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自强社区党总支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打造"文化型社区"为品牌,以创建"全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目标,以"服务居民"为根本,以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社区入人心,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一、阵地促动,在提升文化引力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注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和谐社区的发展面临老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社区服务品牌欠缺等因素的制约。由此,提出了本着因地制宜,长效投入的原则,夯实老城区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营造氛围社区居民自治的良好环境,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创新载体,造就社区服务特色品牌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福建理论学习》2007,(10):22-26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强调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并进一步地把其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而进行重要的战略部署。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关爱、互助、互动的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人际沟通、伦理暗示、审美导向、兴趣趋同等手段,以激发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融洽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增进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区整体的综合实力为目的的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10)
社区文化在引领社区文明风尚、增强认同感、教育居民、推动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然而建设经费来源单一、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文化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区文化的机制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最大化满足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5.
繁荣黑龙江城市社区文化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精神动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因此,要加强我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扩大城市社区居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营口市西市区五台子街道华安社区辖区面积23万平方米,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4013户,9987人。社区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在职党员294名。多年来,华安社区在社区党委书记白秀萍的带领下,按照"以党建带文化、用文化促党建"的思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积极创新社区文化载体,打造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文化品牌,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服务作用。社区成立了"一团十队一协会"的文体队  相似文献   

7.
戴志伟 《学习月刊》2011,(11):40-41
一、国外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特点与经验国际上的社区文化发展大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在各国城市中,社区文化有的以居民自创自享为主,也有以政府倡导、群众自娱自乐共同促成的模式,有的国家注重公益文化教育投入和  相似文献   

8.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是社区这样的大家庭呢?有人说只会让人焦头烂额.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社区党支部通过创建社区党建品牌,推行标准化优质服务品牌建设活动,用心解决一件件棘手的难题,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随社区应运而生,社区文化在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我就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一、社区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社区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一)社区文化的包容性.社区文化因为社区人员结构的不同,存在较强的包容性.(二)社区文化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好坏,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托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8,(17)
正鸡西市恒山区奋斗街道办党委紧紧围绕服务型社区建设总目标,开展党建创新工程,以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为宗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了各具特色服务活动。打造社区品牌服务,引领文明社区创建奋斗办党委坚持把"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党员、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居民访谈的基础上,对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发展社区的文化建设现状、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发展社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途径——党委统筹领导,社区自主活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文明、创新、和谐、发展"的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全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末梢,直接面对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意见反馈。公共文化服务能否在社区落地生根、能否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生活方式的选择、能否应对居民多样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同时,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也是社区文化治理的一部分,社区所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增进居民的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光喜  陈钰 《求实》2006,(2):61-63
社区文化客观上对居民负担着社区教化的功能以及对居民生活提供某种社会心理的支持,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社区文化建设重点表现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并以此实现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构建社区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进行以社区自治为导向的社区建设已被上升到"改革、稳定、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涉及到社区自治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对宁波市的实地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选举与任用、社区建设经费的筹集与社区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具体深入地探讨了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和组织以各种方式或手段直接或间接介入社区治理或社区发展的行为和过程。我国的社区参与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推行的社区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各地居民们的社区参与情况来看,现状并不容乐观。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国家、社会、文化和个人这三个层面来探析导致我国目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制约因素,以期相关部门能够有针对性的探寻到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下沉到社区,离不开社区社会资本的支持。通过对宁波市文化型特色品牌社区——后大街社区的考察发现:社区社会资本可以激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动员社区各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公共文化的积极性。因此,充分挖掘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的文化影响,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对社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其积极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近年来,Y社区通过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明确居民参与主体、增强居民参与能力和规范居民参与过程等举措,有效扩大了居民参与,但同时也存在着社区治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居民参与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家”文化尚需深挖和社区信息化平台亟需完善等问题。为此,基于赋权增能的视角,可从制度、组织、文化和技术四方面破解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以保障居民参与常态化,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增强居民参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2,(2):157-158
中国建设银行百步亭支行在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中,立足社区、扎根社区,紧紧围绕社区金融服务主题,坚持发挥基层党建的核心作用,将创优争先活动与社区金融服务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银行与社区的融合共建模式,着力打造"社区银行"特色品牌,用心、用爱、用智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赞为"社区居民自己的银行"。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思想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敏 《探索》2001,(2):47-4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也正由街道管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社区肩负着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并促进社区居民素质全面提高的重任,社区的思想道德建设日益显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多元化发展对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以及改进社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21,(4)
从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领作用是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使党的执政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社区党组织应当以社区共同体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身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实现强化党的民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内部关系协调、形成社区公共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公共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党组织应从以凸显居民参与自治的主体身份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整合社区自组织的利益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社区自治、以培养社区的契约文化促成普遍共识和塑造居民行为等方面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