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晓平 《海南人大》2006,(10):56-59
权利是法律关系参加者,依法享有并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为实现特定利益,而自主决定其行为(包括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它具有法律规定性、法律保障性和法律自主性等属性。权力是人民授予国家行使的一种公共职权,实际上就是支配社会主体和其他社会性资源的强制性力量。它具有来源于人民的授予,是一种公共职权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力量等属性。权利与权力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权利是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权利的行使或实现有赖于权力的保障,权利的行使和实现是对权力的最好制约。目前我国屡屡发生的权力侵害权利的事件,如延安“黄碟事件…  相似文献   

2.
地方民主与公民参政的法定化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但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民主权特别是直接民主权缺乏法律保障,参政形式比较单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丰富民主形式”的要求,应研究实行地方民主,特别是直接民主的有益形式,建立健全地方民主和公民参政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们说人大代表的法律素质很重要,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代表职务的内在要求。各级人大代表是所在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通过严格的、民主的、法定的程序选举产生,派往国家权力机关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光荣使者,这样的使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水平是难以行使好国家权力的;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担负着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四项重任,没有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这些重任是难以胜任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事原则是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这个“集体”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良好的法律素质,整体履职水平才会得到有效提高,法律素质好的人大代表组成高素质的国家权力机关,高素质的国家权力机关才能正确行使国家权力,从而不负人民的重托,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4.
郭晓霞 《工会论坛》2005,11(1):104-105
依法治国意味着确定法律为举国上下一体遵行的行为准则.国家权力来自于法律的赋予,法律是保障广大人民权利实现的手段,不是某些机关或个人的秘密武器,所以国家权力的赋予及行使应以实现人民的权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法律监督既可以是一种权利,也可以是一种权力。法律监督权力和法律监督权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法律监督权力实际上是国家机关享有的各种权力体系中的不具有独立性格的一种特殊权力类型,是所有国家权力具有的一种客观功能与属性。狭义的法律监督权力,专指为了使主国家权力更好地实现,法律赋予国家机关的具有直接控制或制约性质的权力,这种权力在国家机关权力中处于次要或辅助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法律解释权的行使凸显的问题是:法律解释权的行使主体泛滥,导致法律解释混乱;法律解释权行使的非实用性,导致法律解释在内容上逐级延续;法律解释权行使的非规范性,导致法律解释在形式上凌乱不堪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与行使制度存在不足,主要是:法律解释权附属于其他权力,由国家机关任意行使;各国家机关共同行使法律解释权,使法律解释的混乱日益凸显;法律解释权多以隐含方式行使,法律解释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创制权混为一体。改进我国法律解释权行使的基本思路在于:制定《法律解释法》明确法律解释权的地位,厘清与规范性法律文件创制权的界限;限制法律解释权的主体数量,规范法律解释权的行使方式;协调不同主体的法律解释权,构建完整统一的法律解释体制。  相似文献   

7.
法律监督是我国以宪法确认的法律制度,其权力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表现为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对检察权的行使,具体表现为检察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提起的抗诉和提出的检察建议。民事检察是法律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维护民事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和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律监督既是现代国家法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法制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功能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权力正常运行的保障和导向作用。建立法律监督机制,其目的并不是消极地限制权力,妨碍权力的正常行使,而是对权力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它在预定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实现既定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保证权力正常运行的重点放在对权力行使者的教育上,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信念,促使权力行使者进行道德自律和自省,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不可否认,这种“软约束”对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曾起到了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且有不断扩大趋势的自由裁量权,是腐败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之一。防止腐败的方法有多种.但在法治社会中,最强有力的方法乃是法律控制手段。法律控制的第一个环节在于立法。对在立法中如何通过确定实体法规则和程序法规则来达到合理控制行政主体及行政人的自由我最权的目的,使得人民的权利不致遭受人民授予权力机关的并由其执行机关行使的行政权的侵犯,同时保障行政的高效运行提出了一些新思路。任何腐败都是权力行使逾越法律规范或行使权力违反了人民授予该权力的目的而有损人民利益的结果。目前绝大多数腐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体现人民警察权力为人民所用的最终目的,协调好在警察权力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秩序与个人权利的矛盾,警察权力必须建立在完备的法治基础之上.警察权力的行使者必须是人民警察,警察权力的行使应该具有一定的边界,只能针对特定的责任人,应当遵循相当性原则,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