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简单地描述了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成长历程 ,对其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在此基础上 ,本文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 ,并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东南亚华人企业经营新趋向吴圣佳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获得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以生产力大发展为背景,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正经历着深刻的体制性变化。华人经济作为当地民族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正在不断地变革其经营传...  相似文献   

4.
华人宗教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受到自身特性与研究范式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分析了宗教与移民网络的关系、宗教作为文化内核在华人族群整合中的功能以及华人同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近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主要解决投资者如何确保自己得到投资回报的问题(Shlefer andVishny1997)。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根据企业理论的合约方法,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活动内容。换言之,就是借以处理(治理)企业各种合约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了法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历史,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法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中国与法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揭示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变化与国际关系的变化两者之间的关联。当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由敌视与戒备进入合作比对抗更重要的新时期,东南亚华人在居住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并且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中的一个活跃因素。当然,中国也必须时刻意识到海外华人是处在居住国主权之下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8.
华人与东南亚诸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西方殖民者的鼓励下,大量华人移民东南亚并大大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东南亚国民经济所取得的诸方面成就与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本文认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华人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关,并阐释了东南亚地区和马来西亚各州华人人口比重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本文还从华人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并将简单论及这一现象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焦蓓蓓  夏泉 《东南亚研究》2011,(4):80-85,96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为聚集的地区,不少华人有宗教信仰。东南亚地区华人按其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宗教教育,有利于了解这一地区华人的宗教信仰与发展趋势。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宗教教育这一概念,然后对宗教教育学术史进行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东南亚华人的宗教教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社会政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华人经济常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们有意夸大.华人经济的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华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所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这是因为对华人经济不利的制度和政策同样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华人企业家中存在的政商是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东南亚华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因是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华人的文化和种族特性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华人青年如何看待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研究东南亚华人青年对民族关系的看法和态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华人青年认为,他们在政治上认同居住国,但在文化和民族认同方面则仍然保留华人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了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华人企业进行重构行为及其特点 ,并分析了此次重构行为给东南亚华人企业的跨国投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丘逢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人士,由于志向相同,他与新加坡著名华侨丘菽园多有交往,情谊深厚.丘逢甲的爱国思想和对南洋华侨的关心,通过丘菽园及他所创办的<天南新报>传递到南洋华侨社会.1900年丘逢甲受命下南洋宣慰华侨,在南洋各地发表演说,呼吁尊孔教、办学堂,在南洋华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商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东南亚华商开始向中国进行投资,尤其是在广东和福建侨乡地区。东南亚华商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侨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有许多中国公民以各种方式移民东南亚。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支那等地区,一个庞大的中国新移民群体正在逐渐兴起。这一群体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给当地华社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的同时,又造成了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并且很可能对东南亚业已落地生根的华人带来巨大的、但依然未知的潜在影响,例如再华化。他们既可能增强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又可能对中国的外交与侨务政策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中国因素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东南亚是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步骤.最近,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重返东南亚,其主要的战略意图是牵制中国.美国重返东南亚对中国的消极影响大于其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包括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推进东亚经济区域合作,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以及促进中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