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海关缉私局经过一年艰辛侦查追捕,最近成功侦破了一个走私柴油54万吨、食用油1万多吨、案值高达14亿元、偷逃税款3.5亿元的全国罕见的特大走私犯罪集团,目前已抓获主要嫌疑人150多名。此案系新中国成立以来“蚂蚁搬家”式团伙走私成品油最大案,案值和涉及人员数目均是同类案件之最。此案惊动了国务院,并由公安部和海关总署督办。(《羊城晚报》8月3日报道)为了逃避《刑法》的打击,走私分子巧用“蚂蚁搬家”的方法:改装船只,每次小分量地走私成品油,“油蚂蚁”每次最多走私六七十吨,就算被发现,也没超“警戒线”。“蚂蚁搬家”搬出惊天大…  相似文献   

2.
确立突破口 这些反走私的高手们在这里足足呆了5天。他们对接到的那份长达74页、举报厦门远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远华集团)、厦门开元外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开元公司)等公司走私的举报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这封举报信中,除了检举赖昌星为首的远华集团和陈光辉为首的开元公司猖獗走私的犯罪情况外,还把这两大涉嫌走私的犯罪集团的地址及人员的电话号码等详细地列了出来,同时列出参与走私的12家外贸公司的名单。信中称,这两大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商品,有成品油、植物油、香烟、汽车、钢材、化工原料等,初步匡算,涉案金…  相似文献   

3.
谢德文 《法制与社会》2011,(30):184-184
走私分子利用粤港澳流动渔船自由进出境和自由使用红油的特权,从香港大肆走私红油入境,对内地成品油市场形戍了冲击。国家有必要将粤港澳流动渔船纳入海关监管,规定其合理自用红油的数量,规范对粤港澳流动渔船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法人》2005,(10)
“假药摆上货架只是假药走私猖獗的冰山之一角。”路透社今年8月份的一篇报道说。报道称,全世界的卫生当局都在跟愈来愈严重的假药走私作斗争,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假药泛滥成灾,就连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因为生产成本低,假药成了获利巨大  相似文献   

5.
《山东审判》2012,(4):28-31
一、走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近三年以来,青岛中院共受理走私犯罪案件48件,除一起案件涉案罪名为走私废物罪,一起案件罪名为走私武器、弹药罪外,其余46起案件均系走私普通货物罪。从总体来看,青岛地区受理的走私犯罪案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从受理情况看,走私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且多为单位走私犯罪。2009年、2010年、2011年一审受理走私犯罪案件的数量分别为18件、10件、20件,分别占当年中院一审受理经  相似文献   

6.
绕关走私犯罪侦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绕关走私犯罪是指未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 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际禁止进出境的物品、限制进出境的货物及物品或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绕关走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外轮、沿海运输船、来往港澳小型船舶、“三无”船舶、渔船等,运输国家禁止、限制或应税货物、物品进境,在非设关地点偷卸;二是利用边境陆路接壤地带或界河、界湖等天然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了对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的主犯李深、张椅、曹秀康、朱向成、林春华、邓崇安的死刑,其他被告人的上诉依法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香港走私分子李深、张椅、邓崇安、陈励生和内地走私分子林春华、姜连生、李勇等人互相勾结,自1996年初至1998年7月期间,通过贿赂收买湛江海关、边防等部门及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采取少报多进、伪报品名,不经报验直接提货以及假退运、假核销等手法,大肆进行汽车、成品油、钢材等货物的走私活动,偷逃关税,从中牟取非法暴利,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走私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必须是具有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的走私行为,而走私行为中只有“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走私罪。因此,研究并弄清楚走私情节,对于划清走私与非走私、罪与非罪界限,准确地定罪量刑,有力地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保卫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所有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是否都是走私行为?这是涉及如何理解走私概念,如何区别走私行为与非走私行为的标准问题。有的人认为:“区分是否是走私,主要以有无逃避海关监管行为为准。”这种意见,实际是把逃避海关的所有行为都视为走私行为。  相似文献   

9.
张剑  宋杨 《中国检察官》2023,(10):20-24
司法实践中对于涉走私洗钱犯罪的认定标准多样,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犯罪需着重把握两点:一是把握违法所得的核心要求和走私行为的违法本质,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行为对象,特别是明确走私违法所得的范围,走私普通货物的违法所得为偷逃的税款,走私禁止类货物的违法所得为货物本身;二是把握洗钱罪的掩饰、隐瞒核心特征,准确适用洗钱罪名。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查处工作大规模展开。根据举报,香烟是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重点物品之一,从1995年开始的四年里,走私进口香烟赚取的利润起码超过25个亿。经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决定把香烟走私的调查作为查私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几名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历经一百余天,最终查实,1996至1999年,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以假转口和伪报货物品名的手法走私香烟163万多箱,偷逃税款人民币88亿多元。峰回路折初战受挫香烟走私的调查工作是从确认厦门地区是否存在大规模香烟走私开始的。举报信称,赖昌星…  相似文献   

