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几天,我在上海地铁里看到一位女士在剪指甲,虽然并没有太多指甲屑在车厢里乱飞,也没有溅在其他人身上并落在地板上,但那种情形实在令人作呕。我有些讶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公共场合,做剪指甲这样的“私房事”呢?另外,我对他们整天都把指甲刀带在身上,并决定在像上海地铁这么拥挤的地方,把它拿出来为指甲“美容”的做法,感到非常困惑。  相似文献   

2.
程绍国 《法制博览》2010,(16):10-10
麻将的起源,无法考证,现在这个样子,是慢慢演变过来的。《红楼梦》中称“麻雀”。这东西给国人带来好大的娱乐。国粹啊。我从一位长者那里见到一副翡翠的麻将牌,比指甲大一点点,精致之极。他说他父亲青年时从上海带回的。那时,上海滩是很“人性”的。  相似文献   

3.
年广久像天上的云一样行踪不定,采访他大多要凭运气。经过芜湖市工商联几位领导的多方努力,我们总算不虚此行。在芜湖市工商联新落成的办公大楼里,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号称“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他有些蓬乱的头发明显留着仓促起床的痕迹,一身藏蓝色的西装也不见平整挺括,被烟熏得发黄的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一枚硕大的金戒指在干瘦的手指上显得分外惹眼,削瘦  相似文献   

4.
《工会博览》2005,(5):73-73
指甲龟裂时多喝牛奶:营养不良时,指甲会脆弱断裂。此时应多喝牛奶,多吃海藻类食物,以补充钙质、胶质的营养。 早吃水果如黄金:水果是美容、保健的圣品。早餐吃水果,效益显著,而且更可口,餐后吃水果又可帮助消化,好处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熊召政 《法制博览》2008,(10):28-28
朱元璋虽是农民出身,但当了皇帝后,身边服侍的人也多了起来。裁缝庖厨、医卜车夫,一应杂役应有尽有。据吕毖《明朝小史·洪武纪》记载,有一位姓杜的剃头师傅,专门负责给朱元璋打理容颜,职称就叫“整容匠”。这一天,杜师傅为朱元璋修指甲,事毕之后,他把剪下的碎指甲小心翼翼用纸包好,揣进怀中。朱元璋看在眼里。问杜师傅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纳米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nanos",为侏儒的意思.现把它借用来作为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20纳米相当与一根头发丝的三千分之一.用一个科学家的话形容,就是"你的指甲每秒钟所生长的那一点儿".  相似文献   

7.
硅在世界上的存量仅次于氧,居第二位。70年代以后,成为人类生活的四大要素之一:阳光、空气、水和硅。硅从自然中提炼。经高度精密的技术合成电晶体,再合成积体电路。这片比指甲还小的东西,几乎什么事都可以做。硅谷的硅并不比别的地方多,  相似文献   

8.
一、表现宇宙观与人生观方寸之内,气象万千的印章素有龙德之喻。篆刻家们认为印章是入神龙于指甲,缩寻丈于方寸,正是说篆刻艺术是缩龙成寸的。龙为神物,能大能小,或潜于渊、或飞于天,有生长性和变化性。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先生从中悟出了篆刻的空间美学,也即是小中见大,象中见道,微观中能见大千世界,方寸中可见神奇变化。故而,一枚小小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大陆政策主张以连战、马英九的政策主张为基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九二共识”,但强调坚持“一中各表”;主张通过两岸“合作”以“维持现状”、捍卫“中华民国”;忌谈“两岸统一”,反对“台独”,也反对“一国两制”。近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的大陆政策主张发生偏移,主要表现有:强调两岸交流要“求同尊异”;扭曲“九二共识”,出现向“绿营”靠拢的苗头;从宣称两岸“合作”到宣扬“2D战略”,“反共”和“以武拒统”意味浓厚;企图突破“胡连会”“五项愿景”以谋求拓展台湾的“国际发展空间”,“挟洋拒统”;宣称“亲美友日和陆”,对台美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两岸关系。这些偏移,伤害了国共关系、两岸关系,朱立伦必须停止“偏移”“下滑”行为,带领国民党回到正轨。  相似文献   

