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成为当今世界盛产石油的大国,其中不知凝结了多少石油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南充市政协副主席、国内知名石油勘探专家、西南石油学院教授陈景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长期以来,他为我国石油业的发展尽心竭力做着承前启后的工作,并以学术造诣精深,科研成果丰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勇攀科研高峰陈景山祖籍福建泉州。抱着为开发祖国丰富的地矿资源的理想,他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1967年他从南大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攻石油地质勘探。他的工作单位虽然在北京…  相似文献   

2.
蔡秀军教授     
《浙江人事》2006,(7):29-29
叶银灿,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工作,1977年10月调入国家海洋局二所工作至今。他长期工作在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领域第一线,为我国的海洋工程事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幸福不打折     
凡娘 《今日广西》2008,(19):56-56
在外工作一年,他回家过春节。临回家前,他专门到商场为爸爸、妈妈和妹妹买了礼物。他是刚毕业的学生,收入当然有限,为家人买的礼物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4.
志为祖国献石油胸怀大局进诤言──记全国政协委员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杨继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常委及大庆市委主委、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总地质师、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杨继良同志,于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四十多年来,他先后在陕甘宁、...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凌呼君,是民建内蒙古区委委员、民建内蒙古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主任、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1971年,还不足十七周岁的他,刚刚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电IO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是在电线杆上作业时,得知这一喜讯的。好学上进的他,方1!IJ报了名。由于长期自学肯钻,他竟然没费多大力气,一举考取内蒙古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1982年,因品学兼优,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自动化教研室主任。1994年4月,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主持自动化系工作,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石油地质学家胡伯良孙旭光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伯良来自无锡鱼米之乡,札根大西北34年,汗洒西北五大含油气盆地,足迹遍及我国各大油气田,为我国石油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胡伯良从1977年开始研究塔里木石油地质问题,他八...  相似文献   

7.
1962年秋,马嘎日迪同志出生在鄂托克旗查布苏木的一个普通牧民家里,8岁时步入乡村小学,初中毕业后,回到了生养他的查布苏木陶利嘎查参加劳动,由于他的诚实和能干赢得了社员们的一致好评。1978年刚满16岁的他就当上了村干部,而且一干就是三年,直到1981年他被安排到旗草原站工作,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草原干部.三中全会以后这位憨厚诚实、聪明能干、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很快成长为我旗草原工作战线上的一名骨干,被提拔为旗草原监理所副所长。在此基础上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1991年初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他到棋盘井镇…  相似文献   

8.
许多年来,中国的科幻文学比较沉寂,但河南却有一匹黑马闯进了这个领域。这就是南阳第二石油机械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中国民主同盟南阳市委筹委会委员王晋康。他在动力机械专业上也颇有成就,作为主要项目人之一的国家级重大项目─—沙漠修井机近日将可通过国家鉴定。王晋康自幼喜爱文学,一心想成为一名作家.上大学时他却选择了技术工程专业,毕业于我国著名的西安交通大学。自此,文学之梦就失落了。四年前,一个偶然的契机,激发了他的文学情感,使他闯入了文学领域。当时,他那刚刚10岁活泼可爱的儿子每晚睡觉要听故事。于是…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省农科院,有位深受九三学社社员爱戴的农业专家,他就是热心民主党派工作、为九三学社工作默默无私奉献的农科院九三学社支社主委石承苍。石承苍于抗战后期出生在四川广安,幼年时他目睹了战乱留下的贫穷和荒凉;就读于西南农业大学时,他又遇上了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艰难困苦的岁月,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立志要让家园成为一方沃土,为国家竭尽绵薄。西农大毕业后,石承苍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他放弃了留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四川省农科院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目前,他…  相似文献   

10.
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的汤征,携笔从戎到江苏边防总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17年来,他从基层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成长为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记者站主任记者。在新闻战线上,他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宣传边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为己任,在省部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270余篇,扩大了边防部队的影响,鼓舞了士气,激励了斗志。  相似文献   

