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恩格斯"恶动力"论断的传统解读存在逻辑上的困境:一方面认为恩格斯追求人性至善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指出恩格斯主张历史发展客观上需要"恶动力"。只有在恩格斯的语境中历史地、辩证地解读这些论断才是科学的态度。恩格斯认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恶"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恶"作为社会发展动力,不具有普遍意义。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本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两条线路,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社会道德才能适当介入到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中来,否则,就会引起经济发展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动态稳是在利益与权利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制度性的渠道使体系内各利益主体之间始终保持某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本文分析了动态稳定的涵义、特点及权力结构,提出在中国语境下,发展党内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与进行去地方化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可行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司法中实现和谐语境中的法律价值,亟待理论上的梳理和现实上的思考.司法实践中为了追求"和谐"而执法违法的现象屡屡发生,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建立积极的正义观,通过公正的司法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6)
21世纪初,"协商民主"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后引起了广泛共鸣,人们希望通过这一理论来为中国特色的民主寻找一般性与普适性的支持。但西方语境下的"协商民主"有其特定内涵,不能简单移植,要立足于自身历史与现实的政治资源发展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本文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与现实中存在的"协商民主"形式做了梳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司法内涵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司法改革的目标确定与路径选择。目前,关于我国司法的主流观点主要包括"司法"即纠纷的法律解决,"司法"即诉讼,"司法"即审判,这些观点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我国的司法内涵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司法权"和"司法活动"的话语结构,"司法权"与"司法活动"均是诠释我国司法概念的重要元素。"司法权"的话语结构坚持司法权为裁判权的专属性;"司法活动"的话语结构则强调司法活动参与主体的国家性和多元性。刑事领域中,司法活动以司法权(审判权)的运行为核心,强调侦查权、检察权、司法行政权各自独立存在,以及司法权对整个司法活动的规制与约束。在司法的概念下区分不同描述对象,是澄清概念误区、尊重司法规律、确保司法改革顺利进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就如何来理解《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正统派认为,"阐释"具有多种意蕴,对出现于《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要做具体的语境分析;新派认为,"阐释"是《逻辑哲学论》的言说方式,是对哲学疾病的一种治疗;折衷派认为,"阐释"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描述性揭示;"阐释"概念的多种诠释,是维特根斯坦在以新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时,所陷入的"解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建构"的困境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异化之异化论的构图是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为基始、在同一概念范畴内建构的三重各有特定语境的哲学图示,在每一重特定语境中对"异化"进行特定的理论建构和思辨解读.  相似文献   

8.
肖扬宇 《学理论》2012,(24):106-107
司法实践中,对轮奸的认定存在着很大争议。现行《刑法》第236条第3款第4项规定的"二人以上轮奸"属于加重处罚情节,而不是共同犯罪形态。所以,"轮奸"情节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轮奸"情节是否存在的问题。"轮奸"情节的成立需要满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成立条件。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共同的故意,客观方面要求两个以上行为在特定时间内实施具有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强奸行为。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37条中的定罪免刑是一个政策性极强的制度设计,它与其他的法定免刑情节之间是包容关系,"犯罪情节轻微"与"不需要判处刑罚"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刑法》第37条中的定罪免刑制度应当独立适用。  相似文献   

10.
在庞杂的演绎推理当中,有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混合推理形式。因其集几种推理特征于一身,所以具有论证性强、说服力大的优点,历来就受人们重视。目前国内许多形式逻辑专著都以专门篇幅介绍它,但按照传统逻辑的习惯,毫无例外地统称为“二难推理”或“假言选言推理”。接着给定类以下列定义: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合成大前提;以一个两肢选言判断为小前提的演绎推理。因它的前提中既有假言判断又有选言判断;所以又叫假言选言推理。最后又以只适用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选言推  相似文献   

