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金鑫 《学理论》2012,(31):154-155
沈从文和卡扎菲通过《边城》、《城市》的文学创作阐述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通过对《边城》和《城市》的分析,透过小说创作的表层意识揭示"反现代性"的深层意识,即:独特环境下独特风情的再现,这种场面掩盖下的是对现实的不满、沉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美好人性的呼唤及建立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反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的《米》和李锐的《旧址》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从死亡意识、叙述方式和语言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两部小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悟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4)
《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的读书评语中,《水浒》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毛泽东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张颖 《学理论》2013,(6):157-158
小说《红字》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小说中最有权威的作品。笔者从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角度来探究小说的主题,使这部小说复杂的创作思想和多层次意义得以清晰展现。拟就此对《红字》主题寓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唐语林》在《新唐书.艺文志》和《四库全书》等目录学著作中的分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书目在《新唐书.艺文志》中被分别列入史部杂史和子部小说,但在《四库全书》中,整本书则被列在子部小说中。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唐语林》从史部杂史和子部小说转入子部小说进行考证梳理,可以窥见当时目录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9.
《黄九郎》为蒲松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卷三中的第十一篇作品[1]131。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与人们思想的渐渐开放,人们对这篇曾经被无意或故意忽略的故事渐渐产生好奇并加以关注。试图通过比较《黄九郎》与清代其他涉及同性恋的小说,以及与其他以人狐同性恋为题材的故事的不同,进而分析《黄九郎》一文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0.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繁丰,影响深远,《双城记》尤其值得玩味。《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形象再现了法国和巴黎两座城市尖锐的阶级对立与斗争冲突,通过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了人道主义视野下革命的合理性与复仇的疯狂性,小说提倡用宽恕的精神来化解这些矛盾和仇恨,感化和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裴洁君 《学理论》2013,(24):175-176
1847年,艾米丽·勃朗特以艾里斯·贝尔的笔名出版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以其匠心独运的人物塑造、丰富的主题思想以及独特的文章结构和巧妙的艺术风格被评为英国最杰出的小说之一。艾米丽·勃朗特将其所有的激情与想象都投入到了这部小说中,尤其是将希斯克利夫爱、恨与复仇的故事描绘得淋漓尽致。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超越人世的、精神上的爱,以及希斯克利夫人格的分裂,残忍的复仇无不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主要从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分析《呼啸山庄》中的爱、恨与复仇。  相似文献   

12.
张朝政 《学理论》2010,(19):199-200
异化是《士兵之家》的重要主题。在小说中海明威主要探讨人与神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问题。他之所以对这两个层面的异化问题感兴趣,这和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著名作家丹·布朗的重要作品。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索菲·奈芙的善良、罗伯特·兰登的无私以及勇敢,与曼努埃尔·阿林加洛沙主教的自私、雷·提彬爵士的残忍以及雷米·莱格鲁德的贪婪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5)
《他们》是欧茨创作初期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温德尔一家两代人的经历展示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借助悲剧理论,通过分析《他们》中主人公莫琳和朱尔斯在生活的苦难和挫折面前用自己的微弱力量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悲剧精神以及个人与社会的悲剧冲突,探讨《他们》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15.
谭湘衡  冯阳 《学理论》2009,(20):180-181
贾平凹小说的语言非常富有个性。一方面,贾平凹在小说中大量使用其故乡——商州的方言土语,另一方面,凭借自身极高的语音学、语义学、方言学、训诂学等方面的文化素养,他在作品中经常自觉地化用语言文字学知识。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更具可读性,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享受。本文试以小说《高兴》为例,从以上两个方面,对贾平凹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雅琴 《理论导刊》2006,(11):123-125
《史记》以历史、现实传说内容为主,同时有志怪成分。它保留、改造了一些神话传说,记载了来自民间的神异传闻。《史记》是志怪小说的母体。从汉魏六朝时期小说家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志怪小说家多以史学家司马迁的实录原则来规范小说创作。志怪小说在思想观点和叙事方法上继承发展了《史记》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刘郁琪 《学理论》2010,(20):185-188
书信体叙事是莫言小说《蛙》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书信体的朴素性、私密性和自由性,有利于小说实现以计划生育事件为背景来表现人性和人的灵魂,同时又不对计生制度本身的功过是非予以简单评价的叙事目的。为更好地完成这一目的,《蛙》还对传统的书信体叙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一种电子邮件式的内外嵌套型双书信结构和主人公和写信人相分离的叙述模式。这种改造所导致的戏剧化效果,一方面为小说的跨文体叙事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也使得小说的感染力和小说人物应有的心理深度被大为削弱。  相似文献   

18.
孙金玲 《学理论》2013,(3):81-82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经济蓬勃发展。当时外国使者、官员、商人、赶考举子络绎不绝,这些都促进了私营旅馆业的发展。《太平广记》可以说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小说总集,唐代小说的绝大部分都收集在《太平广记》里。《太平广记》不仅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影响深远,而且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许多非常珍贵的资料。本文以该书为据,探讨唐代私营旅馆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叙事学理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不但使中国的叙事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为叙事作品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关于温庭筠的小说《乾(月巺)子》,以前的研究者大多从文献角度对其加以关注,尚未见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研究的先例。在叙事学视角理论的观照下,选取《乾(月巺)子》中《阎济美》一篇,考察其第一人称叙事,在文本研究基础上,加入西方叙事理论,并将其叙事艺术放之文学史中考察,庶几对唐代小说视角艺术的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亦能对温庭筠的小说视角艺术作出正确理解定位。  相似文献   

20.
金文 《学理论》2013,(10):36-3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表达了"扬弃私有制"这一重要观点。《资本家宣言》承认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扬弃私有制"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认识和对待私有制问题上,《共产党宣言》与《资本家宣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