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凭的批判     
文凭,作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象征,曾经是就业的敲门砖,晋职晋级的硬杠杠,甚至是身价的标签,特别是名校的文凭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然而这种不断膨胀的“文凭热”却导致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惟文凭是举”,  相似文献   

2.
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来形容当今这个时代—点都不为过,一切都处在动荡变幻之中,譬如生活,譬如观念。有的轰轰烈烈,有的无声无息…… 曾几何时,文凭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是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甚至有人认为 “有了文凭就有了一切”。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文凭成了美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会有位子、有票子、有车子、有房子;反之你就一无所有。看起来是如此不公平,但事实上,在没有别的更好的标准的情况下,文凭又不得不成为这样一个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技术高度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知…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的“挑剔”使文凭有效期变短 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一家公司的副老总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只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 6个月。要想在我们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继续为你的“知识仓库”充电,并将“知识仓库”转化为“智慧工厂”,否则,仅凭你的一张文凭在这里只会失败。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文凭是敲门砖,进门之后,勤奋、敬业、继续“充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才是晋升的阶梯。同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同校同届同专业,文凭虽相同,但几年以后,各自情景却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干部在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干部的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有些干部的文凭含有“水分”。这些“泡沫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些被百姓戏称为“真的假文凭”有不少是采取非法手段“骗”来的,比如违纪动用公款、请老师吃饭等。这些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儿,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文凭腐败的出现,既有干部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诱因,同时高等院校学籍管理松懈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有的干部向老师家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5.
邢燕芬 《前进》2004,(3):27-30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管理人事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负有重要责任。省人事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围绕一条主线,大力实施‘素质·环境’计划,重点推进五项工程”的人事人才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素质·环境”计划是全省人事人才工作的总抓手,是人才强省战略在人事部门的具体化。要紧紧围绕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与转化,大力…  相似文献   

6.
陈振亮 《前进》2004,(6):21-22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努力使全省干部群众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使全省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整体推进的新阶段。一、树立和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观念,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工作。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开发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地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本,坚…  相似文献   

7.
王振雷 《群众》2012,(5):88-88
在人才使用问题上,社会上长期存在“以学历文凭论英雄”的现象。在职场生存,固然需要有知识有才能,然而一纸文凭并不是人才的仅有的标签。在实际工作中,光有学历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力,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在职场中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文凭是指官府发给读书人的证明文书。现代社会,文凭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虽然,文凭是社会识别与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文凭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与文化。可是,今日社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文凭崇拜趋向,随之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文凭异化,正在蚕食着文凭的尊容。  相似文献   

9.
文凭的呻吟     
如今,从弱大,清华到自修,函授各类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均可买到。人有戏言,买张文凭如买双袜子。 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明,是证明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重要凭证。正是由于文凭作用的特殊性,使得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对某些人而言,文凭就是美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不愁分不到房子、挣不到票子、用不上车子、坐不到位子。改革开放以来,文凭越来越吃香,有些人很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但自身能力平平,又不愿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做学问,只好走捷径──“经营”学历,甚至买来假文凭…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轻视技能使许多初中生对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毫无热忱,青年人也对学技术没有兴趣,只求拿个文凭增加求职的砝码。结果导致人才市场上拥有专科、本科文凭的求职者比比皆是,而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中高级熟练技工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做一个“小白领”,还是当一个“大蓝领”?职业取向的天平动摇着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作为首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北京海淀区自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来,以吸引人才、支持人才、成就人才、服务人才为核心,并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为契机,坚持推行“党内党外人才统筹一盘棋”的理念.成绩斐然。前不久,本刊专访了海淀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杨智慧(以下简称“杨”)。  相似文献   

12.
“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 是宣传文化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四个一批”人才是指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江苏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部署,加快推动南京、苏州、无锡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人才强国建设中探索“江苏经验”、作出“江苏贡献”。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滨,沅水北岸有一个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摇篮——常德湘北外语学校。该校创办六年多,没花国家一分钱,先后为国家输送英语专业人才748名,其中取得高自考大专文凭的94名。从1991年起,该校连续被省、市教委评为“社会办学先进单位”,常德市教委称誉为“社会办学的一面红旗”。《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等媒体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白2008年中央的“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逐渐扭转。中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吸纳人才,还在于引领和驱动目前亟需的发展模式的转型,高质量的人才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张文凭、一项技能吃一辈子已成为历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型社会迎面走来。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人才不“充电”就会“贬值”。不少高  相似文献   

17.
文凭是一个人学历和学识的证明,也是组织和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所以人们很看重它。好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得到它--无论通过正大光明的途径还是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   于是就有了“真文凭”和“假文凭”之分。“真文凭”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自不必多说,而“假文凭”则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听说还有产供销一条龙的“假文凭”产业,有的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让人防不胜防,给社会的公平、公正带来严重挑战。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组织人事部门更是深知其害,打击“假文凭”已如离弦之箭。顺便又冒出了“空壳文凭”问题,同样也列入…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海南省委党校大量批发“注水文凭”的丑闻被新闻媒体曝光之后,引得举国哗然,一时成为舆论声讨的目标。文凭已经成为担任领导职务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应知识层面的人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这个规定的初衷,无疑是要提高领导人的知识层次,但“注水文凭”的贩卖,与这一切初衷严重违背了。其后果,就是拥有的文凭越来越高,但知识层次不见提高,而能力却越来越低,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海南省委党校的“注水文凭”丑闻之所以成为声讨目标,依笔者分析,有两大动因:其一,党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其实际知识水平和此一学历应当具有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简历要“简”而有“力” 求职简历的通病多见于两种“病症”:一是欠简,文凭越低简历越多越厚,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洋洋洒洒上千言,包罗万象,活像作业簿;二是乏力,所述内容对应聘职位没有针对性,通览之后直觉是个人才,就是不知该安到一个什么样的岗位,在竞争激烈的求职中,自然降低了命中率。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3,(7):29-38
记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作为行动指南被写在党的旗帜上。这是党的十六大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这一决策高度评价,衷心拥护。中央最近同意印发了中宣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辅助材料,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