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想变成立体观影机,可以看不断变化的风景;另一个想变成一个圆桶和一个小铁锹,不复杂,自己就能将自己装满……
  如果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将是:我想变成一个音乐盒。
  这是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从上学那天起,每逢班级里开联欢会时,我都会觉得异常失落:作为一个热爱文艺表演,却既不能歌也不善舞更不会演奏乐器的女孩子,表演舞台与我之间永远隔着无数个板凳的距离!唉,用时下的话总结,即“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相似文献   

2.
澜涛 《新青年》2004,(5):34-35
孙恒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融入北京街头的人流中,没有人会注意他。2002年5月,热爱音乐的他成立了“打工青年艺术团”,他开始和其他一些打工兄弟到建筑工地、打工学校为打工者免费演出。孙恒的歌声朴实得如同庄稼,打工者们给他的掌声也朴实得如同庄稼。于是,在北京城,“打工庄稼”茂茂盛盛地生长蔓延,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聆听过凝望过的人们,他的名字也伴随着音乐在打工者中开始流传……  相似文献   

3.
喜战李昌镐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可是一直想不好题目。我不敢说“大战李昌镐”,也不敢说“苦战”,“恶战”,“鏖战”,“死战”,那都未免太恬不知耻。最后我逼问自己:“你小子跟人家李昌镐下了一盘棋,到底是个啥心情嘛?”另一个我回答说:“还有啥?高兴呗!”于是我就满怀喜悦,来回忆那次与李昌镐的“喜战”。韩国在我老人家的眼里,值得敬慕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个是在我的家乡哈尔滨奋勇击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留下“祖国安危,劳心焦思”名言的大韩民族英雄安重根;第二个是为民主自由不屈不挠奋斗数十年、身残志不残的现任总统金大中;第三个就是打遍天下无敌…  相似文献   

4.
纽约乐与路     
他即将要出国采访,去纽约,对他这个搞新闻的人来说,这次的采访计划有点儿“跨界”:他要拍摄一部有关美国音乐的纪录片. 得知这一消息,我十分不满:“这也太不公平了,我这做了多年音乐节目的人,只能呆在家里,你这几乎不听流行歌曲的人,却要去拍美国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5.
记者:我们一直关注孩子入团难、入园贵的问题,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已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想请问您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说2011年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举动?周浩波: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全国人民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努力,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这代人生长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就个人而言缺文化又偏执于革命性思维。怎样用人性与人文的痕迹表达自己内心对书法的感受和热爱,这真的是一个很难的话题。好在自己刚参军时,一直坚持了10年天天写日记的习惯,这就多少有一点驾驮文字的能力。时下退休的、酒足饭饱做寓公的、寂寞难耐当少妇的、做官无望失落的、作家写不  相似文献   

7.
记者: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一直得到大家的关注,辽宁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我想请蒋斌厅长介绍一下“十二五”期间辽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试点情况和相关的政策。蒋斌: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新农保是在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了三年的老家跟李力分手后,我轻轻松松地就走了,一点都不留恋。他妈一直看我不顺眼,暗中帮他物色了一个贤惠的适龄女做媳妇,结婚日子都定好了,我还能说什么,祝福他俩呗。再说我也真的厌倦了!去了一直向往中的南京,思来想去,我没再做文案什么的,我想尝试一下做别的事,比如到同样对我有吸引力的咖啡馆工作。那是一家不大的咖啡馆,但是内部设计却很到位,灯光、音乐、布置、咖啡口味,都不含糊。老板是个叫老陶的男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但是因为喜好的不同,对音乐的取舍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平时,我喜欢听一些民谣式的乐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国外的乡村音乐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喜爱。世界上的流行音乐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很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而当你重新打开音响去触摸从前的旧曲或者老歌的时候,过去的一些记忆也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的脑海,挥也挥不去。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我听音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汽车车厢里度过。几个人拥挤在狭小的车厢里,在左摇右摆的晃动中,与音乐一同上路…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7,(4)
M:你好!我一直想成为别人脑袋里的虫。因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别人。虽说言为心声,可是人总有言不由衷的时候。在国内,我想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在国外,我更想知道老外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虽然也同他们在一起交谈,可是,总还有一种人心隔肚皮的感觉。据作者调查,他发现中国人和意大利人非常相似,都热爱家庭、爱热闹、爱吃面条、爱在公共场合大声  相似文献   

11.
一场并不存在的暴风雪1791年12月5日,星期一凌晨,音乐天才莫扎特离开了他热爱的人世,当时他年仅35岁。对于这位杰出的作曲家之死,间或也有个别传闻,但当时的人们几乎一致公认,莫扎特死於疾病。凡属莫扎特“是被谋杀的”传闻,均被认作无稽之谈,就连权威的《牛津音乐指南》也认为这个故事没有根据。据记载,举行葬礼那天有一场暴风雪,参加葬礼的亲友因此而无法陪着灵柩去坟场。于是,莫扎特的棺材就在无一亲友在场的情况下入了土。至今,可能还没有一个人知道莫扎特的坟墓到底在哪里。人们几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然而,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2.
笨猫 《新青年》2002,(12):48-49
在本世纪初发行的一本音乐杂志的里面,有一位乐评人士很有见地的说——“流行音乐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其表层意义是供大家在茶余饭后咀嚼消遣的口香糖。”看见这句话,纯属偶然。当时我在我们家楼下的小饭馆里陪三位文化界的朋友喝扎啤。店主是我小时候的光屁股娃娃,他正在播放黑豹早期的《无地自容》。趁着他们碰杯的空隙,我翻开了那本精美的音乐杂志。杂志上有在座一位哥们儿的文章,我简单看  相似文献   

