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日本的证券交易制度二战结束后,1947年日本政府在解散旧财阀的同时,推行“证券民主化”,即将旧财阀系的股份向个人出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股票市场.1948年进一步制定了《证券交易法》.“证券民主化”从总体上对证券市场的运作作了规定,对形成一个有秩序且便于管理的市场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运转是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象征之一。俄罗斯现代证券市场的发展及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其政治经济的改革进程密切相关,这是一个高收益的,同时也是高风险性、高投机性的不稳定的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国情,而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尤其需要发挥国家恰到好处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两种制度竞赛结果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落下,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西方占领区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则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个德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民主德国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并取得了在这种体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民主德国98%以上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之内,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高。 民德把国民经济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不断完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环节的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般认为,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发展的阶段,而民主德国却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高速到低速增长的过程,到1985年,经济陷入困境,出现建国以来首次负增长。去年开始好转,增长率恢复到4.7%,但估计今后仍难以达到以前的快速增长而实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5.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执政的共产党如果不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水能载舟,也能覆舟。1989年许多东欧国家共产党领导人在群众性动乱中下台,接着,在大选中,共产党遇到失败,成为在野党,这其中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末俄罗斯提出东西方平衡的“双头鹰”外交政策以来,日益重视亚太外交。这一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亚太外交力度加大,表明俄罗斯已逐渐根据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提高亚太外交的地位。亚太外交已在俄罗斯实现其欧亚大国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亚太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俄罗斯的亚太政策思维出现了新变化,为其在亚太地区的活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俄罗斯亚太政策有五项目标:一是确保远东地缘政治安全;二是加强反恐合作,建立"稳定的弧形地带";三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融入亚太经济;四是扩大机器设备出口;五是推销军火.俄罗斯以在亚太地区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为其活动支点,当前的活动重心是强化地缘经济联系,并已有所进展.但是,一些业已存在的问题仍会妨碍它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8.
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亚太区域合作是美国用来阻止东亚地区只包含东亚的一体化进程获得优势的战略。这一战略是相当成功的,不仅保证了美国从东亚不断发展的经济进程中受益,充当着政治和安全事务的主导者,还削弱了地区内的东亚认同,使跨地区的进程压倒了地区内的一体化进程。但是,美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政策具有自身的限度,那就是保持跨区域机制的松散、开放性,而不是积极推动一个紧密的亚太共同体形成。这是由其全球秩序利益、结构性制约和紧密共同体方式利大于弊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美国对于亚太区域合作的参与会是积极的、但同时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具体问题、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俄罗斯的特殊国情三个视角对新一轮迅速蔓延并祸及俄罗斯的国际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介绍了俄的危机应对政策,认为危机背景下民粹主义可能再度大行其道,预测了应对危机进程中可能造成的风险,强调俄必须及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印引进外资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对策祖伟引进和利用外资,是发展中国家解决资金短缺这一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和印度在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对此,本文将作一些分析,并探索一...  相似文献   

11.
“东盟地区论坛”为中国在亚太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方面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平台,从中中国可以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合理定位。尽管以该论坛为核心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前景面临不确定性,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国家对如何变革工业组织结构,促进工业生产发展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个摸索和认识的过程,对于过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组织工业的设想和传统观点也有一个检验和校正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匈牙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欧洲证券市场的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欧洲证券市场朝着一体化的目标经历了一系列分化组合 ,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85年欧共体委员会关于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白皮书”的发表、建立IDIS、EUROLIST、EUROQUOTE、NORDQUOTE、EASDAQ、EuroNM、Euronext等。这些联合或兼并的规模不一 ,有的失败了 ,有的目前仍在运行 ,有的则还处在设想阶段 ,欧洲证券市场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仍将充满艰辛。  相似文献   

14.
1989年8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组阁失败后团结工会迫不急待地出来组阁并得以实现。这是自社会主义变成现实以来出现的第一个非共产党人执政的政府。这个事实不仅影响了波兰的未来,而且对东欧其他国家以至当代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在几经演变的波兰,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越来越远了。回顾近几年来波兰国家变幻的政治风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由于波兰党自身不坚强,对走社会主义道路不那么坚定,对团结工会一味妥协退让,实际上放弃了党的领导,结果终于酿成大祸,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表述从亚太转变为印太.文章尝试从批判地缘政治学入手,将美国的亚太与印太战略进行比较,考察美国关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想象的变迁及其动力.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从亚太到印太的战略转变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从L形布防到半嘴形包围的转变,以及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全方位竞争以重建美国在各个领域的霸权、通过改变自我认同与巩固和扩大西方式自由民主国家联盟以重塑大国身份和信心、通过寻找战略支点以重构关键地缘政治空间这三个方面的战略诉求.拜登政府上台后,已然继承并强化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这意味着美国与中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舞台的战略博弈必将长期持续.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有效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国应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涵养大国心态,采取社会创造策略寻求身份和承认,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谋篇布局.若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等规划能够持续顺利推进,便可有效破解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构建亚太战略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东盟是亚太地区最早的一体化组织,在区域一体化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亚太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东盟自成立至今的一体化历程,然后分析了东盟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战略,并将其总结为三条:一是坚决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和主导权;二是加快自身一体化,建立东盟共同体;三是主导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通过RCEP将一体化进程向亚太地区推进。最后,文章评析了东盟在亚太区域一体化格局中的地位,并通过计量分析结果,比较了亚太自贸区(FTAAP)对东盟各国的利益。文章指出,FTAAP至今仍是一个较远的目标,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东盟对TPP这样的现实问题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8.
苏联已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十五个共和国和独联体,经济、政治形势都不稳定,甚至还有边界纠纷。各自都有许多新问题和严重的危险,但亦有很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苏联剧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多种因素中,党是关键。苏共自斯大林确定党内领袖地位之后,逐步消灭党内民主,实行个人集权,形成个人崇拜,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党的最高领袖一个人说了算,这种局面在斯大林逝世后也没有根本改变,从而使苏共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从苏共的历史进程看,可以说,在苏联,成也在党,败也在党。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安全"(亦称"安全研究")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但主要由于美苏冷战以及核战争的紧迫压力,围绕安全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军事领域,而对于安全的基本定义、具体对象、基本假设、衡量标准等均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分歧、漏洞与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