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李金玉 《政法学刊》2006,23(2):51-56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有其特定的存在依据和特殊的涵义,与刑法立法、刑法修正、刑法司法解释等概念有着各自的内容和特征;其具备严格的形式特征要求,刑法中的解释性条款、刑法(修改)草案说明、刑法补充规定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对刑法问题的有关答复等,都不属于刑法立法解释。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实施。自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先后通过四项决定、八部修正案和九件立法解释,对刑法的120多个条文作了增补和修改,对刑法总则和分则的有关章节、条文作了重要的诠释。一、概述(一)1997年刑法架构1997年刑法共452条,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分则共规定了413个罪名。根据"两高"《关于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金融刑法立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远 《法商研究》2006,23(2):35-41
金融刑法的立法模式从理论上讲,存在刑法典模式、以刑法典为主的模式、特别刑法模式、以特别刑法为主的模式四种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刑法语境下有讨论意义的是以刑法典为主的模式与以特别刑法为主的模式。决定金融刑法立法模式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政治的三个方面。我国当前以刑法典为主的金融刑法立法模式有其必然性,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我国金融刑法的立法模式改采以特别刑法为主的模式同样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性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希慧  廖梅 《法学》2004,(8):55-61
刑法立法解释的性质应严格界定为刑法解释。刑法立法解释和刑法司法解释应当严格在现有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各司其职 ,共同发挥刑法解释在刑法适用和完善任务中的作用。刑法立法解释应当与刑法司法解释一样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立法解释,对于填补刑法制定时存在的漏洞,使现行刑法适应变化多端的犯罪现象,保持和维护刑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及时、有力地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统一司法界和理论界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刑法学领域,对刑法立法解释这一问题的关注尤嫌不够。  相似文献   

6.
刑法中的事实错误问题始终是我国刑事立法的空白点,因此必然导致理论上的含混不清,致使错误理论的研究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借鉴大陆法系经典的事实错误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刑法中事实错误概念的界定和事实错误是否阻却故意这些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坚持具体的构成要件说的理论基础,在立法中用概括规定和一般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我国刑法中事实错误的规定才是妥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刑法立法解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刑法立法解释的几个问题薛瑞麟一、解释的主体范围问题从现代系统论角度看,刑法立法解释本身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立法解释的整体性质与功能。其中,解释主体是最具活力的要素,他...  相似文献   

8.
滕炜 《法学研究》1992,(1):13-18
对法律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学理解释、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立法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立法工作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立法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机遇下,我国刑法需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和改变,立足于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现实的立法技术和习惯以及国际化背景下的犯罪整体发展趋势,在立法上的寻求新的应对之策,尤其是在选择立法模式方面,应该放弃单一的法典型立法模式,追随解法典化这一新时期的潮流。本文拟对刑法立法模式的重新建构提出一些意见以求能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刑法立法模式问题产生更多的重视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刑法立法中,事实中心主义立法方法论长期以来以潜在的方式发挥作用。然而以此为方法论指导提出的立法议案、设定的特定刑法制度却现实地存在诸多困境,这说明此种立法方法存在缺陷。从根本上讲,事实中心主义立法方法论忽视了作为刑事立法选择的有效规范指引。鉴于此,事实与规范二元平衡刑法立法方法应该得到提倡。  相似文献   

11.
As a cornerstone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addresses a series of issues, such as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power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ights, and so on. The Amendment (drafted in August 2011) to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meets the demand of the whole society. Generally, the Amendment makes more progress in the advocacy system, evidence system, compulsory measures, investigational procedure, trial proceedings and enforcement rules. Specifically, it sets forth special procedures, which make the proceedings (in the whole) more reasonable. The Amendment involves five aspects: (a) prohibiting the extorted confession by torture and protecting the legal rights of criminal suspects; (b) excluding illegal evidence; (c)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ndardizing judicial actions; (d) improving the defense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role of lawyer; and (e)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in the witness presence and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rial.  相似文献   

12.
褚福民 《中外法学》2007,(2):224-255
<正> 一、引言1996年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对庭审方式作出了较大变革,完善了辩护、强制措施、被害人等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改革的有限性、新法内部存在的矛盾、诸多举措在实践层面无法实现等。随着近些年来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很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认为,只有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才能加以解  相似文献   

13.
劳东燕 《中外法学》2006,(3):294-309
<正>一、引子:由一起"辩诉交易"案说起2002年4月11日,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案件事实很简单。2000年12月18日晚,被告人孟广虎在黑龙江省绥芬河火车站北场内,因车辆争道与吊车司机王玉杰发生争执。随后,孟广虎和王玉杰等数人发生争吵。孟感到自己势单力薄,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15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刑事执法信息公开的原则、范围、内容、方式、时限、主体和监督救济渠道等相对完备的实施机制。但因为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并没有信息公开的传统,要从神秘走向公开,还需要健全实施策略,改革公安机关信息公开法规的可操作性、公开责任的强制性、向公众公开的广泛性、公民知情权的可救济性。  相似文献   

16.
17.
略论刑法学研究中的“事”与“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泉 《中外法学》2006,(2):200-208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语最直白地说明了工具的重要性,同时也包含了"事"与"器"的单向逻辑关系——由事择器。然而,对于一门学科("事")的研究和发展而言,研究方法("器")的意义却复杂得多,其中至少还存在着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因器明事"。前者自不必说;后者的意义则在于,方法的突破也许会改变学科的研究内容甚至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基于学科与研究方法的这种"事"与"器"的辨证关系,对于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有必要阐明学科本身之"事",不应以假想的"事"之前提来研究"器"之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方法对学科的反作用。近来,刑法学研究方法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关注,本文即在这两个逻辑路径的指导下,对我国刑事法学的"事"与"器"进行导论式探讨,以期对目前我国刑法学研究在本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瓶颈与迷失的解决表达些许管见。  相似文献   

18.
房保国 《中外法学》2007,(2):201-209
<正>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证据法学在我国逐步成为一门显学,证据立法也成为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虽然独立的国家证据立法尚未启动,但由于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而伴随的证据制度的完善却是当务之急。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与诉讼法律中心陈光中教授主编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伟教授出版了《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国家法官学院毕玉谦教授出版了《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改之 《中外法学》2007,(5):593-605
<正>一、问题的提出藐视罪(contempt)是一个很古老的犯罪,源于古代习惯法,作为对蔑视国王或其政府的一种报复。在美国,藐视罪有两种情况:藐视立法机关和藐视法庭。所谓藐视法庭(contempt of court),就是将一切影响法官审判或执行判决的干扰行为(包括在诉讼程序进行中而实施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