11.
全国政协常委、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民盟主委冯宏顺同志已年过六旬,目睹他与失学儿童合影时那欣慰慈祥的笑容似乎还相当年轻,他为希望工程奔波操劳显得精神抖擞,青春焕发。几年来,他为平顶山市希望工程的实施呕心沥血,积极奉献。他的足迹留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家庭和山间小路上,也留在了山村师生和家长们的心坎上。冯宏顺同志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侄子,从小受爱国、爱民思想的熏陶,心灵深处积淀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大西北去工作。几十年中,他驰骋南北,为我国的冶金工业和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在杭锦旗草原上,有一位创业能人,人人皆知。然而,你看不到新闻界宣传他的只言片语,你听不到社会上议论他的任何传说。人们只知道,在全旗私营经济领域他纳税年年第一,接连五年被旗党政予以嘉奖表彰;人们只知道,他和他的企业年年有发展,岁岁上台阶……这位清心寡欲而又敢作敢为,功名淡薄而又奋斗不息的人就是旗商会副会长康泰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光荣。康老板四十出头,其貌不扬。在我们再三要求下他打开了话匣子,他清晰的人生轨迹和艰苦创业之路便展现在大家面前——1974年高中毕业,劳动锻炼中任过民办教师、民兵连长、大队…  相似文献   

13.
300多年前,荷兰一位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为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门卫这个岗位工作了 60年。他的业余时间呢 ?一直坚持磨镜片。这是他的业余爱好,也是他人生的另一块阵地。他持之以恒,磨呀磨,一磨就是 60年。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那些专业技师研制的还高出好几倍——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他借着自己创磨的镜片,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发现的另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 1675年,他发现了原生动物; 1677年又描述了哈姆发现的动物精子; 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一个看门人,利用他的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14.
苏埔 《黄埔》2008,(2):28-29
1949年11月,沈翰良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兵科,时值大西南解放,他随学校集体起义,编入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1951年1月毕业后,因家庭因素和家乡建设需要,复员回乡参加地方建设。当时工作分配有三个去向,一是南通军分区文工团,二是海门县农水科,三是文教科,他选了教师这个职业,且一千就是四十年,至1990年退休。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他能力很强,也很上进,工作也十分努力,但一直干了几年,他还是没有提升的机会。后来,这位大学生又换了几家公司,但他不是挑错了雇主,就是跟错了人。一直到退休,也没能混出个名堂来。  相似文献   

16.
于坚2001年从北京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以后,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还接连在几个大项目上跌了跟头。他向总经理辞职,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他出生在中国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个平民家庭.18岁的时候考入了中国当时最好的军事院校——哈军工。 毕业之后,在军工厂工作了十几年的他转身步入了政界,先后在多个省区担任领导。而在2003年,一纸调令让他再次做回了自己的军工本行,出任中国国防科工委主任。2007年8月31日,在嫦娥一号卫星被送入了发射基地之后,身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他再次被调动工作,赴任河北。  相似文献   

18.
为我国林业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周晋基生在江南的周晋基同志,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三十多年来始终扎根于北国的内蒙古林科院,为我国的林业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成绩已编人《华夏英杰》和《今日中华英才》两本书中,九二年他获得了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青年专家人才库的微机里输入了豫东一位医学人士的名字。2002年6月20日,河南省心脏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又将其增补为最年轻的委员。他就是河南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周口市政协常委、郸城县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郸城县公疗医院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广东。1983年9月,张广东以优异的成绩从新乡医学院毕业。怀着热情和梦想,他走进了郸城县人民医院,从此挑起了为人民治病的重担。从主治医师干到副主任医师,从普通医生干到内科主任、业务副院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张广东工作起…  相似文献   

20.
一、为人品高学博,热爱教育事业庄水淡同志于1968年7月毕业于北师大政教系。他常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勉。无论过去曾8年在江苏省东台市工作,还是1976年以后回到故乡一直在同安工作,他的为人和业绩都是有口皆碑的。曾有几时,领导要调他到党校、到有关大专院校和党政机关担任领导干部,他都婉言谢绝。《厦门日报》曾专题报道了他这么一个"不当县委宣传部长,愿当政治教师"的人物。庄老师酷爱读书。他不但才识过人,基础知识深厚扎实,而且教艺十分精湛。他授课时,注意运用文化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实例讲解政治理论,做到深入浅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