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世界既不是有形的现实的物理世界,也不是根本不存在的虚无,它是对现实的动态描摹和实时仿真.虚拟世界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认识事物的维度,提高了人类认识的能力,扩大了人类认识的范围,影响了人类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王顺顺 《传承》2008,(22):80-81
虚拟世界就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发展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虚拟世界使人们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自由,使人类的审美能力日趋下降,虚拟世界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正视生存与梦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虚拟世界就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时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发展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虚拟世界使人们逐渐失去主思考的自由,使人类的审美能力日趋下降,虚拟世界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正视生存与梦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路强 《探索与争鸣》2022,(7):124-130+179
在VR技术产生以前,数字虚拟世界中的“杀戮”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得到足够完备的伦理辩护的,然而越来越拟真的数字虚拟世界给人类带来越来越真切的体验,使得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伦理边界变得不那么清晰,从而对传统的伦理系统与道德习俗形成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技术不仅让人具有了一个数字化的“虚体”,而且还让这个“虚体”与现实的身体“合体”为一个完整的身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虚体具有现实的道德地位。而虚体的道德觉醒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数字虚拟世界中伦理的边界依旧必须以生命体验与生活共在为基础。虚拟世界需要同现实世界以相互融合的方式来构筑起适合于数字时代的伦理底色与道德标识。  相似文献   

5.
李钢 《电子政务》2011,(9):15-20
从虚拟社会的定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联、虚拟社会的特殊性等方面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指出信息网络社会的崛起让人类进入到“虚拟世界”,尽管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异,但其主体都是人,要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本质,进而正确认识虚拟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归...  相似文献   

6.
沈嘉熠 《人民论坛》2022,(8):112-115
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是人类想象力通过数字技术而呈现的各种幻象,其中虚拟角色通过其独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恰好赋予了受众想象的空间,“萌”态的设计和多元的交互方式充分映现了受众的情感依托和个性表达,它与受众之间发生的具身感知和环境认知凸显了想象引发的“沉浸性”。随着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日趋模糊,受众对虚拟世界的沉浸感知将在交互情境下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7.
论“虚拟”的哲学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是人类文明的传输和贮存的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实物虚拟、符号虚拟和数字虚拟,是虚拟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和阶段。虚拟不同于现实,并且远离现实,构成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并有可能背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但虚拟又是对现实的再现和复制,它以现实世界为本原、基础和蓝本,虚拟的内容和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虚拟世界的法律不是外部强加的规制,而是自我生成的规范,它们是在一个复杂的多维时空中的算法,算法就是虚拟世界的法律化显示。由此,虚拟世界的法则就不是利用的功能关系,既不是功利主义的"人是衡量尺度"的利益关系,也不是基于个体权利之上的群己权界关系,而是自由的本真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亮 《湖湘论坛》2020,33(3):119-130
未来已来,虚拟世界(VR)不仅全面而深刻地拓展了现实世界的疆土,更以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自由性、隐匿性等独特性吸收着现实世界的“原住民”不断“移居”其中,持续穿梭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然而,人们切不可将自身所需要的幸福、解放和自由完全纯粹地依托于虚拟世界,因为它自身的矛盾性和不完备性始终让人心存疑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虚拟世界正在努力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个崭新的空间,但是在这崭新的空间里也蕴藏着我们的隐私安全危机、信息权利不平等、世界数字分化、文化与语言传播的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谭可可  辛敏嘉 《求索》2011,(8):215-216,37
3D电影视觉操纵所表现的非现实的虚拟世界以其极富隐喻意味的美学意境,契合了观众隐然中认知的外界变化,以及产生的一系列思考、判断与情愫,进而使观众实现了审美体验与"超现实"的心理愉悦。的确,3D电影虚拟世界的视觉操纵其正面影响值得肯定,但如果因此就对其大唱赞歌不免过于乐观了;对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足够的警惕,寻求相应的对策,并加强非现实的虚拟世界的管理仍旧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冶进海 《理论月刊》2022,(8):136-146
多种技术糅合进化中的媒介平台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场景化和艺术化。元宇宙等模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媒介平台,一方面是媒介汇聚众多技术后镜子般模仿物理世界的深度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与媒介环境学派提出的“艺术的接生婆”遥相呼应。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图景将会在现实物理世界基础上以巨大的想象力依靠媒介技术搭建出镜像虚拟世界、想象虚拟世界、混合虚拟世界乃至多维虚拟世界,由此需要防范化解脱离肉身的风险、技术控制的风险、放逐自我的风险、文明跃迁的风险,尊重现实中“臭皮囊”的自由选择,铸好虚拟形象之魂魄,实现人之为人的“本真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正>从科幻到现实,当下的元宇宙正处在设想与初探阶段。很大程度上,元宇宙可以被看作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共生的人类社会新形态。(1)支撑元宇宙的技术涵盖了互联网、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很多技术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但是技术发展的蓝图以及创新实践的趋势都十分明确地表明,元宇宙不仅仅是未来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论虚拟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运用概念、思维来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虚拟化的过程 ,网络虚拟是这种虚拟化进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虚拟和现实不是虚假和真实的关系 ,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作为人的两种生存空间 ,从来都是并存的。虚拟能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限制 ,实现个体的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人格的发展需要虚拟。保持虚拟与现实的适度张力 ,有利于现代人人格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袁洪升(中共山东省单县县委组织部)领导干部的德主要指个人的品德和官德。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日常的历练与培养。领导干部讲修养,首先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既胸怀远大理想,又立足现实。善于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落实在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是世界范围内角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16年7月6日,由Niantic开发的移动平台游戏《精灵宝可梦GO》的隆重上市,其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并互动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即利用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和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模型等的技术,其目的于在屏幕上实现虚拟世界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方式,不仅引爆了游戏市场,而且引发了全球新的动漫角色消费热潮。2016年8  相似文献   

16.
虚拟实践的哲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内涵,它由虚拟主体、虚拟实践中介和虚拟客体组成,但其结构特征与现实的实践活动相比具有特殊性.虚拟实践活动对现实也产生了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俗摄影,不是文明对愚昧的猎奇,不是先进对落后的俯瞰;而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昨天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社会主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素,如资源、技术、资本、知识和权力等几乎都被转换成为信息并在网络上传播,不断扩容的网络虚拟世界已不单纯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和映射,更成为与之相互影响并共同演进的"新大陆"。然而,"新大陆"与现实"旧世界"之间却存在天然张力,突出地表现为它对从"旧世界"移植而来的治理方式有选择地进  相似文献   

19.
漠漠 《今日广西》2008,(3):35-38
现实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圈中,我们附着于一个个的群体.成为群中的一员.无独有偶,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群”:按交流平台不同有QQ群、博客群、论坛群、手机群;用兴趣作为划分标准则有购物群、炒股群、老乡群、亲子群、职业交流群等热衷于“群居”的网民们在虚拟世界家长里短、谈古论今、快意驰骋……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特别在青少年人群中出现了使用网络胜过现实参与的现状 ,部分青少年表现出在虚拟世界的活跃和在现实生活中的逃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