11.
李少斐 《理论探索》2012,(2):18-20,60
传播与接受马克思主义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历史语境下传入中国的,其特定的初始传播语境曾严重制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知。马克思主义之遭遇误读、曲解,与其初始传播语境的"量"和"质"、"门径"和"桥梁"以及传播主体不无关系。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介质与方式,有效利用传播媒体,进一步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以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沿着经典作家开辟的理论道路来创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政治语境。按照一般政党学理论,"革命党"与"执政党"并不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在西方,"执政党"是相对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一个概念;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革命党"是相对于"改良党"的一个概念。本文旨在对中国政治语境下政党概念的出现、使用和演变做一梳理,希冀这种梳理能够为更准确和更科学地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修辞情境是言说者和接受者之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修辞情境不单纯是修辞性的,而是具有根隐喻特征的开放体系,除了具有"言语语境"的属性外,还具有"非言语语境"的属性,非言语语境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三种形态.在修辞中,要关注非言语语境中对于认知产生影响的情境、文化、社会等形态.修辞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在修辞情境中构建起来的,语言意义体系的建构是在实践场域中进行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但书"司法适用的现状暴露出令人担忧的问题,归结起来,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但书"司法适用少,作为支撑无罪司法判决的法律依据引用得更少;二是"但书"司法适用不统一、不协调。目前,论证和阐明"但书"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当务之急。从必要性角度分析,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完善需要出罪机制的建立,它是刑事诉讼法适用的内在需要和实体前提。从可行性角度分析,它是刑法总则统率、指导分则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法律规范基本构造发挥效用、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司法解释的合法性保障和认可依据。据此,可从程序和实体两个维度构建"但书"的司法适用路径,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利用"线人"提供情报来破案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已不是个别现象,"线人"与卧底警探以及其他特情人员共同构成了侦查机关迅捷有效的犯罪情报网络.但由于"线人"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目前"线人"的使用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线人"侦查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我国"线人"的实践经验,借鉴外国立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线人"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喂养无主流浪动物因该动物伤人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如何适用法律、进行法律推理确定喂养者法律责任是法律应用的细枝末节,但于细微处可见真法律。在"北京流浪猫案例"中,二审终审的法院判决是借助"危险责任+以因果关系推理的过错责任"程式确定被告责任的逻辑,是模糊而难以服众的。本案例的启发在于:司法适用不能简单地依赖三段论逻辑;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仅意味着法官对生活意义的把握,还隐藏着理性对日常所见进行联想、数量分析、概率统计或粗略估计;法官运用的自由裁量权力的"当"与"不当",有时可以借助实验、社会调研。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家"是中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文化伦理因素,血缘与非血缘关系构成了家族企业员工的鲜明特性,通过"家"文化的视角对家族企业员工的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家族企业在应对人力资本问题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如何监督党委书记存中国的特殊语境下,地方党委书记是地方的"一把手",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张全景几乎和所有省市的"一把手"接触过。记者:"一把手"为什么难监督?张全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这不正常。毛主席说过,"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但这只是一个比方,不应该像军队上的班长和士兵一样。现实中,有些人把"只是个比方"去掉了。  相似文献   

19.
汤维建 《团结》2012,(3):33-35
正完善司法体制,确保审判独立如果将司法观念的保障看成是软性保障的话,那么体制保障和机制保障则属于硬性保障的范畴,是一种看得见、可以定性定量分析的保障系统,因此相比较而言较受关注。体制保障往往涉及国家权力优化配置的敏感问题,因而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而不是简单地从理论框架、更不是从西方语境出发,来探讨问题、研究方案。笔者认为,在我国,司法公正的体制保障应着力在以下方面进行:其一,采取尽可能的措施,确保司法机构从依附于地方的体系中走出来,这可称为"机构保障"或者称为"体制保障"。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相似文献   

20.
韩国勇 《学理论》2011,(34):226-227
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人类必须把握住原语言的意义。然而,脱离语境的词义具有歧义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会导致整个信息传达不准确。语境指真实的语言环境。它是限制语言使用的不同因素的总和。意义理解指正确理解特定材料给出的一定环境下的原语言。它不仅涵盖了对词的理解,还包括对文章的理解。脱离了语境,没有人可以理解任何对象的真义。语境在意义理解中起到束缚和限制的作用。为了得到某个词、句、段的确切意义,就要在语境中研究意义,即"语境中的意义",这对学习二语的人们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