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今年是新四军第1师移师宝应80周年。80年前,即1944年3月16日,车桥战役胜利后的第10天,新四军移师车桥战役前线指挥所所在地——宝应西安丰绿草荡一带。1944年3月5日,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粟裕率领下,向盘踞在江苏淮安车桥地区的日伪军发起车桥战役。此役共歼灭日军460余人(含俘24人)、伪军480余人,既打乱了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又使淮南、淮北、苏中、苏北根据地连成一片,还解放了周边的近10个乡镇,揭开了华中战略局部反攻的序幕。敌人虽失守了车桥据点,仍盘踞着西安丰周边的其他据点;  相似文献   

2.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省泗洪县境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歼灭了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新四军四师九旅第二  相似文献   

3.
1937年10月12日,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全军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图为新四军第2支队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年3891月01日42蒋,介石致电卫立煌转贺龙、刘伯承,对八路军第一二0师一、二九师等部传谕嘉奖。晋西北战场上的八路军第一二0师领导1944年10月中旬,中国军队歼灭入侵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图为远征军战士与据守八莫日军巷战1940年10月,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新四军在战斗中聂荣臻率第一一五师一部向晋东北挺进,开辟晋察冀抗日据地,配合忻口会战1937年10月6日,八路军配…  相似文献   

4.
第十五面战旗 战斗模范连 授旗时间:1941年9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第一营第一连 批准领导机关: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政治部 1941年3月初,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回师皖东北,继续坚持淮海地区的抗日斗争.部队转战宿迁至泗阳之间的六塘河两岸,打击日伪军和顽匪,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这期间,...  相似文献   

5.
石军 《湘潮》2008,(6):51-51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省泗洪县境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歼灭了日军平林师团280余入,新四军四师九旅第二十六团有7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为纪念抗日英烈,淮北抗日军民竖碑建亭,修筑公墓.于1945年10月10日建起了朱家岗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6.
正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平林第十七师团、第十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等总兵力万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配合下,分5路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妄图通过不断蚕食、清乡,逐步扩大伪化区,缩小我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及淮北党政机关。朱家岗保卫战是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反"扫荡"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英勇顽强,在敌我数量、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击退了敌军疯狂进攻,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宣告了敌人大"扫荡"的失败,巩固了淮北根据地。这次战斗也因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7.
人物寻踪     
△王明星烈士,曾住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参谋长;一九四一年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牺牲于反对日伪军“清乡”的战斗中。根据老同志回忆,王明星烈士原属闽东红军游击队,后改编加入新四军。现特征询烈士籍贯及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8.
房列曙 《党史纵览》2023,(12):29-30
<正>马家园战斗,是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安徽省南陵县城东北马家园地区,进行的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一次作战。1938年秋,日军为保障其溯长江西犯武汉的航道安全,不断派兵对安徽境内长江以南地区进行“扫荡”。10月7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受命接防青弋江西岸的西河镇一带,与国民党军协防青弋江,担负湾沚、南陵之间的夫子决、马家园、红杨树至西河镇一段阵地的防务。  相似文献   

9.
1936年9月,陈翰章指挥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五师与日伪军在吉东地区作战。由四团长侯国忠率领第五师一部,与抗联第五军一部组成联合部队,在穆棱县代马沟,对日本关东军第十二师团工兵第十八联队一部乘坐的军用列车伏击,制造了"九·一二"颠覆日军列车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第四师部分老战士历时一年编写的《抗战在淮北》回忆录第一辑,444千字,最近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四军第四师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后成为劲旅之一,在八年抗战中参加过大小战斗3000多次,歼灭敌人60000多人。编写此书的老战士们以此书纪念为创建淮北抗日根据地而壮烈殉国的彭雪枫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全元 《探索》2003,1(1):66-68
人类历史发展中“跨越”和“倒退”现象的发生 ,是历史主体在生产力决定的所有制“可能性空间”内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生产力只决定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能为其“可能性空间”所容纳 ,却不决定“可能性因子”相互之间的递进关系 ,因此“五形态”递进次序难以得到理性上的确证。现实社会主义产生和存续的历史合理性 ,不应从外在于当代人类活动的“五形态”次序中去寻求解释 ,而应从历史的现实运动中去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真理"是一个哲学范畴,但更是一个有着广泛意义的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图腾。社会原生态的思想文化生活中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这个符号与范畴。政治生活也不例外。政治在不同维度、不同理路上同"真理"概念相关联,其中最突出的是"真理"作为话语权力象征符号,或是作为民主政治模式的参照项与超越物。当然,真理观与真理信念经历了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同政治文明的推进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