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意也是一种诗意。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顶峰,同时也是禅诗不鸣惊人之刻。越来越多的禅僧加入到诗人的行列,对诗歌是一个福音。从那个时候起,以诗人禅,以禅入诗,已经普遍。如果说,诗歌是一种土壤,是一种天空,禅意可能就是某种生命的种子,是某个生命的翅膀。它不是无物,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厚厚的积淀,本自天成。它使得诗歌在这里衍生成出了一种活脱空灵而又机趣天成的意趣来。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人李金发,20世纪20年代,通过移植与模仿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等人的创作,在中国诗坛上建造起一种新的诗格:“象征诗”。这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无疑是“新的颤栗”。它推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意境是鉴赏诗歌艺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意境的内涵不能简单归结为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外在景象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意蕴含蓄、景象明晰、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但是对于意境的内涵至今仍然缺乏清晰透彻、令人信服的阐释。本文在吸收前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与实践,对古典诗歌的意境内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甘玲 《求索》2010,(6):181-183
中国古诗学有别于西方之学,它从作品的创作立意到文本语言组织、从美的构筑方法到美之价值判断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特质和语言技巧,都是诗人以细腻的诗心在生命的感受中提炼发掘出来的。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出内向维度的探索和追求,诗人常以不同的语言技巧展现出来,并刺探入他人内心的本真中。本文以中国古典诗歌目治法为研究对象,目治法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结构方法,它反映了一种中国古典的心灵主体论,与西方的现象学的精神遥相呼应,着力于人类内在世界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坦率地说,当下的诗歌,真正打动人的已经不多了,不仅社会上这样认为,就是诗歌界人士也有同感。不少的诗歌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诗歌成为了骂人的口头禅。前不久,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诗人说:中国的诗歌死了。但是我读了彭澎的诗集,我就不再那么的悲观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还有自己真  相似文献   

7.
高国庆 《前沿》2012,(13):196-198
晚唐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呈现出奇情异彩的一个时期。历代学者在提到这个时代诗家时,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诸如李商隐、杜牧之类的杰出诗人,而对许浑却很少驻足、留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晚唐诗人许浑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分析之后,认为他的诗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他的诗歌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未来主义诗人“无意义语”诗歌的提倡,俄国形式主义者区分了诗歌语言和实用语言.在他们看来,诗歌语言是一种自足的语言形式,而不指向外在于诗歌的事物或观念.以穆卡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布拉格结构主义者进一步认为诗歌语言的组成成分构造了一个“语义结构”,是语义结构而非外在于它的事物构成了诗歌.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诗学,可以发现古典中国诗学立足的是语言工具论,而不是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王峰 《求索》2011,(3):214-216
中国诗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绝不仅仅止于意象派,在诗歌题材、诗歌形式、中国诗的化用以及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中国诗都给美国诗人提供了无穷的文学想象空间。作为"他者"的美国诗人对中国诗的异国文学构建和创造性的文学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美国诗歌创作,其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当代诗选》在西班牙出版。这是一次中国和西班牙两国诗人的友好聚会。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昊苏担任招待会的主持人,他在讲话中介绍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相似文献   

11.
李春华 《求索》2011,(7):118-120
诗禅相通是中国诗歌历史的古老传统。近代以来,随着白话诗的兴起和欧美诗歌的翻译传入,古诗词的精神文化传承似乎已经中断。但往后发展,在新月派、九月诗人、台湾现代派诗人中又有接续传统诗歌精神的迹象。中国诗禅文化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生存体验、语言形式和精神形态三个方面。这种转型对于提高当代诗作品格和在大众文化时代重返心灵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显然,赵丽华对自己非常自信,坚信自己是中国非常优秀的诗人。但是不是诗人,是不是优秀的诗人,绝不是诗人自己说了算的,还需要大众的认同和历史的检验。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被贴上“诗坛芙蓉”、“梨花教主”等标签后,在网上掀起了一场罕见的全民诗歌运动。赵丽华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说:这非常正常。诗人们的诗歌写作跟读者的阅读审美之间落差非常大。最新最近的诗歌网民很少能看到。在这样背景下成长的网民,即使他在其他门类很有成就,很出类拔萃,可是他依然难以接受这些诗歌。诗人橡子说过:没有被诗歌浸润的一代人是荒凉的。诗歌现在不被年轻人理解是很  相似文献   

13.
去年第 1 0期《探索与争鸣》刊发了孙琴安先生的访谈录———《新世纪中国诗歌的展望》。孙琴安先生主要从事的是古典文学研究 ,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专门研究 ,同时著有《现代诗四十家风格论》 ,对当代诗坛也时有关注 ,这样的学者、诗歌研究家是比较少的。他对中国诗歌的未来发表很好的意见 ,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诗歌创作的明朗氛围尚未形成  对新世纪中国诗歌应该抱怎样的期望 ?我想 ,它首先应该基于我们对诗歌现状的客观分析。因为未来的诗歌趋势一定是孕育于目前的现状中的。怎样看待中国诗歌的现状 ?许多人对中国诗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说过:新体诗是诗歌的方向,然而现在的新体诗即便给我100块大洋我也不读。据报载,全国有100万诗人,可现在诗歌的读者还有100万人吗?诗歌需要变革,而变革的难度极大。首届中国诗歌节去年10月在安徽马鞍山举办。据说当时马鞍山各街道都朗诵诗歌,诗歌论坛、作品展、民间诗歌会等一一登场,甚至连空气中都飘荡着诗歌的韵味。这里也是古代诗人谢眺和李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人中最具欧化特征的诗人。大量使用长句子是穆旦诗歌语言欧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长句子的使用改变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功能,提高了表现力,扩大了信息容量,提高了细节描绘能力;革新了诗歌句子间的关系,在诗句间建立起严密的逻辑关系。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与现代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现代情思的特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诗文化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中国诗文化深刻、生动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中的文化意蕴历史悠久,文化潜能无比深厚。我们评价某诗人、某诗作,就是根据这位诗人、诗作的文化品位的意蕴、内涵来确定的。顾  相似文献   

17.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歌的天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星座。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李白也是最伟大的几个诗人之一。他那豪放不羁的个性,排山倒海的气势,出神入化的想象,生动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一片雄奇瑰丽、五彩缤纷的诗境,使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成为豪放派文学最优秀的代表。凡是有点中国文化基础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坛上,柯仲平是一位有特色、有建树的诗人。他早期的诗歌,是革命的“喇叭”,吹奏着向旧世界猛烈攻击的进军号;抗战以来,他遵照毛泽东同志“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的教导,用诗歌“为劳动人民唱出最强音”。他一生的创作活动,与人民血肉相连,与革命鱼水难分。特别是在探讨诗歌如何为工农群众服务、推动诗歌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诗人作出的努力,是值得我们总结、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3月21日,世界诗歌日那天,朋友发来信息,我才惊觉海子离开尘世已经20周年了。世界诗歌日是联合国在海子离世10年后才设立的,与海子祭日只差几天,然而,大多中国诗人并不关心这个日子。他们心中另有一个属于诗歌的神圣日子,就是3月26日,这是海子用死亡与中国诗人订立的盟约。  相似文献   

20.
贺波彬 《求索》2011,(10):199-201
在中国新诗的行进过程中,新月诗人朱湘是一位比较独特的诗人。诗人凭借天真热情,执着努力来构建自己的诗歌世界:坚守传统而又不拘泥,化用古典而又有创新,追求静穆又不失热烈并以此寻求新诗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