10.
大凡舞文弄墨者都爱咬文嚼字,在下虽算不得文人,却也有这么个“癖好”。一日就忽然对“象征性”一词饶有兴趣,可查了家中几种辞书,只找到对“象征”的解释,说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比如,“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和平”等等。而“象征性”一词,在辞书上却总也查不到。要弄懂“象征性”的意义,只有依据其“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1.
“法理台独”的“国际法形态”是台湾当局借助“条约”和具有“准条约”性质的“非官方协定”等规范形式,为其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效力,臆造“台湾国家形象”的各类活动的总称。“国际法形态”的发展历程可分为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前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起始阶段和2008年至今的发展阶段。在前导阶段,台湾当局形成的“正式外交关系”和“实质关系”的并行模式为后续“国际法形态”的起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存策略”和“政治印象”;在起始阶段,台湾当局放弃一中原则,在相关规范中不再反对“双重承认”,转而谋求凸显台湾的“国家属性”;在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国际和两岸形势,台湾当局推动“国际法形态”的重点转向树立“台湾国家形象”、深化“实质关系”、以“域内法”弥补“国际法”不足等方面。总结其变化趋势可知,围绕“存在证成”这一逻辑主轴,台湾当局先后采取“中国代表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三种博弈策略。可以预计,台湾当局未来可能采取“以实补名”“超越主权”“以小博大”等策略,继续推进“国际法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双林 《工会博览》2013,(32):62-63
在北京的“廉租房”之外,还有“廉租楼”。所谓“廉租楼”有两种,一是1958年“大跃进”中建的“公社大楼”,二是文革中建的“简易楼”。如今,这些“廉租楼”大多数列入危楼范畴了。  相似文献   

13.
人称我们这帮文艺经纪人为“穴头”,好像我们是“大款”“大爷”“大哥”什么的。其实啊,说一句实话,在当上“穴头”这两年里,我觉得自己像什么呢,像孙子。 演员像“大款”,观众像“大爷”,“穴头”就像求爷爷告奶奶的孙子。  相似文献   

14.
略晓中国历史者肯定知道,中国历史上不仅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而且还有“不智治国”的愚官政策,“愚民”也好,“愚官”也罢,其始作俑者皆为老子。关于“愚民”,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对于“愚官”,他主张:“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相似文献   

15.
凝视     
已经不知道是在怎样的一个瞬间,老人与模特相遇了。已经不知道老人走了多少路,才把担子挑到了模特面前。她的箩筐里,挑着蔬菜,水果,还是土特产?在模特眼里,她挑着几十年的风雨历史,挑着五千年的传统。老人用皱纹堆起的眼角里,喜悦充实着曾有的困顿。在城乡相接的这一角,在代与代相视的这一刻,老人望着模特鲜红的指甲,笑了。笑着。超越所有年龄与时空的鸿沟之上的,是横  相似文献   

16.
一物降一物     
近年来广告公司在某市风起云涌,3个月内竟致600家,相互竞争如打擂台般激烈。有好事者将各种公司大名编成一个顺口溜: 先是者,有“大地”广告公司成立,地在下,草在上,即有“小草”公司诞生。草为株,丛成野,于是“原野”“绿野”呼之而出。野为场,马驰上,“白马”“黑马”应召而来。俗马低,神马威,“天马”“金马”浩浩荡荡。马场上,竞天骄,“骑士”“牧马”逞英豪,手持“长弓”射大雕。万物生,靠太阳,“阳光”“太阳”  相似文献   

17.
刘红 《台湾研究》2002,(3):20-27,96
正在泛滥的“台湾正名运动”有四个特点:一是表面上为“名称变换”问题,“口号浅显易懂,容易动员民众”,实际上掩盖着罪恶的图谋,即“废除中华民国国号”启用“台湾共和国国号”,由“借壳而活”变为“脱壳而出”,目标就是分裂祖国,因而富有反动性;二是“正名理由”改变以往让人们极易认清本质的“极端化台独”的纲领和口号,重在编造使用“中华  相似文献   

18.
李盛 《工会博览》2014,(27):47-50
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漏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9.
蟋蟀,北方人称“蛐蛐儿”,上海的蟋蟀迷们则最简约而又亲昵地称之为“虫”。人们常说的“花鸟虫鱼”为工作之余怡情养性之物,此“虫”当是蟋蟀。在中国文献中,蟋蟀又有“蛩”、“莎鸡”、“王孙”、“趣织”、“蜻蛚”、“天鸡”、“促机”、“酸鸡”等近20个称谓!大凡被文人骚客们摩玩久了,其花式名目才会如此之多。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发现有很多文人雅士以蟋蟀为题吟诗作文,他们之中有妇孺尽知的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心理压力是一复杂的结构,是一个“整合力系”。文章剖析了“整合力系”的成因:目标预期、失败暗示、教育冲突、压力转嫁、耐压弱化。在这些基础上,从系统论和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的对策,包括:教育评价:“减负”发展“极”;教育质量:“减负”发展“轴”;监控预警:“减负”发展“度”;系统有序:“减负”发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