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最爱吃荷包蛋。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碗面条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碗却没有。妈妈问:"小玲,你吃哪一碗?"  相似文献   

2.
苦脸面对法国菜张玫从我们这个以“吃”闻名的大国,到人家那个以“食”获誉的友邦,免不了要苦脸面对法国大菜。初到法国的一个月,没有了米饭、面条,每天都是面包、奶酪、牛羊肉,真把我吃怕了。当时“祖国”的概念几乎等同于面条、饺子和我爸做的红烧肉。可是刚刚到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面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至今已经超过一千九百多年,带馅面条源于清宫,是御膳房专有食品,相传是慈禧太后为生日寿筵下令制作的。因其制作工艺复杂、费工费料,并且是御厨顶级高手手工操作,所以除少数皇族享用外,一般官员和平民百姓根本无缘问津。随着科技的发展,带馅面条技术已经简单化、机械化,这种美味可口、别具特色的面条正悄悄走进百姓的生活。专营带馅面条的小店可谓小本创业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赵东祥 《春秋》2011,(1):57-58
享有“中国粉丝之都”盛誉的招远市.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区.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绿豆、红薯、豌豆等原料加工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龙口粉丝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东方丝雨”、“玻璃面条”等美称。  相似文献   

5.
寻找面条     
白水 《人民公安》2007,(16):43-43
吃面条有许多好处,而快捷和省钱是最显著的特色。说是寻找面条,并不完整,应该是一堆人在利用午饭时间自发锻炼以后,寻找饭馆,吃一碗面条或者说是其他的什么食物,以饱肚子。这种食物可以是面条,更可以是米饭、馒头、饺子、炖肉烤鸭……一切可充饥之物。题之面条,不过一食品代名词而已,但又不只是而已,吃面条有许多好处,而快捷和省钱是最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经验服务员对他的新同事说:“我已经叫了四遍八号桌的客人。”“那你为什么还不把他赶出去?”“还不到时候。每次醒来的时候他都付一次钱。”混种鸟鸟类学家走进专利注册处。“我已把信鸽和啄木鸟交配成功,”他解释道,“产出的混种鸟不但能带信,而且到达时还会敲门!”面条与馒头一天,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便面委屈地问馒头:“你们不是要找面条吗?为什么打我?”馒头恶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7.
正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面条,但是每斤四毛钱的面条,当时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每晚煮菜的时候,如果家里有面条,我常常对父母说:"放一些‘钢丝绳’(面条)下去吧,这样煮出来的菜才有味道哩!"如果是用南瓜苗和面条一起煮着当饭菜吃,那可是我少儿时期的美味佳肴,我总觉得什么肉都不比它好吃。我曾经用一小撮面条和一瓢羹的辣椒煮来当菜送饭吃,结果被村里的同龄孩子们嘲笑了好长一段时间,还编了一句顺口  相似文献   

8.
兰州拉面     
刘郁 《人民公安》2011,(20):58-58
以前不爱吃面条.而父亲是面条的忠实爱好者,他能自己和面,然后做成炸酱面或热汤面.都是些朴素的食材.却也筋道清爽.是年少时光里才有的味道,可是那时的我并不捧场,只吃一小碗.用父亲的话说:“可惜我这手艺了,这孩子就只吃几根。”等到过了而立之年.父亲爱吃面的基因忽然觉醒了,渐渐品味出面条的好滋味.  相似文献   

9.
数字     
《人民公安》2009,(3):4-5
一民俗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中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人们习惯在初七这天吃七宝羹来祈福.盼望一年的好兆头。而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相似文献   

10.
◆我看到过的对幸福的比较.概括又通俗易懂的诠释是“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其实幸福怎么会这样简单?幸福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实践的人生哲学。幸福又怎么会如此复杂?失落时的一个浅浅的微笑.无助时一句暖人的话语,寂寞时一声轻轻的问候,甚至是饥饿时的一碗面条,躺在那缕阳光下翻开一本心爱的杂志……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奖品“你这手表不错 ,在哪买的?”“不是买的 ,是赛跑得第一名 ,得奖来的。”“是吗?有多少人跟你一起赛跑?都是些什么人?”“连我一共3人。警察得第2名 ,丢表的人得第3名。”较量法官 :“你偷过东西吗?”小偷 :“时而。”法官 :“在什么地方偷过?”小偷 :“各处。”法官 :“好吗 ,把你关起来。”小偷 :“什么时候放我。”法官 :“迟早。”面条与馒头一天 ,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 ,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 ,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 ,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  相似文献   

