳定的“印象政绩”,助推地方治理创新中的条块合作。研究结论可以为技术与组织关系以及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