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承》2006,(4):4-4
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两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给未来中国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陈独秀。  相似文献   

2.
晓芳 《协商论坛》2010,(4):63-63
中国人的眼睛由黑白两种颜色构成。 青,黑色。青眼,眼睛正视时,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  相似文献   

3.
一个“东方老外”的忧虑(埃及)侯赛因我们国家有句俗语:士居一地四十日,便成那里一居民。我到中国已经两年,因此可以说是半个北京人加半个开罗人。两年前刚到北京时,对北京的了解几近于零,所以“下车伊始”,就以我独特的方法,去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人。我想,了解...  相似文献   

4.
王亮 《两岸关系》2013,(10):22-23
许坤成,1946年生于台南。翁美娥,1946年生于桃园县。1965年两人双双考入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前身)美术系,师从郭柏川、  相似文献   

5.
方方 《世纪行》2009,(4):20-22,27-36
汉口租界就这样开始 第一个来中国开辟租界的是英国人,第一个来汉口开辟租界的也是英国人。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又霸道又牛气。让中国连续惨败两次的鸦片战争的主角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两次危机” 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遭遇到两次“危机”。这两次危机的产生,与其说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危机,不如说是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误置”。  相似文献   

7.
地震!时隔两年,中国人再次面对强烈地震,地点,青海。震源,玉树。震级,7.1级。得知这一消息时,中国人民震惊了,但这种震惊与两年前惊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的感觉截然不同——与那时的惊愕、悲痛相比,中国人民更加有序地投入抗震救灾紧急状态,把对遇难同胞的沉痛哀思,转化到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战斗中。中国政府用两年的时间提升应对大灾的能力水平,中国人民用两年的时间磨练一颗坚强的心。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交流》2005,(3):40-40
l、长不大的问题。中国企业组织能力的缺乏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组织缺乏可延展性和可复制性,无法长大的问题。尊卑有序,内外有别,传统中国社会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社会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两个节点之间的相对关系决定了两个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这种特殊主义文化传统要求,每个人都有特殊情况,需区别对待。使用成文的条款和规定去平等要求每个员工往往会被侧目.谓之不成熟。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大概有两种人轻易质疑不得:一种是做善事的人,另一种是刚去世的人——所谓“人死为大”,人才刚死,质疑或批评的话以后再说也不迟。陈光标属于前一种,而且他还是个做大善事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有那么两位中国人,一位是来自东北的薛晓平,一位是来自苏州的刘中杰,虽然都不是义乌人,但却联手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尝试创建一套“英国义乌”模式。 他们俩的共同信念,就是一定要把“中国制造”的品牌做好,让英国人知道,中国商品并不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李生明中国自古就自"杀一儆百"这条成语。明朝皇帝朱元璋杀了一个贪赃枉法的驸马,威慑了满朝文武,使众多的人不敢步其后尘。新中国杀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教育、挽救了20、200、2000、20000多个干部。这两种事实,都可用"完成式...  相似文献   

12.
陈谷嘉、朱汉民两教授主编的《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近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力作,尤其对德育思想研究颇有创新,处处给人一扫平淡,见解深刻,独得玄珠的感受。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本书作者提出了中国德育思想的理论系统和概念系统。作者通过大量的史实考察与分析,揭示了中国德育思想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在中国古代始终把道德的培养置于德育的首位。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地以道德属性概括人的本质,认为道德素质是人与禽兽乃至万物区别的根本所在,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尤其是具有人生价值的人,…  相似文献   

13.
在辞旧迎新的世纪之交,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最耀眼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毛泽东了。记得曾读过两句颇富哲理的诗: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作为二十世纪改变中国面貌的领袖和世界伟人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赵彦行 《传承》2013,(12):151-152
民国时期的陆军大学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设施最先进的军事学校,也是旧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和军事学术机关,是近代培养军事人才的荟萃之地。陆军大学从1906年创建至1949年大陆解放,相继迁址于北京、南京、遵义、重庆、黄埔。正则班23期,毕业2438人;特别班8期,毕业1018人;将官班甲乙两级,毕业657人。正则班学制三年,特别班学制两年,将官班培训3至6个月。正则班学生要经初、复试两次考试,特别班一般从中校至将军中保送入学,将官班主要是高级将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中国人不仅把长城造成了世界奇迹,而且把“长城”造在了八仙桌上。毛泽东也称麻将是中国继中医、“红楼梦》之后对世界的第三大贡献。发明于清末民初的麻将,如今已然占据了中国式娱乐的“国粹”地位,受欢迎程度大大盖过了其他两种传统博弈活动——象棋和围棋。好像只要有4个以上中国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麻将。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开国功臣中军事上最突出的是林彪和粟裕,两人谁更胜一筹,是当今好事者喋喋不休、永无止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小康》2010,(5):18-18
2009年中国国家形象“小幅回升”——来源于一份由英国广播公司赞助的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人中,41%对中国有积极观感,比上年小增两个百分点。3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负面影响大干正面影响,比去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读刘刚、李冬君新著《通往立宪之路一告别晚清的近代史》,与先前的《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一样让人激动。我想,这两套书将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功能——它可能会引起中国社会史观的变化,而且是巨大变化。也许,这两套书是中国社会历史观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把生育率由原来平均生6个孩子降到略低于两个,令世界惊叹。计划生育使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这有利于资源环境紧张状况的缓解,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古今盗贼称谓差异极大:古之“盗”,多谓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中国古代,用“贼”称谓强盗是大量的,尤其是在众多强盗称谓未产生之前;盗则不同,虽然有时用其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用其指称强盗要远比用其指称小偷少得多。古之“盗贼”,有时可指称盗与贼两种人;而今之“盗贼”,则完全指称盗与贼两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