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振林 《黄埔》2010,(4):55-55
2010年4月15日至24日,我随北京市人大农委考察团,应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之邀,专程考察了台湾农业合作社和有机农业。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使我对台湾的农会和有机农业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考察之余,走马观花地环游了台湾岛,从而对台湾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过去被称作“番”,“番”字带着强烈的中原汉人的沙文意识。原住民生生世世在台湾的延续和传承,成就了台湾文化的多元。前不久,就台湾少数民族的保护和发展等话题,台湾原住民发展协会理事长华加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历代发行的钱币就是有力的证明。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入侵台湾。 1661年,郑成功受明朝政府派遣,率领 25000人进军台湾,击败荷兰侵略军,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来,郑成功便在台湾兴办学校,屯田垦荒,设局铸钱,以恢复台湾经济,使人民安居乐业。当时台湾共铸了 4种“永历通宝”钱币,有两种正面是行书,有两种正面是篆书。篆书“永历通宝”,只有台湾铸造,大陆各局铸造的“永历通宝”皆为楷、行、隶三种书法。因此,台湾的“永历通宝”篆书钱币是比较难得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初,由“台湾长老教会”和“台湾教授协会”主导成立了所谓“台湾前途公投促进会”,极力为“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制造舆论。同月29日,“台湾长老教会”举行“台湾前途公投”活动,该组织的6000余人参加了投票;当天下午,台南市政府和“台湾长老教会”还联合举行“公授大游行”。12月5日,在台湾“三合一选举”投票的同一天,台南市政府同步进行了“台南市市民投票”活动,其中一个议题即是所谓的“台湾前途公投”,以“赞成(或不赞成)台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字样作为台南市民投票内容。台南市政府声称,举办“公投台湾…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世界》2006,(5):46-47
应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邀请,以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长生为顾问,以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省劳动保障学会副会长崔力夫为团长的吉林省劳动保障学会考察团,于2006年3月10日-18日,对台湾劳动和社会保障情势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台湾中华劳动学会理事长(前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陶会见了考察团全体成员,并出席了有台湾专家学者参加的”两岸劳动和社会保障研讨会”。考察团成员还先后与台湾联合总工会、劳动保障方面的专家者及企业人士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台湾社会状况,同时与台湾有关方面和人士确立了建立长期交流合作的意愿。双方初步议定,今年6月末或7月初,在我省长春市共同举办一次吉台两地劳动保障论坛活动。届时,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将来长参加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6.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理上看,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台湾的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只有全体中国人民才有权决定台湾的命运,所谓台湾“全民公投”是非法和无效的,因为它剥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吴亚明 《黄埔》2007,(3):53-54
自从刘铭传修建了台湾的第一条铁路,百多年来,台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就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便快捷的今天,还是有相当多数量的台湾民众选择搭乘火车出行。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台湾创业投资对提升科技的重要性,再从台湾创投公司的发展规模、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结构、以及投资趋势等方面进行台湾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介绍分析了台湾发展创投业的重要政策与金融环境,最终总结和展望了台湾创投业的发展特点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诗羽 《台声》2011,(10):49-49
从热闹的北台湾到明丽的南台湾,作为大陆与台湾交换生的短暂时光中,我的足迹遍及全岛的重要都会和旅游景点。说也奇怪,在台湾时,我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抱怨和想家;离开后,却陷入了对台湾深刻的怀念中。正如浪漫主义所谓的“思乡情结”,只有那永远不可贴近的远方,才是灵魂的故乡。  相似文献   

11.
左宗棠与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在任职东南期间,充分认识到了台湾战略位置的重要,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卫和发展台湾,加速了台湾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5月上旬,我随南京市“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专题研修班”村支书学员赴台学习考察,感受颇深。在学习和考察中,通过与台湾“农业人’的接触、交谈,对台湾现代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问必答 这次台湾研修学习,很注重于务实性,既有台湾高校中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又有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王尊旺 《求索》2011,(12):241-244
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主要包括设立理番同知、实施通事制度、推行教化政策、实行封山禁垦制度等。清代台湾的原住民政策,深刻地影响到原住民的生产领域和精神世界。同时,该政策对促进台湾的民族团结和加速台湾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清统一台湾期间,随着台湾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清政府注意力的转移,其治台政策也有一个沿革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清代台湾原住民政策是从属于整个治台政策的,它是清政府治台政治、经济、教化政策在理番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9,(12):42-55
第六章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据考证,在远古时代,台湾地区和大陆本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板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变成了海岛。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的石器、黑陶和殷代西翼式钢镞等大量文物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因而台湾原住民与祖国大陆也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台湾光复前,招商局总经理徐学禹给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的学员讲授《中央训练团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航政讲义》,不但让学员们对台湾航政有了基本了解,而且提出了接收台湾应注意的问题,为台湾接收及重建做了展望。台湾光复后,招商局积极参与台湾的接收,接收敌伪地产,打捞敌伪船舶,建立台北分局及高雄、基隆办事处,开展对台运营,开辟对台航线,运送人员物资,促进了台湾航运业的复兴与发展,加强了两岸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7日,台湾“泛蓝”三党连访大陆,对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稳定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但台湾局势依然严峻,理性分析台湾局势,深刻认识党中央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重大举措,这应当是把握两岸关系本质,清醒认识两岸关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廖宁 《两岸关系》2010,(7):72-72
台湾中医药源于大陆,台湾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瑰宝。一个多世纪以来,台湾同胞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丰富和发展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今天,两岸中医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愈加紧密,深入了解和客观掌握台湾中医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姚凡  陈冬 《两岸关系》2009,(11):68-68
10月22日上午,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在厦门鼓浪屿轮渡广场隆重开幕,来自台湾的近100位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与来自福建、四川、辽宁的30多位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同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丰年祭”祈福仪式、台湾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台湾少数民族工艺品展示和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旅游图片展览等活动。丰收节期间,还举行了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旅游推介暨研讨会、海峡两岸共同推进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旅游签约仪式,签订了海峡两岸旅游界框架合作协议等。  相似文献   

19.
陈军 《台声》2002,(6):13-14
春光明媚,正是台湾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北京市台联应台湾妇女菁英联盟的邀请,组织了以北京台联秘书长蔡怡先生为团长、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局长李保群先生为副团长的“北京市民间教科文访问团”一行14人,于4月10日赴台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在宝岛台湾,访问团参加了4场研讨会和座谈会,环岛走遍了16个县市,与台湾各阶层民众广泛接触,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情谊。4月10日晚,访问团一行经香港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受到了贵宾般的迎接,台湾妇女菁英联盟理事长黄喜惠女士率众姐妹手捧鲜花迎上前来,为访问团每一位团员献上花束…  相似文献   

20.
曹茂德 《台声》2002,(1):6-6
在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全国台联成立二十周年庆祝会议期间,此间权威人士指出:“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对台湾人民的爱护和尊重,完全符合台湾人民当家作主“出头天”的要求。这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要旨之一。“台湾的事情还要台湾人民自己来办”,表明统一之后的台湾,实行高度自治,台湾的事务尊重台湾人民自己做主。但是,这并不是允许台湾某些人所鼓吹的“公投”、“独立”。众所周知,台湾从来就是伟大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