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线》1960,(11)
白薯是一项高产作物,一亩春茬白薯能够收鲜薯三、五千斤左右,多的能达到七、八千斤。1959年在严重的雨涝中,郊区曾出现了好几处亩产万斤的白薯高产田。四斤白薯折粮一斤,亩产白薯三,五千斤就折粮800—1,200多斤,亩产万斤薯就折粮2,500斤,因此说,白薯是高产大王。  相似文献   

2.
《前线》1959,(15)
红星人民公社1959年种植小麦16185亩,普遍获得了丰收,总产量554万斤,平均亩产342.4斤。较1958年提高3.2倍,其中国营农场部分4914亩,平均亩产484.2斤。在大面积丰产中亩产达到400斤以上的有5131亩;亩产达到800斤以上的有373亩。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是由于党的领导;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和在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  相似文献   

3.
《前线》1959,(14)
今年上半年,北京郊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形势很好,小麦取得了大丰收。许多区、县都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田。石景山人民公社八宝山大队一千五百三十四亩小麦,亩产五百四十九斤多,其中一百五十亩平均亩产七百斤。周口店区琉璃河公社兴里洼,过去是个低产地区,一九五八年小麦亩产一百零七斤,今年将近一万亩小麦亩产三百斤左  相似文献   

4.
张永化 《党史文苑》2005,(11):13-16
公元1958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爆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的11亩小麦平均亩产小麦3215斤。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十一亩小麦单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通栏标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此事。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热情洋溢赋诗盛赞:“幸福社,真幸福,创造世界新记录,小麦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幸福社,真光荣,光荣榜上占头名,今冬明春再加劲,争取亩产四千斤。”崔营乡的3215,吹响了全国农业“大跃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夏粮、秋粮亩产几千、几万甚至上十万斤的增产捷报频传。于是产生了当时最为流行而响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握辽宁农业今后的发展大趋势,有必要对建国以来辽宁农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溯和分析。我认为辽宁农业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辽宁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1949年,全省粮豆总产量为81.1亿斤,平均亩产为124斤,农业提供的净商品粮为2.3亿斤,仅相当于现在四、五个产量大乡提  相似文献   

6.
报刊拾零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创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跨越的世界奇迹;1988年粮食总产量不到8000亿斤,1993年超过9000亿斤,1996年突破1万亿斤大关——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三级跳”。 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得益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1988年亩产478斤,到2001年亩产达到568斤,增长19%。这使得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  相似文献   

7.
1959年房山县长沟人民公社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全面的大丰收。103,700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554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增产了23%,棉花平均亩产皮棉52.6斤,比1958年增产19%,粮棉产量都提前八年实现并超过了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指标。越过了黄河,全社的6,0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有2,000亩超过千  相似文献   

8.
平谷县的农业生产,在中央、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一九六三年为起点,连续三年出现了大跃进的形势。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一点八,棉花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五十七点六。一九六五年,虽然遇到了天旱,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五百斤,皮棉亩产达到了九十斤。如果和一九六二年比较:粮食亩产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七,棉花亩产提高了近四倍。现在的生产水平,和平谷县历史上低产的情况相比,确实是个很大  相似文献   

9.
《前线》1959,(13)
北京郊区今年夏收作物普遍丰收。各区、县都出现亩产三、五百斤的大面积丰产田,一般三类麦也比去年增产。过去不种小麦的延庆县、密云县北部山区。小麦生长情况也是好的。密云县高岭公社试种的小麦,株高五尺多、亩产四、五百斤,破除了过去某些人认为北部山区不能种麦的迷信。这是农业生产上的新的巨大跃进。  相似文献   

10.
公元1958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爆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的11亩小麦平均亩产小麦3215斤。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十一亩小麦单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通栏标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此事。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热情洋溢赋诗盛赞:“幸福社,真幸福,创造世界新记录,小麦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幸福社,真光荣,光荣榜上占头名,今冬明春再加劲,争取亩产四千斤。”崔营乡的3215,吹响了全国农业“大跃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夏粮、秋粮亩产几千、几万甚至上十万斤的增产…  相似文献   

11.
张秋香的情与思权王军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坚持科学务棉,使棉花亩产由原来的几十斤提高到250.2斤,创造了当时我国农业战线上的奇迹。为此,她出席了全国首届群英会,及第二、三届时人民代表大会,全国第二、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她17次进京,9...  相似文献   

12.
晓农 《党史文汇》2000,(12):20-22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醒目的通栏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标题之下是一篇千余字的文章,介绍湖北省麻城县白果区麻溪河乡建国第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社长王乾成的领导下,以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鼓足干劲办农业,创造亩产36900多斤早稻的超世界高产纪录.文章高度赞扬建国一社的"伟大创举",称他们"放出了中国农业大跃进的第一大卫星!"  相似文献   

13.
(一) “六五”期间,京郊农村认真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粮食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1986年总产已达43亿斤,平均亩产再次突破900斤,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1100多斤。但是近两年来,粮  相似文献   

14.
张永化 《党史纵横》2005,(12):21-23
1958年夏天,湖北省老河口市(原光化县)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的11亩小麦平均亩产小麦3215斤。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十一亩小麦单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通栏标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此事。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热情洋溢地赋诗盛赞:“幸福社,真幸福,创造世界新记录,小麦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幸福社,真光荣,光荣榜上占头名,今冬明春再加劲,争取亩产四千斤。”崔营乡的“三千二百一十五”吹响了全国农业“大跃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夏粮、秋粮亩产几千、…  相似文献   

15.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是个圩畈、山区、丘岗综合经济区。全县有57个乡镇,80万零7千农业人口,60万1千亩耕地,人均7分多,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高产穷县。据1983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5.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4%,乡镇企业产值只有3778万元,仅占11.8%。粮食总产近几年一直徘徊在7亿斤左右,每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都在八、九百斤上下,但是人口多,商品率低,人均收入少,1983年  相似文献   

16.
数字     
618.14亿斤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18.14亿斤,较上年增加5.14亿斤,增长0.8%:平均亩产776.6斤,较上年增长0.5%。夏粮总产量为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敢讲真话     
《党建文汇》2014,(10):1-1
1958年,“大跃进”运动逐步发展到巅峰,为了宣传“大跃进”的“丰收成果”,粮食亩产上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报道时常见诸报刊、闻诸电台、而且相互比着往上抬。  相似文献   

18.
(一)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我省是人多耕地少的省份,1994年八千只有0.7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亩。有限的耕地既要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还要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解决矛盾的出路,只有通过农业资源的深广度综合开发。目前我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力很大,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左右,改造后可年增产粮食35亿公斤;3O00多万亩油茶林中大部分亩产才2.5公斤左右,改造后单产可成倍增长;还有100万亩低产桔园,近100万亩的低产茶园,深度开发,增产潜力巨大。广…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五年三月到九月,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二十名师生,来到怀柔县长哨营公社东南沟大队蹲点,结合生产实习进行科学研究。东南沟是北京著名的天寒、季短、土薄、石头多的穷山沟。当地传统的种植习惯是一年一熟,解放前亩产只有一百四、五十斤。  相似文献   

20.
乔良 《实践》2011,(1):28-29
在开鲁县麦新镇林发村的果园里,一排排果树一眼望不到边,宽阔的行距中间,大葱、红干椒等作物长势喜人。村里人说,果蔬套种,平均亩产大葱3500多斤,最高卣产达7000多斤,仅这片300亩大葱一项就为全村增收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