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费改革后,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然而自农业税取消后,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同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量逐年增加,财政入不敷出造成大量地方性债务。研究地方债务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探讨防范与化解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央政府于2006年在全国取消了农业税,这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更加困难。由于财政收入锐减和支出不可控制地增长,大多数乡镇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影响了基层政权职能的发挥。只有创新乡镇财政管理模式,才能妥善解决乡镇财政债务。  相似文献   

3.
如何控制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题农业税取消后,使地方政府既有的财政困境和债务问题更加凸显。在2006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予以高度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甘宇平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普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困难,并在很多地方已经转化为数额巨大的隐性债务。200  相似文献   

4.
免税后村级组织往哪儿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各地的农业税已经或正在免除。“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取消农业税,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给村级组织的运转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等费用将不再由农民负担,村干部承担乡镇政府委托的工作任务将大为减少,其工作性质将更多地向为村民服务的方向转化。那么——村公益事业怎么办?长期以来,农村兴办集体公益事业,费用主要是通过村提留的方式向村民收取。但现实中,许多地方村级管理费用不足,钱不够花,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的钱经常被挪用,农村集体公益事业项目可用的钱屈指可数。取…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减免农业税政策的落实,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基础和“底座”的乡镇政府以及村级组织,其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并存在较大的隐患。如何卸掉包袱,排除隐患,已成为有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话题。近日,安阳市农调队对全市乡村债务情况进行了调查,探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取消农业税是惠及9亿农民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免征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对农业和农村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同时也应看到,免征农业税对乡镇的冲击很大,农村工作面临四大困境:乡镇财政更加拮据,乡村债务难以化解;  相似文献   

7.
后农业税时代凸显的各种问题提醒我们,要解决好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需做出更多的制度创新取消农业税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诸如土地纠纷、乡村债务化解、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等问题并未随之解决。在后农业税时代,要解决好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做出更多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村级组织收入只能依赖于集体经济。而像禹安村这样没有集体经济的村,面对日益萎缩的收入来源,村级组织的运转又该如何维持?  相似文献   

9.
王习明 《湖湘论坛》2000,13(4):44-45
村级不良债务的大量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要从根本上制止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和切实处理好已形成的债务,就必须认真调查村级债务的构成情况,分析造成村级不良债务巨增的体制原因,以制度创新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相似文献   

10.
村级债务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发展农村经济,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债务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碍。应从农村债务的现状、成因、影响入手,建立和完善清欠化债体制和责任制度,对逐步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樊夫 《政策》2004,(12):24-26
在近年化解村级债务工作中,一批试点县市迎难而上,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化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江夏:多种途径化债务 江夏区借鉴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化债的有效办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调剂区乡财力支持化债。江夏区规定,村级  相似文献   

12.
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应该从乡、村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改革乡镇体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村庄建设。乡镇政府改革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重点是统一乡镇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村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有序展开,当前应该着重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如村级收入、村级债务、土地权益等,同时应该有长远目光,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村庄治理结构,提高村级治理的绩效。此外,还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乡村治理成效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干部权力逐步弱化,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后达到了最弱。由此村干部失去了介入农村社会的积极主动性及途径,村庄管理处于"无为"而治。村干部争选的逻辑是权责利的平衡,通过村民自治制度的长期实践,政治民主导向下的村官争选已相对平和。村治变化源于取消农业税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村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再受故土乡情的牵制。目前,村治模式呈"喜忧参半"态势。  相似文献   

14.
村级负债是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级债务经历了"形成—锁定—反弹"三个阶段。农村旧债锁定而新债发生的现实情况表明,取消农业税费只能消除传统的农村负债问题,加大向农村的资源输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债务问题。治理"村级新债"应当超越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思维,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构建防范村级债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村级组织负债这一特殊现象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是体制,管理,行政,经济,自治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化解村级债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清欠,减支,增收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被彻底取消。 2005年12月29日,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被高票表决通过,9亿农民将由此受益。  相似文献   

17.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村级党组织传统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项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充分考虑到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了制约监督机制,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受农业税取消的影响,村级党组织传统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项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州市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充分考虑到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堡垒作用,完善了党的领导机制、党内民主机制,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化了制约监督机制,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减负工作从治重治乱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农民负担不断减轻,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化解乡村债务的前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解乡村债务,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各级政府要对乡村债务有清醒的认识,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二是彻底弄清乡村债务的成因和特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三是加强农村的制度建设,确保乡村债务的化解有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