13.
张婷 《新青年》2013,(7):6-7
一个认清自己并且坚持聆听内心声音的人,他一定是很纯粹的。接受大众评审的时候,他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喜欢他的人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许嵩,一个独立的音乐人,成千上万V迷的信仰。无论外界有多浮躁又有多少诱惑,他一直保持着纯净与独立,保持着音乐的纯与醇。对于他来说,红与不红好像都没多大关系,丝毫不影响他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在梦想的选择、音乐的创作、机会的把握上,他都是自己的独裁者。  相似文献   

14.
草色青青     
父亲是英国人,因此,我一直以为热爱园艺、喝杜松子酒、钟爱炸锅油糕和战争类电影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天经地义的事。我最近得到了一个测试我的理论的机会。我们搬进了新房,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小花园。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我对花园不理不睬。很显然,热爱园艺的第一阶段都是自我否认。当我做了一番自我检查后,我们家的草坪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草坪上的草皮成了三叶草接管后的受害者。埃德却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他指出,三叶草比草坪上的草皮看起来更加厚实而且颜色也比从前绿了不少。“我看把三叶草割短,就当是草坪吧!”埃德把三叶…  相似文献   

15.
<正>松花江上放起了热气球,还搬出了冰上气垫船;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圣·索菲亚大教堂用无人机升起了直径5米、高40米的人造月亮;游客想看企鹅,网红“淘学企鹅”都出来迎客了;元旦前,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空姐跳舞迎客;作为“音乐之都”,哈尔滨的商场也在元旦假期安排了交响乐演奏;跨年夜想要有节日气氛,哈尔滨的广场就给游客安排了打铁花;鸵鸟也上中央大街巡游了,小孩还能骑;鄂伦春族也被邀请出来表演驯鹿了;游客想看雪狐,  相似文献   

16.
住读一年间     
未名 《新青年》2005,(3):17
女儿住读去了。她考入的那个市重点中学,高中是住读的。从托儿所到初中,女儿都不曾离过家,一直走读。这次住读,是她自己的选择。按照区排位考的成绩填写志愿,进市重点是没问题的;当时也可选另一个距家不远的不寄宿的市重点。我对爱人说,女儿一住读,我们家就提前进入了老年社会。从周日晚上开始到周四晚上,这5夜是两个人“白板对煞”。虽然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忙碌的事情,但一个已有16年历史的3人组合一下子少了个人,多少是有些失落和惆怅的;至少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当然,这一切是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因为她所要面对和适应的,无…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2002,(7)
从幼教音舞专业毕业后,她分配到了一家镇办的幼儿园。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她很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也许是因为她热爱音乐之故,教孩子唱歌,别人看来,并不重要,但在她眼里,她比正规的音乐教育还要认真。她会仔细地纠正孩子唱错的每一个音符,跳错的每一个节奏,真的有些苛刻。  相似文献   

18.
雨薇是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女孩,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是父亲一手把她带大的。父亲很爱雨薇,但他对雨薇也很严厉。刚放暑假,他就督促雨薇报一个什么班,好能学点什么。雨薇是一个品学兼优也有上进心的女孩,可这个暑假,她真的想歇一歇。幸好没过几天爸爸就出国去业务考察去了。雨薇自由了。雨薇一直想高中毕业就出国留学,所以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机场转转,提前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那里有送行的恋恋不舍,有登机前的惴惴不安,还有重回故里的兴高采烈。因为这个习惯,最要好的女伴常说“雨薇想出国都快想疯了”。雨薇正在机场的大厅里…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华侨的女儿,祖居云南腾冲县.祖父早年留学日本,学成后回国以行医为主,并为家乡的解放事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云南解放后,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我父亲。伯父和许多亲属,都分别侨居在日本、美国和缅甸等地.我的母亲是一名列车员,是她领着我们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一段很艰苦的时光.那时,“海外关系”的帽子,给我的家庭罩上了阴影特殊的家境磨炼了我的性格,母亲走班的时候,我要照顾弟弟,母亲到站,我就去站台接她.从耳儒目染的接触中,使我对母亲的热爱上升到对列车员工作的羡慕,我想长大了…  相似文献   

20.
若邻 《新青年》2006,(2):37
痛苦就像尘埃,会慢慢地沉下去,静静地躺在心灵的一角,如果没有拂尘,也许他们就这样一直静静地躺着,日月星辰,斗转星移。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是,你却知道这一切永远都无法忘记。米粒的一篇《念念不忘》就仿佛是那拂尘,又让我心里的尘埃漂浮了起来,发生过的一切又鲜活浮现在眼前,还是依然念念不忘。妻也曾小产过,而且不止一次,我们也曾失去过自己的孩子。我还没有来得及给他们起名字,我甚至也没有想过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们。还是女人心细,一点一滴都存在记忆里。12周,B超结果出来了,孩子没有长大,只是一个胎芽,医生委婉地告诉我们,怀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