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苑仲 《学理论》2009,(18):178-179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既与艺术思潮的转变,又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促使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勇于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得当代的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为艺术提供了手段和资源,从而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张学忠 《学理论》2009,(30):201-202
从大众化的角度审视艺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可避免。其中作为现代艺术典型流派的抽象艺术要改革传统艺术,希望实现艺术的生活化和大众化,但其超越现实的艺术理想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当下的新媒体艺术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璇  朱星雨 《学理论》2009,(30):205-206
新媒体艺术有艺术审美的大特征,也有自己本身的小特色,审美过程就存在于艺术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活动中,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审美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暗示。而作为新媒体艺术,更着重于使用先进科学技术,集虚拟现实、数字、交互、多媒融合等众多尖端科技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钱珺 《学理论》2014,(7):173-17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这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使社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误解,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当下大学生媒介形象的三个构成,并分析了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形象呈现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客观形象的塑造、拟态形象的塑造、认知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塑造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静 《理论导刊》2003,2(1):52-54
本文揭示了“后现代”本质,指出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西方后现代艺术,而国内一些艺术家对其却趋之若鹜。这就需要我们重建“审美理想”。唯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抵制后现代艺术的消极影响,壮大高雅艺术的力量,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巍 《学理论》2012,(13):273-27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各种依托网络媒介与新通信技术的革新而产生的各种新传播媒介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应该重视这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针对网络新媒体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11)
随着校园管理的信息化,新媒体工具在研究生管理中的运用不可或缺,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管理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管理工具固定、管理程序固化等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本文在分析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方面出发,试图探析提高研究生管理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丽 《学理论》2014,(2):123-124
近年来,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带来了高校党建环境的变化,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命题。要破解这些新命题,高校辅导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把握新媒体互动传播、灵活快捷、简洁高效、资源丰富、贴近生活等特点,积极探索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开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是基层党员工作生活的重要载体,新媒体与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应做好平台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苏畅 《理论视野》2015,(4):80-8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价值导向。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养人才,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就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江滔 《学理论》2014,(4):179-180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兴媒体突起的背景下,言论自由的逐步开放、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的多元化,作为党和政府政策的"传达器"和"发声筒"的党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报未来的发展只有在改变旧的运行机制的情况下,走向市场与互联网的结合进而拓展受众的范围,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焕华 《学理论》2015,(3):161-163
首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西藏在校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得知西藏高校大学生们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对新媒体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党执政的一个基本环境,在这一全新环境下,政党形象生成与传播的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众对政党形象建构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党形象塑造必须要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能否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媒体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新媒体语境的即时性、共享性和虚拟性等,使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地位、话语方式的调控力、话语内容的吸引力和话语环境的感染力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为此,高校要结合新媒体语境,从关注大学生生活、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树立平等对话意识等方面来建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4)
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文化现象就是新技术的发明导致新媒体的诞生,依托高科技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增长趋势日新月异,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能否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并有效规避其消极影响,是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培养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9,(6):129-132
新媒体为公民网络参与开辟了新渠道,激活了公民网络参与热情,提升了公民网络媒介素养及文化水平。然而,公民的网络参与及其引导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即公民媒介素养不足导致网络参与低效化,主流媒体回应机制不健全削减了公民的参与热度,复杂的舆论环境干扰了公民的理性网络参与,公民网络参与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等。解决上述问题,应提升认知,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夯实法制保障;搭建信息平台,激活公民网络互动;构建"三位一体"的舆情引导模式,激发公民网络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
新媒体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而出现的新型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途径的必要性,应结合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搭建双主体模式、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网络阵地的路径,实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上舆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7)
新媒体的产生,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认识和适应新媒体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任务。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恰当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对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指导,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为法治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新媒体促进了法制宣传的创新;新媒体传播促进了立法和制度性变迁;新媒体促进了司法现代化,不仅促进了个案正义而且促进了司法创新,改变了司法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