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趋向浮躁与功利主义,只是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时;当我们的传统戏曲妥协于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时;当我们的年青一代满足于麦当劳、肯德基带来的效率跟快捷时;当提到盖茨,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为人类作出的科技贡献,而是亿万资产时……生活在浮华世界中内心躁动的人们需要向圣贤先哲们寻求精神上的宁静。就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捧红了诸多学者教授,《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书籍的热销,以及"读经教育"盛行的背后,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股国学热潮中折射出的心理需求,或许更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心理危机。"经",这久违了的字眼,这淡忘了的传统。在我们的法治社会里,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经济长足推进的背景下,它的突兀萌发,真让人有点"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2.
当经历了春华秋实的人们步入人生的夕阳时,都希望能安享晚年,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法院里年年都会遇到涉及赡养问题的"老子告儿子"案件。  相似文献   

3.
江苏力联集团38万元的员工捐款至今没有捐出,其中41423.1元为汶川地震募集款,曾有"江苏慈善第一人"之称的集团老总翟韶均顿时成公众关注的焦点。"江苏首善"捐款谜团背后的事实真相是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但透过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当前社会慈善事业特别是民间慈善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  相似文献   

4.
“当我走在街上,将身上的一些零钱放进慈善募捐箱时,我的心,感觉是暖暖的。”这是中国慈善事业走过10年后,一位普通市民对慈善的切身体会。“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继市场分配、政府税收分配之后的第三道分配程序。”这是中国慈善事业走过10年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达成的共识。当感性的体会和理性的思索交汇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这个时代,慈善已经悄悄地担当起调谐社会公平的责任。培养一种慈善的理念慈善,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然而,今年3月,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采访时,记者却听到“…  相似文献   

5.
"慈善事业"起源西方社会,英文称charity.在中国,提到慈善事业,我们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可能就是绝症募捐和救护伤残.其实,相对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实际运作和慈善事业的主要功能,就可以知道标准的慈善事业和同情、爱怜并非完全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方亚琴 《法制与社会》2013,(22):295-296,298
慈善既是公共生活的基本构成要件,也是发自于个体的生命追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慈善组织也在逐年递增,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的社会捐助网,并逐步拓展到部分乡镇及社区。然而"郭美美事件"一出之后,中国的慈善事业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人们忧心忡忡地谈论着中国慈善的公信力问题,一种"不信任"的氛围很快在公众之间蔓延开来。本论文拟从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到现状角度出发,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相关慈善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使中国目前的慈善信任危机得以消除,从而在根本上使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3,(11):66-68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而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让人感觉有一些悲凉。人们感慨当下社会大众被手机奴役的现状:这个年代,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都轻易地向手机低头了。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手机控"、"手机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原本手机只是我们的一个附属品,为何我们反过来成为了手机的"奴隶"?  相似文献   

8.
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慈善事业尽管有发展,但仍存在"政府主导"的问题,慈善机构少,筹款能力不强,慈善立法滞后,慈善信息不够透明。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借鉴美国慈善的成功经验,积极完善慈善立法和相应税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朱成玉 《政府法制》2012,(24):45-45
我们对着镜子,看到了自己;风对着镜子,看到了风;云对着镜子,看到了云;只有雨说,有时也有例外,我对着镜子,看到了雪。当我们面对情人时,就很高尚;当我们面对金钱时,有时是非常卑鄙的,所以,我们常常要照镜子,寻找自己的真实模样。于是我们发现,自己的影子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以,我们活得很辛苦。  相似文献   

10.
张镇强 《政府法制》2006,(13):23-24
慈善捐助自古有之,中国和外国都如此,但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则只见于20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广泛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对“慈善”二字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例如,英国人认为慈善的含义在于只是奉献,不求回报;慈善的目的是让接受资助的人从此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慈善事业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偶尔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给予了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的心。美国是从17世纪开始,由欧洲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在一片大荒原中开拓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上,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人际关系上,有"压迫力"就有"反压迫力".古人说:"恶声至,必反之."意思就是,当别人对我们嚷嚷时,一般人正常的反应就是嚷嚷回去,但这并非高明的人际互动技巧,最高明的技巧是运用"幽默反击术".  相似文献   

12.
一条围巾     
《江淮法治》2009,(24):30-31
弗里曼夫人是一位律师的遗孀,人们传说她很有钱,但谁也不知道她究竟有多少钱。 一个早晨,送牛奶的工人发现弗里曼夫人家两天的奶瓶仍然放在台阶上,觉得很奇怪,当他朝屋子里张望时,只看到一只旅行箱,箱边有一只女式拖鞋,拖鞋边有一串钥匙。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的这一年,因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但这些改变或多或少给了人类一次重新审视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很真实地存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当我们又重新开始正常的工作秩序之后,似乎也有了新的思考活动.我的周末时光,虽然是进入了宅家模式,但这种半封闭状态却能发挥出人们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我像服用了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民警马玉正在征文中写道:当心理学越来越真实地整合到监狱改造工作时,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愈发凸显.它与我们所熟悉的思想教育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和工作逻辑.如果说教育工作的逻辑是"给他力量",那么,心理工作的内涵则是"开启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艳照门"到今天仍然高烧不下,它带来的伤害已经从娱乐圈蔓延到了整个社会。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看到了人们潜伏的偷窥心理,我们看到了电脑可以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我们看到传媒的操守,我们更可以看到人们的道德标准……是道德失范?还是法律无力?抑或媒体无良?  相似文献   

16.
"折迁"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反映了许多矛盾,也可以看到拆迁制度艰难走过的每一步。这正是法治建构过程的一个典型缩影。无论法治是如何推进的,它都必有一个推动或建构的主体。在"拆迁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为之努力,有的成为阻力,也有的时而成动力时而成阻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法治秩序的创造主体,即法治推动力问题。中国式的法治已经显示出中国式进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法治秩序特有的建构方式。这就是在官方主导力、民间原动力和职业建构力的动态合力作用下,中国法治在转型和磨合中一边建构,一边探索,一边前行。三方力量虽有利益矛盾和冲突,但这三方力量在整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是可以被整合的。  相似文献   

17.
聂鑫 《政法论坛》2022,(5):180-191
“公私协力”是现代福利国家方兴未艾的主题,而慈善事业领域“公私协力”的独特性,在于各国都有政府与民间协作的历史经验,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特别丰富。虽然在中国传统福利思想中,养民育民为国家之权责,但在实践中,民间的宗教与宗族团体在慈善事业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末以来,随着居乡士大夫角色定位的变化,民间非宗教力量成为地方公共福利的主要推动者;政府在对民间慈善事业予以监管的同时,也对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财政与行政支持。近代中国的慈善组织与地方市政建设高度相关,如上海的同仁辅元堂,甚至被认为是地方自治的起点。中国在慈善事业领域“官民合力”“官督民办”的历史经验,不仅是近代福利国家建构的基础,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何明 《检察风云》2015,(3):82-83
当人们站在人民大道武胜路、西藏中路西侧时,向东望去,在诸多现代式高楼大厦中,有一幢比较低矮、有点古旧的建筑,位于北海路广东路间,上有"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字样,这栋建筑物就是曾经的"东方饭店"。  相似文献   

19.
论感恩文化的破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一种积淀,但是,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时,却蓦然发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在许多人心里是那么的淡漠,甚至,很多善举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误解。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本期请来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进而呼唤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种积淀,但是,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时,却蓦然发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在许多人心里是那么的淡漠,甚至,很多善举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误解。是什么让人们变得如此冷漠?本期请来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进而呼唤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