11.
案情 2007年9月初,被告人程瑞洁接受郭某(另案处理)的雇请从越南走私废旧电器进境销售,由郭某提供运输工具、资金、组织货源,程瑞洁负责召集船员、管理运输过程中一切事务。随后,郭某租赁一艘“金三角801”号运输船供其走私使用,被告人程瑞洁先后纠集被告人程国荣等9人到停泊于北海铁山港“金三角801”号船上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史研 《法制与社会》2012,(10):266-267
我国刑法中有关走私罪的规定经过了《刑法修正案(四)》 、《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共计七个条款的三次修正,由此可见走私犯罪的立法不断向着立法轻刑化发展并且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加贴合.同时也体现出走私犯罪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尤其是武装走私犯罪.武装走私是走私的从重处罚情节,分析来看这种情节与走私武器、弹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彰显了我国《刑法》对武装走私强有力,密而实的打击手段.  相似文献   

13.
沈浩 《法治纵横》2011,(17):17-19
2005年至2008年中国从缅甸进口原木数量减少了70%,但非法木材交易依然猖獗。如今谁在走私珍稀木材?  相似文献   

14.
近日,海关总署通报了去年开展的"国门之盾"打击走私行动工作情况。数据显示,在为期一年的行动中,去年全国海关立案侦办走私案值342.8亿元,创十年来新高。走私案值同比增长近八成数据显示,去年在"国门之盾"行动中,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1832起,案值342.8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15.
关于走私罪的目的,国际上通常认为走私的目的是营利。我国有关论著都认为走私罪在主观上“一般以牟利为目的”。但对“以牟利为目的”是否为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这个问题,却争论颇多。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海关做好走私罪嫌疑人的扣留移送工作,坚持严格执法,有着重要意义。一、走私一担禁限品,“以牟利为目的”是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对于“以牟利为目的”是否为构成走私罪的必备要件这个问题,大多论著是持否定态度的。理由是,走私罪虽一般“以牟利为目的”,但也有牟利之外的目的,如为传播而走私淫秽物品、为吸食而走私毒品构成…  相似文献   

16.
单位走私犯罪适用法律的几点思考单堂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货物、货币、金银等进出国边境,逃避海关监督、检查,偷逃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走私犯罪曾一度猖撅,近两年来,走私犯罪有蔓延之...  相似文献   

17.
军火走私     
《法律与生活》2011,(23):53-53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全球走私军火的交易额急剧膨胀,已飙升到1000亿美元左右。走私的军火无所不包,小到手榴弹、枪支及其零部件,大到飞机、坦克和导弹甚至核弹头。联合国调查报告估计,全世界范围内的轻武器总数超过5亿件,  相似文献   

18.
胡春健 《法学》2007,(3):154-157
股东发生变更、关联公司走私、分支机构和内设部门走私、一人公司走私、挂靠企业走私等问题在单位走私主体的司法认定中争议较大。在认定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犯罪时,对携带兼具文物性质的珍贵动物制品行为入境的行为能否犯罪化,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的定罪与量刑,以及如何理解国家禁止进出口珍贵动物的含义等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罪与非罪的界限是走私犯罪侦查机构受案、立案的根本标准,从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来看,区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一般走私行为的关键在于走私行为所造成的偷逃国家应缴税额的大小,也就是从所偷逃税额的数量来衡量是否构成犯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必须是偷逃应缴税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才追究刑事责任,不足五万元的则作为走私行为按《海关法》有关规定作行政处理。但是,由于我国进出境管理及其活动的具体原因,使我们在实践中又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情况,而这对正确界定和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走私罪是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两岸立法分别采用刑法典和特别刑法的形式对走私犯罪进行了规定,但在走私犯罪成立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两岸走私犯罪立法基本上是以犯罪对象作为标准,体现了类型化立法的特点。但大陆刑法类型化立法不彻底,导致司法解释频繁。建议大陆刑法走私犯罪立法采用例示法,分别设立走私应税货物物品罪、走私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和走私禁止进出境货物物品罪,并通过发达之刑法解释确保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