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鸣 《中外法学》1991,(6):41-44
<正> 两年来,我国的国际公法学在稳步发展中.1990年4月,北京举行了第十四届世界法律大会,我国的国际法学界提交了一批有质量的论文,涉及国家主权、人权、海洋法、反对恐怖主义等.1990年6月和1991年6月,北京大学法律系和国际法研究所,两次召开"联合国国际法十年"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畅谈了我国国际法学界参与"十年"活动的构想,并提出一些课题,其中有: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法律基础,第三世界与国际法,国际环境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等.1990年和1991年,海洋法学会两次召开会议,讨论领海的无害通  相似文献   

2.
1999年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尚锦  余民才 《法学家》2000,(1):103-107
一、国际法学部分 (一)概述 1999年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形势较好的一年。一方面,今年恰逢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一百周年和日内瓦国际人道法四公约签订五十周年,同时也是联合国国际法十年的最后一年。国际法得到广泛普及,遵守、维护国际法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联合国的权威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长达78天的空中打击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伤亡及财...  相似文献   

3.
余民才 《法学家》2002,(1):100-103
一、概述 2001年是新世纪开始的第一年,我国国际法学研究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基础研究、运用研究和交叉研究方面都有进步,反映出如下特点: (1)学术活动活跃.中国国际法学会4月16-1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了题为"展望21世纪国际法发展"研讨会,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了国际法教学研讨会.5月15日和8月14日,中国海洋法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北京分别联合举行了纪念我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五周年座谈会和"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学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简讯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和国际法系于1990年12月21日下午在环境法研究所会议室联合举行了纪念周鲠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法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大会。著名国际私法学家韩德培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纪念、回顾与展望》的讲话,他首先缅怀了周鲠生先生在国际法学和武汉大学创建方面的光辉业绩,并高度称赞周鲠生先生是中国国际法学界的泰斗和一代宗师。同时他还充分肯定了国际法研究所成立十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博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在纪念会上,法学院院长马克昌教授、党总支书记兰远庆同志、学校文科科研处处长任珍  相似文献   

5.
风云图片     
1990年8月23日,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纠风工作,迄今已有十年。8月2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十年纠风路大型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向座谈会致信,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良宇,副市长冯国勤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漆世贵、市政协副主席黄关从出席。座谈会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惠新主持。  相似文献   

6.
第34届大会情况国际海事委员第34届大会于1990年6月24日至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来自41个国家的海商法协会的负责人、律师、仲裁员、法官、教授、学者等500余人参加了本届大会,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贸发会议、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及国际海事法律学会、波罗的海国际海运公会等国际组织派人列席了大会。作为国际海事委  相似文献   

7.
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4月2日,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制研究所召开了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二十余位专家,大家就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完善方案等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将与会者主要发言内容整理如下(按发言先后为序)。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法制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首先,在人权保障方面,行政诉讼法给我国老百姓提供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武器。其次,在促进行政机关廉政方面,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对监督违法行政行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第三,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为法院…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陪审制度——"裁判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盲2001年6月12日,成立于1999年7月的"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发表了《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建议建立"由广大的一般国民与法官一起共担责任、共同协作,由国民作为主体实质性参与部分刑事诉讼案件的新制度"。这次司法制度改革由3个重要支柱组成,提出了"建构能够满足国民期望的司法制度(完善制度基础)"、"扩大维系司法制度的法律职业(扩充人员基础)"以及"确立国民基础(国民参与司法)"三大目标。其中,三大支柱之一的"确立国民基础"的核心是裁判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丁锋  陈克伟 《中国法律》2007,(2):24-25,84-86
联合国的成立为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人权保障成为国际准则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为了贯彻《联合国宪章》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宗旨,联合国有关机构做了许多努力,起草并通过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公约、宣言和决议,对维护人权和基本自由起了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我国法医学界与国际法医放射学和影像学同行的交流与探讨,跟进研究前沿,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于2019年5月16日—5月18日派3名代表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法医放射学和影像学学会大会。以下就本次大会的会议概述、会议内容、基本情况以及与会者的总结与体会进行汇报。1会议概述此次会议为第八届国际法医放射学和影像学学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简介"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全权代表外交大会"于1998年6月15日至7月17日在曾经创造了灿烂法律文化的意大利古城罗马举行。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几十个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广泛磋商,会议讨论通过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以下称作《规约》)。(《规约》最终经表决通过,126个国家赞成,7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投了反对票,其余弃权)。这是近现代国际刑事法律编纂的重要里程碑,代表了国际刑事法的新演进,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国际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1944年12月6日台湾当局制定"传染病防治条例",全文35条,经1999年6月23日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全文47条;于2007年7月18日重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全文共77条;其间另有几次的条文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一共修订了十次,一次比一次内容丰富、一次比一次规定复杂。其中有关主管机关强制权力的规定,侵害人民基本权利,本文试以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治法"、美国、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强制规定作一个比较法之研究。(一)"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在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上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冷战期间,两大集团长期对抗,使得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上少有作为。冷战结束后,以1990年的海湾战争为契机,联合国安理会以《宪章》第七章为基础采取的强制行动进入了活跃期。安理会相继在索马里、波黑、卢旺达和东帝汶等国和地区采取强制行动。  相似文献   

14.
论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与丰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促进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述和规定是联合国发展观念形成的基础 ,联合国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则反映了其发展观念的演变。 2 0世纪 90年代联合国《发展纲领》的制定 ,促使联合国发展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阐明发展文化的概念 ,强调发展问题的综合性这三个方面。联合国发展观念的完善为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正> 国际社会的变化(一)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国际社会甚为得势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一九七三年因产油国抱成一团而使石油大幅度涨价获得成功的鼓舞下,于一九七四年使联合国通过了"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国家经济权利义务宪章"。其中包括确立对本国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国有化的正当化)、稳定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收入来源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增大收入、先进  相似文献   

16.
当事人是提起诉讼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在英国民事诉讼中。并没有和大陆法一样高深的当事人理论。英美法的特色在于,它们发展了有关"案件或争议(case or dispute)"、"主体资格(standing)"、"诉讼资格(standing to sue)"、"可司法性(justifiability)"等概念和理论。英美法的理想主义倾向是,"只要存在受到侵害等不正义的事态,就应当予以纠正;纠正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研究在上世纪末才开始兴起,虽然此前有一个研究的萌芽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7)为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研究的萌芽期。虽然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制定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诸多法律文件,其中有不少涉及刑事司法的规定,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甚至连"国际刑事司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10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德国马普学会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以"联合国公约在刑事法治领域的贯彻"为主题,2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着"联合国公约在刑事法治领域贯彻的基本问题"、"联合国人权公约的贯彻"、"联合国  相似文献   

19.
国际禁止酷刑工作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引 言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是国际人权新日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1948年至冷战结束(1989年—1990年),人权领域内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标准。在此期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为了将《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国际社会又相继协商、签署和批准一系列国际性和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最后通过的两个人权公约是1984年《禁止酷刑公约》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从那以后国际社会把重点放在国际标准的实施上,以使之从纸上的条文变为各国的现实。作为这一全球性进展的结果,近十年来许多…  相似文献   

20.
1990年3月14日—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由北大法律系和国务院法制局共同筹备主办的“立法学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北京和全国各地的有关人士四十余人以及十位来自美国,西德,南斯拉夫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北大法律系系主任赵震江教授,法制局副局长黄曙海尉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会议就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