12.
周琼 《人民公安》2012,(21):16-18
其实,关于牛抗斌的籍贯,另外那个犯罪嫌疑人不过是随口说说的,说了句"他爱吃面条不爱吃米饭,不像南方人",他并没有意识到他提供了重要信息。但张建国和他的同事们对线索随时随地的注意,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身负多条人命的牛抗斌在潜逃18年后,真实身份终于被揭穿。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料理”就是烹调的意思,所以东京街头反倒没有“日本料理”而到处都有“中华料理”的字样。 初到东京,在街上看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日本餐馆门口无一例外地设有橱窗,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面条、饺子、花花绿绿的日本饭菜,每样东西下面都编了号,标有价  相似文献   

14.
“饿坏了吧,晚上吃点啥呢?”“下碗面条吧,又快又方便。”面对高大娘的询问,在革命老区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采访的新华社记者,不想给乡亲们多添麻烦,随口回答。不到半个小时,高大娘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面条,每人碗里卧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蛋,  相似文献   

15.
每当夏、秋季节,只要您到南阳,一下汽车、火车,就能听到站门口摆小吃摊商贩的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浆面条,五毛一碗……”浆水面条是南阳特有的时令食品,其特点是酸、辣、咸、香俱全,余味无穷,食后能帮助消化,防暑降温,颇受南阳一带老百姓的欢迎。浆水面条的主要原料是绿豆清浆水、上等麦面粉、细面条、青菜、肉丝等。清浆水的做法是,将浸泡过的绿豆磨成细浆,加上适量的发酵曲子,夏季,在室内放上一两天,即可出现酵酸味。将发酵的浆水置入锅中烧开,下适量细湿面条,配上黄豆芽、小白菜、芹菜等,再放上一些瘦肉丝、姜丝、葱花,倒上些芝麻油,再…  相似文献   

16.
魏宗凯 《台声》2005,(6):52-53
730年前,一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发现中国的面条很好吃,回去就搞出了意大利面,并且风行欧美。730年后,一个名叫蒋凡可·兰奇的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出任宏碁集团总经理,此前他已将宏碁的产品在意大利和欧美市场做得很成功,现在他要把他的成功经验移植到中国来。人们担心,他会遭遇意大利面条同样的遭遇,在中国本土流行的只能是中国面条,哪怕意大利面在海外十分风行。“戴尔只是在美国做得出色,惠普市场份额一直在走下坡路,联想并购IBM电脑部门还很难说是成功,富士通西门子勉强在日本立足,东芝的财务状况继续不尽如人意……”上…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 [选用案例]学生石某为何被拘留 一位60岁的阮姓妇女与学校附近一个面条店老板杜兴菊有矛盾,想寻机报复。于是从市场小贩手中买来有剧毒的禁药“毒鼠强”,掺到面里,让欠了她8.5元钱的一位14岁的石姓中学生带到杜的面条店去煮,并要假装也吃一点,许诺事成之后付酬100元。石照办后,得款21元。其结果使重庆市一乡村中学53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一名学生中毒死亡。阮某、石某被刑事拘留。 [简要析评]公民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求非法利益,否则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暑期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大获成功,票房收入高达5.5亿美元。影片之所以成功,除了语言幽默、画质完美、情节曲折外,最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发人深省的哲理。影片主人公熊猫阿宝从一个卖面条的伙计成长为和平山谷的捍卫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使我不由得将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逢喜面条面条古称“汤饼”,苏东坡诗:“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璋书”。古人产子,祝辞添麒麟,是为“弄璋之喜”,必设“汤饼宴”也;至今崇古的地方给亲友下请帖,仍沿袭“汤饼宴”旧称。“饼”者“并”也,拿今天的话来说,是指用水来和面的过程。晋代《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充虚斛战,汤  相似文献   

20.
李动 《人民公安》2007,(5):54-55
李士英早已饥肠辘辘,他不客气地说:“给我来碗面条吧。”接管上海旧警察局的大事便在吃面喝汤中拍板决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